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2021-08-06 19:58刘皓南冯兆铭赖燕妮蒋小燕
文教资料 2021年10期
关键词:部编本语文教材

刘皓南 冯兆铭 赖燕妮 蒋小燕

摘   要: 2016年起,全国中、小学陸续采用“部编本”作为语文教材,因大幅增加传统文化篇目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部编本”教材切合传统文化教学的特点作出探析,论述当今时代传统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并对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部编本   传统文化教学   语文教材

由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下称“部编本”)自2016年始于部分省、市试用,如今已推广至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与此前大范围使用的人教新课标版(下称“新课标版”)有较大的不同,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幅度增加了古诗文篇目和传统文化元素。近年来,随着官方的倡导与民众的自发,我国日渐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并在社会上掀起传承及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浪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道: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部编本总主编温儒敏在介绍部编本选文特点时,亦有提及:“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1](3-11)因此,传统文化教学在当今语文教学中仍然是重要一环。如何将部编本的传统文化因素更好地教授于学生,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切实学习、吸收并自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按照当前社会的形势及对语文教育的要求,结合语文部编本教材的选文与特点,思考切合教材特质与现实条件的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对语文部编本教材的传统文化教学作出相应探讨。

一、部编本教材传统文化因素特点的探析

传统指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习俗、艺术及制度等。传统文化是文明在演变过程中麇集而成的一种体现民族特性与风格面貌的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历史上各类思想文化及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部编本教材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因素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诗文选篇的扩充。

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古诗文,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与前版新课标版教材相比,部编本教材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古诗词、古代散文篇目大幅增加。在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教材中,部编本收录了古诗文124篇,约占整体选篇的三成。与先前的新课标版相比,收录的古诗文增加了55篇,增幅达到79.7%。以小学一年级上、下册为例,部编本在保留《静夜思》《江南》《悯农》等经典篇目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画鸡》《池上》《古朗月行(节选)》等脍炙人口且简单通俗的篇目。在增加古诗文选篇数量的同时,部编本教材整体保持浅显易懂的特点,并切合学生的年龄特性,在题材上引入想象丰富、口语化的选篇,易于记忆、背诵,同时亦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并能够从中初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其后小学高年级学习中,部编本还添加了《书戴蒿画牛》《王戎不取道旁李》《古人谈读书》三则等简易文言文选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识记文言文的能力,避免升学过程中出现学习能力难以衔接的问题。同时,初中部编本教材中古诗文选篇也有相应扩充,在所有收录课文中的占比超过五成,体裁亦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从《式微》《子衿》等《诗经》名篇,到《潼关》等清代作品;从《长歌行》等民歌到《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词曲,均有呈现。古诗文选篇的多样性,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共同记忆,体现部编本教材“守正”的立场与传统文化因素的增补。

2.以传统文化作背景的选文的添补。

传统文化因素除了体现在文言文选篇上,还融入了部编本教材的其他选篇、编排里。以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的五篇识字课文为例,第一篇《天地人》中,“天、地、人”出自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中的“三才者,天地人”,也可以引申到传统学说中“天地人和”的处世观念,体现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发展的朴素世界观。第二篇《金木水火土》展现我国古代哲学中描述事物运动过程与转化关系的五行学说物质。五行属性相生相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篇《口耳目》中提到的“站如松,坐如钟”,同样来自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良好行为姿态的一种标准。在第四篇《日月水火》里,教材挑选了八个日常常用的象形汉字,并配上了对应的甲骨文汉字与图画,很好地展示了汉字与图画之间的联系,并开始了初步的汉字审美教育,使学生对中国传统之韵——汉字产生进一步的理解。第五篇《对韵歌》与下册的《古对今》一道,选取自明清著名儿童启蒙读物《笠翁对韵》及《声律启蒙》,将古代声调、音律、格律等在当今语文教学实际运用中仍大有裨益的文学修养训练精髓保留了下来。学生在学习、识记这些汉字的时候,能切实感受到其中质朴的传统文化思想。

