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健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航空保卫人员是指在民用航空器飞行中保证机舱内安全的空勤人员。是保护机上所有人员和全部财产的安全,处理飞机上的非法干扰、危害飞行安全等不法行为。航空保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具备极高的业务能力,良好的体能是空保人员的基础保障。航空保卫人员的体能达标是前提,了解空保专业学生的体能现状和对体能训练的认知,在体能训练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方法,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作为空保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是航空安全员,航空公司进校招聘,体能训练内容的考核是第一环节,有3000米跑、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立定跳远、100m跑、2分钟仰卧起坐、40公斤卧推等,部分学生体能不达标,直接影响就业。通过与该专业的体育教师交流,学生的体能水平整体一般,尤其是3000米跑、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和40公斤卧推相对薄弱;学生对体能的认知不足,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系统性;不会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
1.对体能训练重视程度的认知状况
如表1所示。
表1 2020级航空保卫专业学生对体能训练重视程度的认知统计(N=200)
体能训练作为航空保卫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与其相关的课程设置每周四节左右,让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体能,提高体能水平,达到航空安全员的体能训练考核标准。在对2020级航空保卫专业学生关于体能训练重视程度的调查中,有53%的学生非常重视体能训练,有56%的学生比较重视体能训练,有12.5%的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一般,仅有6.5%的学生不重视体能训练。总体来看,绝大多数航空保卫的学生对于体能训练是重视的,思想上的重视,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能训练,教师将专业特性和体能训练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体能训练的高度认识,才能全面的开展体能训练。
2.对体能训练内容多样化的认知状况
如表2所示。
表2 2020级航空保卫专业学生对体能训练内容多样化的认知(N=200)
目前,我校航空保卫专业开设与体能相关的课程有4门,学校对提高学生体能水平高度重视。通过4门课程,加强学生体能锻炼的思想意识,掌握较多的体能训练方法,制定训练计划,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对航空保卫专业学生对体能训练内容多样化的调查中发现,有6%的学生认为体能训练内容非常丰富,有15%的学生认为体能训练内容比较丰富,有47.5%的学生认为一般,有21.5%的学生认为体能训练内容不丰富。由此可见,体能训练内容需要多样化,采取多种训练手段和方法,丰富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和积极性,消除训练所带来的乏味和疲劳感。
3.对体能训练内容专门性的认知状况
如表3所示。
表3 2020级航空保卫专业学生对体能训练内容专门性的认知(N=200)
体能测试是航空安全员招聘的指标之一,有专门的体能测试项目。相关体育教师在专项授课的基础上,针对性的练习体能测试项目。在对体能训练内容专门性的调查中,有59.5%的学生认为体能训练的专门性较高;有21%学生认为体能训练的专门性一般;有19.5%学生认为体能训练的专门性不高。由此可见,教师在体能训练中,根据体能考核项目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以航空安全员的标准进行训练和测试。
4.对运动训练计划的认知状况
运动训练计划是有目的地进行训练的依据,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促进锻炼者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运动成绩。航空安全员会定期进行体能复训,需要平常进行体能锻炼,需要了解运动训练知识,制定适应自身的运动计划,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表4中得出,有66.5%的学生不了解体能训练计划,有22.5%的学生基本了解,有11%的学生很了解体能训练计划。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体能训练计划的认知不足,不了解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加强学生对运动训练计划与实施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以及体育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思想灌输,提高学生有计划的实施体能锻炼。
表4 2020级航空保卫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计划的认知(N=200)
航空保卫专业对学生的体能要求是按照航空安全员的训练大纲严格执行,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的体能达到考核标准。但学生的体能水平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析其因素,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1.运动意识薄弱
体育课程贯彻于整个教育阶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由于学习压力、高考竞争残酷,体育课程不被重视,学生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航空保卫专业除了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还有与体能相关的实践专业课程。据了解,该专业学生平时运动意识不强,主要依靠每周3节左右的体育课程进行锻炼,体能水平一般。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需要加强学生的运动意识,学校、教师应重点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运动意识,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结合专业特点,完善培养方案,提高体能水平,进而提高专业的就业率。
2.体能训练理论知识不足
航空保卫专业学生不仅学习航空体育,还要学习防卫与控制、器械训练等,需要学生全面的掌握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身体素质,但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理论知识不了解,不清楚基本的运动训练方法、手段和训练的注意事项,训练中出现的生理反应和处理受伤的基本常识,只是一味的进行实践训练,导致学生训练无计划、不科学,容易受伤,成绩效果不佳。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融入课堂中,让学生明白采取什么训练原则、方法等,掌握基本的训练常识,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3.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训练方法和手段是提高体能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合适的训练手段,有针对性的练习身体素质。教师以航空安全员的训练大纲为标准,进行素质练习,比如:3000米跑、引体向上、100米跑等。在授课过程中,训练内容针对性强,但练习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学生容易出现抵触心理。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引用不同的体育器材,教学形式多样,使训练内容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对体能训练有更多的认识,掌握多种训练手段和方法,应用于日常的锻炼中。
体能训练作为航空保卫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备受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体能训练以航空安全员体能训练大纲为标准,围绕训练大纲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选取其中项目作为考试,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和形式不够丰富、新颖,学生练习兴趣不高。同时,日常训练无计划,运动意识不强,对于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了解甚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丰富训练方法和教学组织,加强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和理论知识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