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华 文世英
摘 要: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非单向作用而是相互作用的,且处在不断调整变化当中。本文分析了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耦合作用机理,并基于2005—2017年湖南省及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测度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探究其时空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湖南省经济与金融深化发展水平、协调指数都不高,均值为0.3左右,呈上升趋势,2014年后金融深化水平快速提升,显著超过经济发展水平。(2)湖南省的耦合协调度基本与中部地区趋同并保持缓慢爬升趋势,从中度失调衰退水平上升到轻度失调阶段,最后在2017年步入基本协调发展阶段。
关键词:经济发展;金融深化;耦合协调度;区域经济;湖南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6(b)--0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作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让要素流动更畅通,才能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更加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要将湖南打造成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与区域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探究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金融效率提升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现关于金融深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有:(1)金融深化的内涵界定。最初提出的概念反映了金融深化对经济的作用是解除对实际利率的限制,反映储蓄的稀缺性,刺激储蓄,提高投资收益率(爱德华.肖,1973)。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有学者认为金融深化是解除金融抑制并形成自由竞争性金融体系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金融深化是一个金融功能不断完善并促进金融效率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发展中国家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使得金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金融运行效率得到提高,最终实现金融与经济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2)分析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及影响作用。已有研究认为资本积累是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Rome,1986;Lucas,1988);金融深化促进技术创新比率(Grossman,1991),影响储蓄转化投资比例、私人储蓄率和资本边际生产力;提高生产要素的集聚、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区域创新质量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聂雷等,2020)。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多以各种回归方法分析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单向影响,对于两者是否处于协调状态还较少涉及,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就更少。金融深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且处在不断调整变化当中。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讨湖南金融深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测度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探究两者间时变特征的同步性,不仅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的新视角,也给出了客观的评价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2 2005—2017湖南省金融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现状
2.1 湖南省金融深化现状分析
从总量看,金融業总产值/地区GDP体现金融深化水平,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略低于中部地区3.18%;湖南非国有企业负债在所有企业负债占比中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7年达到40%,反映出金融深化程度有所提高,金融抑制相对减弱,非国有企业对于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得到提升。从结构看,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GDP一直低于中部均值水平,且变化不大,基本在均值1.846附近;保险密度呈上升趋势,保险深度基本在2%~3%波动。从效率看,湖南储蓄率与中部水平基本趋同,但总体水平略低,反映湖南金融系统深化效率和区域经济增长后劲还比较靠后。
2.2 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从规模看,湖南省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及居民消费水平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与中部地区水平基本持平,近几年还呈现略高趋势。从效率看, GDP/资本投入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与中部地区趋势基本一致,也反映出传统的资本驱动乏力,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有待加强转换,这从技术市场成交额水平较低可得到验证。从结构看,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先增后降,从2011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反映出湖南第三产业的活力还有待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机理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在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中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金融深化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从内涵看,金融深化促使通过市场来调节利率与汇率,减少政府的干预。由此,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为:首先,金融深化可以扩大市场规模,使得区域经济要素聚集,进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其次,促进区域资本积累,提高区域投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最后,提高资本边际生产效率带来技术创新,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
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金融的发展。首先,区域经济增长会促使实体经济加大对金融资源的各种需求,金融产品供给不断增加,金融机构加速发展,直接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其次,区域经济结构影响着区域金融的发展,经济体在某一时期的金融结构总是与其尽可能相适应。金融资源的最终来源是住户部门,经济结构影响着住户部门的收入分配,从而对金融资源供给产生影响。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一再强调金融要回归中介服务的本质,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促使金融进行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风险分散、丰富的金融组合选择,最终推动金融结构的优化升级。
4 湖南省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基于金融深化的内涵并参考一些学者的做法,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分别从金融与区域经济的规模、结构、速度、效率等方面选取2005—2017年的相应指标,运用熵值法得到湖南省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水平的客观权重并进行综合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湖南省金融年鉴》,对于缺失的个别值采用相邻年度取平均或者按照相邻年度的增速取近似进行补充。
4.1 数据处理及权重设置
考虑到可比性,将此面板数据视为78个样本容量的全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消除指标间的量纲影响。为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采用客观赋权方法中的熵值法得到综合得分。
4.2 湖南省金融深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湖南省金融深化水平与中部地区基本保持一致,整体得分并不高,期间的均值为0.35,前5年基本保持在0.3以下,但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后两年增速加快达到0.6水平。相比中部地区其他省份,湖南省的金融深化水平略低,差距在0.05~0.09,位列靠后,仅与江西省水平相当。
整体来看,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平均值为0.397,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相比较略高。若对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湖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在中间位次的第3~4位。与金融深化水平相比,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在2014年之前要略高,但之后金融深化水平却有了快速提升,显著超过经济发展水平。
5 湖南省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耦合度模型
湖南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因此单向影响分析不足以全面动态地刻画两者的关系变化,本文借鉴较被广泛使用的由廖重斌(1999)提出的耦合度测算方法,测度两者的动态耦合关系变化。
根据廖重斌(1999)的研究,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7个等级,如表1所示。
5.2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经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样本期内,湖南省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的耦合度比较低,且基本保持在0.49水平,处于初级耦合水平阶段,与中部地区六省的耦合度平均值基本持平。从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的耦合协调度来看,2005—2017年湖南省的耦合协调度基本与中部地区趋同并保持缓慢爬升的趋势,从中度失调衰退水平上升到轻度失调阶段,最后在2017年步入基本协调发展阶段。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湖南省经济与金融深化各自发展水平以及两者的协调指数都不高。2005—2017年经济发展评分平均值只有0.397,金融深化评分平均值只有0.319,两者的协调指数平均值为0.365。两系统得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波动较小。2014年之后金融深化水平有了快速提升,显著超过经济发展水平。
(2)湖南省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的耦合度比较低,且基本保持在0.49的水平,处于初级耦合水平阶段,与中部地区均值基本持平。耦合协调度与中部地区趋同保持着缓慢爬升趋势,从中度失调衰退水平上升到轻度失调阶段,最后在2017年步入基本协调发展阶段。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由数量增长阶段进入质量发展阶段,应当重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湖南金融业发展相对其他省市排名比较靠后,相对中国其他发达地区,其规模、效率以及金融深化程度则更低。要把湖南打造成中部地区的改革开放高地,则要打造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提高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则是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ShawE.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Lucas,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July 1988,22(01):3-42。
聶雷,任建辉,刘秀丽,等.金融深化、政府干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10个城市群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21, 35(01).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