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教材思维下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自读教学”初探

2017-12-28 18:19林潇慧��
考试周刊 2017年52期
关键词:略读课文部编本教材

林潇慧��

摘要:“部编本”教材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多年的艰苦打磨,呈现在众人面前。“部编本”语文教科书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力图让“教读”、“自读”和“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基于此,笔者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教学转为自读教学,尝试实现“独学—对学—共学”这一自读模式,为过渡延伸到“课外导读”打下基础。

关键词:“部编本”教材;略读课文;自读教学

一、 拨云见日,“部编本”教材思维的浅读

2016年8月,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材通过审查,投入使用。“纵观部编本”语文教材编排,在拼音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上实现了华丽变身。细读各个板块,“部编本”教材选文精美,编排独具匠心,从教读、自读延伸到课外阅读,能够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一)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材编写

“部编本”教材充分体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追求,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让语言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因此,新教材在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将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无痕地融入其中,“有机渗透”又“润物无声”。

(二) 语文要素为主线的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描述决定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属性。“部编本”教材正是依据2011版课程标准编写的,强调的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来组织单元内容。其中,以语文要素为主线、明线,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导学功能清晰,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 强调文体意识的单元组织

本世纪初的语文教育改革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就是文体意识淡薄,从课程设置的理念上存在着弱化训练,淡化文体的训练。从“部编本”教材的单元组织方式来看,很多单元就是以文学体裁来编排的,充分强调文体意识,教师可以依据单元文本体式解读课文,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符合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

二、 日出而新,略读课文自读教学的初探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分精读和略读两类课型,“部编本”语文教材就有意识改变现状中精略读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并且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笔者就将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的略读课文进行自读教学的尝试。

(一) 独学——任务为导,让个体思维闪光

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十分深入,而实际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脱离同伴进行完全自我的学习,而是学生在教师的诱发下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引发学生的表达交流和相互联系。为了让这“联系”发生,学生需完成教师提出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对课文的“独自”学习。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金色的鱼钩》时,笔者就设计了“请学生工工整整地记录课文中感动自己的句子,并寫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自读任务。学生在朗读、跳读、反复默读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感动点,并联系上下文写下自己个人的独特感受。这一段独学时间都是属于学生自己的,无论他们产生怎样的理解和认识,都是学生自我思维的产物,这在课堂上是十分珍贵的生成。

(二) 对学——伙伴互助,让课内阅读生趣

思维是多元的,学生在独学过程中的发现是学生产生的个性化思维,它可能十分单一、狭隘,同伴之间的交流就变得十分必要。“对学”,是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学习伙伴,相互汇报交流,补充完成自读任务,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读任务。生生之间既达成共识,又互为补充,深入思考。

如,在《金色的鱼钩》一文的自读教学中,学生在独学阶段对课文中的感动点进行了摘录,并书写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个体,他们的理解和体悟均有不同。同样针对班长临死前的一段神态和语言描写谈感受,有些学生只有简单的“我非常感动”,而有些学生则能够写道:“生命最后一刻,老班长仍然把汤让给别人,让我感动。特别是‘头一句话,让我感受到他一生都把别人放在心里,忘了自己,舍己为人,无私而伟大。”在对学阶段,学生就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把笼统的感受具体到字里行间,把浅显的感受深入到人物精神上去。

(三) 共学——集体碰撞,让语文学习质变

如果说“独学”“对学”是学生的活动,那么“共学”则是教师和学生的集体碰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规范地交流共享个体及小组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在碰撞中发生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共学阶段,教师扮演着倾听者、援助者和诱发者的角色,在这一阶段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学生将自己在独学和对学中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反馈,充分肯定学生的表达和认识。

此外,教师在共学时诱导学生发现难以发现和体悟的关键点,则是学生也许能够在课堂上飞跃的一大步。在教学《毛主席在花山》一文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毛主席的一言一行,认识到了一个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毛主席。此时,教师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在花山时的时代背景、中国革命事业面对的现状、毛主席昼夜工作的情况等等,引导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识一个伟人毛主席。

与同伴一起互相学习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通过这种学习,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能够改变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以“独学—对学—共学”的模式让略读课文教学从尴尬的境地转化为引导学习进行自读学习的载体,使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阅读能力,逐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将这些能力带到自己的课外阅读中,长长久久地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参考文献:

[1]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 [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长春出版社,2003.

[3] 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猜你喜欢
略读课文部编本教材
你了解睡觉这件事吗?
运动最快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