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功赫赫的“老实人”

2021-08-09 22:23李蕙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战斗英雄四世同堂老实人

李蕙君

战斗大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如果不是这样一份记录着立功受奖的表格摆在面前,记者很难把眼前这位看似平凡的百岁老人与这一份份军功联系起来。

名副其实的“最可爱的人”

家住在大连瓦房店市松树镇松树村赵店屯的王忠顺老人生于1921年。老人1948年5月参军入伍,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并在战斗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期南下,分别进入北京、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历经战斗无数。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加入了志愿军,在42军124师371团1营1连任班长,他战斗勇猛,曾参加过彭连山、黄草岭战役等,是名副其实的“最可爱的人”。服役期间,王忠顺共荣立战斗大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阅兵式时,老父亲目不转睛地端坐在电视机前,眼含泪花,特别激动。”王忠顺老人的儿子王传政说,他从小是听着父亲的战斗故事长大的,一家人都为他老人家感到自豪。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政府都给父亲颁发了纪念奖章,还有领导到家来亲自为父亲挂在胸前。父亲一遍遍摩挲着奖章说:“以前参军打仗,总想着可能回不来了,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没想到还能见证今天的国家越来越好。感谢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这些荣誉也有我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的一份!”

甘守清贫的“老实人”

王忠顺老人1954年9月复员后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最普通的农民。王传政告诉记者,他有9个兄弟姐妹,家里生活很困难,但父亲从没有居功自傲抱怨过,更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多少战友尸骨都找不到,可我娶妻生子了,有吃有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这是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王忠顺在乡亲们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厚道人”。在王传政的记忆里,父亲从没有跟任何人起过争执,在子女教育上也不很操心,但属于不怒自威那種类型。印象中父亲教育孩子最多的就是,“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院墙高一寸,谁家地里划线多一分,都不要计较。只要不影响过日子,不要去争,更谈不上什么吃亏!”王传政说,父亲平时话不多,村里只有几位老人知道父亲参过军打过仗,但也不清楚父亲曾立下多少战功,直到领导亲自到家里给父亲颁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奖章,村里人才知道父亲竟然还是战斗英雄!父亲成为全村人的骄傲!父亲的百岁寿宴特别热闹,很多村里人帮着张罗,大家都说,一是想沾沾百岁寿星的喜气,二是表达一下对战斗英雄的敬意。

四世同堂 孝顺传家

昔日的战斗英雄,眼下成了儿孙满堂的期颐老者。虽然老伴已经过世,但3个儿子都在同一个村里住,轮流照顾老人也很方便,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村里人都说,王忠顺老人最让人羡慕的就是家庭和睦,不仅儿子孝顺,3个儿媳妇也像亲闺女一样伺候老人。

王传政告诉记者,父亲对奶奶的孝顺言传身教给了孩子们。父亲身体一直很硬朗,但93岁时摔了一下后,腿有点不灵活了,家里人就不再让老人自己走了,给父亲买了一个轮椅,身边也不敢离人。“我们兄弟会出去打工,3个媳妇真就像亲闺女一样,洗衣做饭、给父亲洗脚甚至收拾大小便,都毫无怨言。”王传政说,父亲喜欢溜达,看风景,“只要我们兄弟在家,都会带父亲出去走走。”说起父亲的“长寿经”,王传政认为,除了饮食清淡、生活规律外,豁达的心胸和和睦的家庭氛围都是重要的“加分项”。

“生活越来越好,国家步步高啊!”当问起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感受时,王忠顺老人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在记者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老人小心翼翼地收拾着他的那些军功章。如果时光可以被浓缩收纳,他人生中最壮烈也最自豪的生命段落,都封存在这些勋章里。

猜你喜欢
战斗英雄四世同堂老实人
巧借“微写作”,撬动“整本书”
Twilight Love
时代精神——浅论英雄
我为老实而愧恨
“渡江第一人”默默务农50年
海军战斗英雄
“战斗英雄”养成记
《四世同堂》
真正的老实人是大智者
一个古老民族文化心理的艺术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