除此之外,在部编本其他课文中亦能追寻到传统文化的存在。比较新课标版,一年级增补了以国学经典《百家姓》为基础而改编的《姓氏歌》与以传统文字游戏为背景的《猜字谜》。在其后中、高年级教科书中,还添补了《大禹治水》《鲁班造锯》等古代民间传说故事与《狐假虎威》等古代寓言故事。这些历经时空条件考验的传统文化璀璨瑰宝,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又能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

3.契合传统文化教学的课本设计。

部编本的传统文化因素还体现在颇具匠心的设计上。对比新课标版,部编本最大的改动之一是将识字部分和汉语拼音教学环节调换了顺序,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调整为“先学汉字再学拼音”。此改动不仅解决了拼音教学与汉字教学割裂的问题,减轻了学生学习畏难情绪,还突出了汉字的首要性,确立“识字是读写基础”的原则,使汉语拼音回归到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上,亦吸收传统教学精髓,将识字教学和以“识”“写”为主要任务的传统蒙学承接起来。

部编本教材还在每个单元后的《语文园地》作出了较大的调整。以三年级下册为例,七个单元的《日积月累》栏目全部改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大林寺桃花》等古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成语、“文房四宝”等传统文化元素),这是新课标版里较为少有的。在此基础上,部编本教材更添加了《快乐阅读吧》《和大人一起读》等栏目。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还选入了多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篇目,如二年级上册《刻舟求剑》、二年级下册《李时珍》。

在课文设计的插图方面,部编本亦别具特色。相比新课标版以钢笔加水彩的配图创作方式,部编本教材结合当前审美观念的变化,更加注重运用传统绘画形式——水墨画的元素,恰到好处地配合教材中课文及传统文化教学,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环境。如一年级上册中《江南》一课,部编本采用了画家黄国想的水墨插画,以不同浓淡的层次与不同颜色的对照,将“鱼戏莲叶间”的动态展现了出来,洋溢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又如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设计者将诗文嵌入在代表江水的留白部分,又把《枫桥夜泊》“客船”与“江枫”之意象放在一旁衬托,映现出诗中空灵旷远的唯美意境。学生在学习这些诗文时,能通过插图更好地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并从中感受到传统水墨画的魅力。

二、当今传统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传统文化教学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及责任。

1.传统文化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4,6)近年,官方创造性地拓展了“三个自信”的谱系,将“文化自信”纳入其中,凸显了重要性。而传统文化则是文化自信赖以建立的基础之一,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源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使广大新一代年轻人获得对传统文化清晰的了解和认知,汲取中华民族漫长积累与奋斗而得的文化养分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更加稳固,更加坚定昂扬地走“四个自信”之路。

2.传统文化教学是课程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论述中小学课程性质时提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指的是包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性特征,就必须教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引导他们挖掘其中的人文价值,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除此之外,语文教学课程目标还包括对学生人格情操与审美情趣发展的关注,而蕴含着深厚文化精神养料的传统文化就是精良的辅助材料。将传统文化教学导入日常课程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传统文化教学是传承的关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年初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道: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教育始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密切,加之互联网时代影响,多种外来文化不可避免地大量涌入我国。面对日常生活中应接不暇的新奇事物,尚未完全习得思辨能力的青少年、儿童会较为轻易地受到迷惑,丢失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况且,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各有不同,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条件有意地、自发地学习传统文化。长期如此,传承传统文化的事业将后继乏人,传统文化会陷入困顿之窘况中。因此,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学校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自发抵御外来文化的过度冲击,保证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三、结合部编本的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思考与建议

结合上述提到的部编本传统文化因素特点与当今传统文化必要性论述,笔者对传统文化教学策略作出以下建议:

