卢笑芳 黄勇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感的表述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数感是一种感悟,就是关于数的感觉和理解,数感的而培养表现为学生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理解和运用数的意识。以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教学策略。
一、在现实情境中感悟数感
而数感的培养尤其体现在计算、量的计量和问题解决三部分教学上。很多教师都认为计算教学的目标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会算出式题的结果”,教会他们的計算方法和记住运算步骤就是完成了计算课的教学目标了。至于教材为什么要把数的运算和问题解决结合教学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中就直接给老师忽略了。甚至出现在教学时,干脆把例题中的情境也去掉(或弱化),直接教学计算的式题,新授完后,就通过操练巩固新知了。
有如在一次量的计量练习课中,学生在练习这两道题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练习结果。1.判断题:李阿姨在市场买了1000千克的水果。2.填空题:1000克=( )千克。
学生在完成这两道题后,教师做了数据的统计,第一道的判断题正确率只有45%,而第二道填空题的正确率确有98%。由数据上分析,第一题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强有力联系的题型,而第二题纯粹就是纸上谈兵的题型,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有没有现实的情境。
二、在实践中培养数感
对任何的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经历、体验,使学生建立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建立数感。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这一知识时,很多学生对于质数、合数、倍数、偶数、奇数等的数学感念容易产生混淆,那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数感的建立出现了偏差,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练习:请同学们根据如下的信息,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第一位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二位是最小奇数与最小质数之和,第三位是最小的合数,第四、五、六位数都是最小奇数和最小合数之和,第七位是最大一位数和最小质数之差,第八和第十一位是最小偶数,第九位和第十位是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8,小的质数是第九位,大的是第十位)在学生根据信息得出了电话号码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自己熟悉的电话号码或一组数也编成谜语,让同桌之间猜猜。
三、在操作中建立数感
只有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例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同学们猜猜我们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学生猜了之后,再让学生尝试测量,让学生根据测量出来的实际结果,比较估算结果,看看差多少。之后让学生再次估算教室宽的长度,估算完后再测量。又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可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掂一掂”“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并借某种物品来感受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用这种经验去估算其它物体的重量。
四、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数感
例如,在教学了“毫升和升”时,学生认识了它们的大小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新授课练习: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瓶水的容积是多少?学生在刚刚学完了新知之后,对毫升和升这两个容积单位的感知只停留在书面上的来源,而教师设计的这道练习题,可以把新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先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小组内形成激烈的讨论,思维的碰撞。由于学生对于容积单位的经验并不多,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小组内形成了不同的结论,这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一支560毫升的瓶装水,这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容积单位的对象,以此为参照物,那么学生就很容易。估算出问题的答案了。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让学生丰富了生活经验,巩固了新知,还让学生在激烈的交流讨论中,充实了对容积单位的这一数感,提高了对立体图形问题解决的基础。
总之,数感的培养有利于我们提高教学效果,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把提高学生的数感成为日常教学的一种理念,通过数感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