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凤萍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蒲松龄俚曲【玉娥郎】是《磨难曲》第十二回“闻唱思家”中的第一首。本文主要研究的曲谱是由蒲文琪、腾立远演唱,王川昆、牟仁均记谱而成的版本。全曲分为四段,四段歌词的排列形式相同,现将第一段歌词作为范例进行词格分析。
笔者将蒲松龄俚曲【玉娥郎】第一段歌词的句数进行表格统计,并将每句进行句逗的划分,统计每句的字数,计算每个字数类型在曲中总类型中所占的比率。通过这些数据的统计与计算,来了解蒲松龄俚曲【玉娥郎】的词格类型,分析见表1:
表1:蒲松龄俚曲【玉娥郎】词格分析表
蒲松龄俚曲【玉娥郎】第一段歌词分为16 句,讲述正月、二月初二、三月时景,属时序体。在这一段里,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第1 句到第7 句,讲述的正月;第二个部分为第8 句到第11 句,讲述的二月初二,以及第12 句到第16 句,讲述的三月,第二个部分又由两个小部分组成。两个部分的结尾均由5 字、5 字、9 字、9 字组成,最后一句均有反复。整段句子长短不一,最短的为3 字句,最长的为10 字句。其中3 字句2 处,占13%;5 字句6 处,占40%;6 字句1 处,占7%;7 字句2 处,占13%;9 字句4 处,占25%;10 字句1 处,占7%。全曲5 字句占的比重最大,而传统音乐中以7 字句和10 字句为主。该曲中,作者认为9 字句是10 字句的缩减,3、5、6 字句是7 字句的缩减,由此可见,7 字句词格占全曲的73%,说明7 字句是蒲松龄俚曲【玉娥郎】中使用的主要词格类型。
通过句逗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段16 句共有14 句是一句三逗,占88%;其次两逗占12%。在全曲16 句里又分别出现2 字一逗18 处,占39%;3 字一逗16 处,占35%;1 字一逗10 处,占22%;4 字一逗2 处,占4%。全曲基本按一句三逗的方式进行,中间穿插一句两逗,一逗又以2 字、3字居多,其次1 字一逗,4 字一逗最少,可见该曲以5 字句三逗的句逗形式最为常见。
为了探究蒲松龄俚曲【玉娥郎】的词格特点,笔者还比较了流传在其他地区的【玉娥郎】的词格构成,具体分析见表2、表3、表4、表5、表6。由于云南礼俗文化(洞经经曲·五言)花供养【玉娥郎】属于宗教音乐体裁,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在这里不作对比分析。
表2:湖南花鼓戏小曲【玉娥郎】词格分析表
表3:湖北(汉阳)小曲【玉娥郎】词格分析表
表4:湖北(宜昌)小曲【玉娥郎】词格分析表
表5:河南曲剧【玉娥郎】词格分析表
表6:云南民间音乐玉溪花灯【玉娥郎】词格分析表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蒲松龄俚曲【玉娥郎】运用的是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7 字句词格,具有时序体、尾部重复的特征,全曲基本按一句三逗的方式进行。蒲松龄俚曲【玉娥郎】在民间广泛流传,对各地的民间音乐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各地的地方语言、风土人情、人文环境等不同,延伸出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音乐结构的【玉娥郎】,但在词格创作手法上仍然保留了时序体和尾部重复的特征。
2005 年,蒲松龄俚曲成为山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 年,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现有俚曲曲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分别收录入册。俚曲曲牌【玉娥郎】亦由黑鸭子组合赋予新的音乐活力与色彩,从而为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优秀的传统音乐需要我们不断发掘、思考,这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