1.调动能动性,感知传统文化。

在以往的传统文化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曾一度出现“大水漫灌”的教学模式,即将一项项知识点罗列在学生眼前,加之粗略讲解就草草略过,让学生自行领会。须知道,如此流于表面的教学形式不但没能够将传统文化之精髓“根植”在学生心中,反而让死记硬背的学生产生厌烦之情。如在二年级下册《二十四节气歌》里,学生只见“芒夏”“露秋”等字,而不见代表的“芒种”“白露”等节气,更不知这些节气命名的由来。假如就此令学生背诵,难免颇为枯燥。此时,教师可考虑让学生自行讨论:在这个节气的日期里,你通常会看到、感受到什么呢?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叫“霜降”,“霜”是什么,为什么秋冬交替时它会“降”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引起学生自发地解构传统文化,保证新课程改革中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同时,又使学生更容易地记忆知识点,使其更深刻地认识到节气这一传统文化精华的实用性,领悟到节气歌的丰富文化内涵。又如二年级上册中《小池》一诗,其中列出了“活水相通”“绿荫相护”等景物特征。学生单单看着书本,很难想出个所以然。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在白纸上描绘自己理解的此诗勾画出的景象:蜻蜓“立上头”的姿势是如何的?小荷露出的“尖尖角”是什么样子的?在作画过程中,学生无形感知到诗中生机盎然的画面,激发其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2.充分运用朗读手段。

部编本收录了如此多样化、多数量的古诗文篇目,丰富了传统文化教学材料,提高了对学生识记的要求。通常,老师以学生能否正确默写出古诗文作为学生是否掌握的依据,学生便自然偏向机械式地记忆、背诵。再加上主流的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古诗文赏析教学模式,学生无法获得深入的感受,只知道怎么回答这篇诗文美在哪里、优秀在哪里,实际上不知道何为美、何为优秀,最后只识得一段老师照本宣科教出来的应试套话。“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聆听老师的朗读,对作品产生深刻的感受[3](66-68)。使朗讀回归到当今的传统文化教学环节,是十分有必要的。朗读是背诵的基础,学生能够把书本里的古诗,读对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将其转化成自我的输出,更好地掌握古诗文包含思想感情的同时,体会其中的节奏美、韵律美,加深对诗文的感知。在讲解古诗文时,教师应当首先声情并茂地朗读一遍,让学生确立了基本的认识后,再让学生跟读、自我朗诵。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播放相关背景音乐,由乐入境,促进学生沉浸氛围,更好地感受诗文中特有的曲调、腔韵等要素。若有空余时间,则教师可以在课后举办诗词朗诵等比赛,将对朗读的热忱延伸到课时之外,不囿于课时的规限。部编本在课文调整中扩充了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数量,提高了背诵的要求,如果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朗读手段,夯实好口语与感知的基础,那么对古诗文的掌握和背诵将大有裨益。

3.结合传统文化材料“以读促写”。

传统文化教学不仅可以以阅读、朗读等方式进行,还可以融入写作教学中。写作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应用能力,亦是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部分学生因“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对写作产生厌烦之情。对于此类情况,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穿插写作环节,“以读促写”,即将课文情境、大意或手法,迁移至学生实际写作中则是一种可行的应对策略。若把传统文化内容选文作为“以读促写”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以传统文化作为再输出的基础,更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强化的消解与吸收。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草船借箭》之后,教师可让学生以课文内“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人物的视角,将“草船借箭”这一故事重述一遍:诸葛亮在听到周瑜造箭的命令时,是怎么构思策略的?周瑜看到十万支箭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又如在《两茎灯草》中,学生可以尝试写一写,躺在床上说不出话的严监生,对着“浪费”的灯草,是怎样一副心情,又是怎样对诸亲六眷表达自己的愿望。这一读一写需要学生对课文整体和其中人物形象的整体掌握,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锻炼转化与输出的本领,让学生爱上写作的同时,吸收传统文化精华。

总而言之,语文“部编本”教材引入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根据当今传统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与要求,教学工作者应当充分结合部编本的特点,积极地、创新地在日常讲授中融入传统文化教学,让学生成为新一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党建,2014(03).

[3]唐晓敏.传统语文教学“重读轻讲”(外二篇)[J].语文建设,2011(01).

基金:“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2620009)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部编本语文教材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部编本”教材思维下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自读教学”初探
比较视野下“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识字板块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
结合教材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