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2021-08-06 12:22凌云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7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互联网+信息技术

凌云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对提升小学生在数学思维品质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在注重培养我国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新时期,加强对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当下我国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弱化与数学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息息相关,本文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依托当前的信息技术探究如何借助多媒体课件、微课、思维导图、微信讨论组、网络教育云平台、钉钉APP等进一步优化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思维品质  核心素养

一、“互联网+”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在一线的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当下的小学生思维品质有待提升,小学生中存在思维僵化、死板的现象,不利于其形成灵活解题的能力。例如,一道数学判断题目要求小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甲、乙、丙三名工人的工作效率的高低。看到求“工作效率”的题型,大多数小学生都会产生思维定式,采用除法计算每一个工人在单位小时内的产值。然而在这一道题目中根据已知条件,甲与丙在同样的九个小时内分别产出175个与186个成品,而乙同样生产了186个成品(注意这一数量与丙的是相同的),工作时间却缩短了两个小时。假如小学生头脑灵活,完全可以不采用除法运算,而直接得出三名工人的工作效率的排名结果。然而大多数小学生还是用除法解题,由于除不尽而难以得出正确答案。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知识的发现”,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激发”

当前数学教师习惯性地采用“知识灌输”的教学手段,却对各种数学原理的“获得”过程与公式的“推理”过程简单略过,忽略了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好奇心的开发。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很多老师为节约课堂时间,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将课堂的教学重点设置为对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记忆与应用上,而没有引导小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将圆形卡纸平分后拼成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圆的面积。尽管通过公式的记忆与大量习题的操练,小学生也可以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能力,但是却没有在探索发现中激活想象力,不利于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视频、图片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并借助钉钉APP、微信讨论组、qq群等为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事实性材料。例如,在教授计算圆形面積时,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动画的方式使小学生了解将圆形分割组合为长方形后的面积计算过程,并通过网络教育云平台使小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亲手做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在平台与讨论组中进行直播、共享与讨论,从而使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公式的深入理解。再如为了引导小学生对长度、时间、面积、重量等抽象概念的认识,教师设计了写数学“博客”的课后作业,引导小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的数学属性进行测量、计算,并且写进网络博客中,贯彻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原则,将数学引入生活中。同时活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大大丰富了数学知识的课堂学习。

(二)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整合认知”,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建构”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不同章节模块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分散,但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却是有机的、整合的,其内部系统具有科学性、结构性。然而受程序教学法的影响,当下盛行“碎片化”的教学模式。例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这几年小学数学微课大受欢迎,在具体知识点的精讲精练中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各个数学知识模块之间的系统性与整合性不足的潜在弊病。对此,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的思考。

例如,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系统性思维,通过集中与发散原理,结合IT信息技术并将其在教学中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在引导小学生观看思维导图并亲手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进行预习与复习,在引用数学微课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配合思维导图进行作业反馈,在巩固了小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辅助了教师厘清小学生的学情,促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

(三)运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化”

“错误”与“失败”是小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品质的助力棒,然而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层次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由于缺少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小学生也难以获得“深思冥想”的学习机会。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过于“浅层化”的问题,教师要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来促进小学生试错、分化、辨别与总结,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例如,在学习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的课堂上,教师采用网络直播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借助网络教育云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具多样化与异质性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并配以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启发学生在亲自动手做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在小组讨论中“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评价总结、得出结论,从而在深入的思考与探求中取得更加丰硕、深刻的学习成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开放空间”,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生长”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学步骤上注意“循序渐进”,注重问题设计的环环相扣与层层递进。在“互联网+”背景下,这种“线性化”的教学流程对小学生习得高难度的数学知识具有很明显的教学成效。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其中也隐藏着“开放性”不足的缺陷,不利于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上文提到的判断工人效率高低的应用题中,由于缺乏开放性、灵活性的思维,小学生难以突破一贯的思维定式。针对“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教学过于线性化、缺乏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拓展空间,依托于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动态化的师生与生生互动,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再创造”的学习机会,促进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的发展。比如借助微课资源、钉钉APP、互联网教学平台以及家校合作平台,数学教师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手段,将六年级上册数学中的《节约用水》与下册科学学科中的《一天的生活用水》相互整合设计了“综合实践类项目”与“专题作业”。

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僵化死板的教学手段越发阻碍了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在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信息技术促进“知识的发现”、加强“整合认知”、启发“深入思考”以及拓展“开放空间”四个方面展开具体探讨,从而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打造全新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唐勇强.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变革[J].教育(周刊),2017(31):3233.

[2]吴曼璐.“互联网+”教育思维下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探究[J].科教导刊,2018(18):89.

[3]彭期飞,赵安华.基于创客教育思维的小学数学“先学后教”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进展,2019(1):107108.

[4]盂庆甲.圆融共生:数学思辨的应然追求[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2(3):2931.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互联网+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