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星
文言文教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言”的部分,一是“文”的部分。其中“言”是“文”的基础;“文”是“言”的提升和深化。
在“言”的教学过程中,不能靠死记硬背。本次培训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古今贯通”,我认为这是突破文言文教学中“言”这一部分教学的不错方法。
由于文言文写作的年代离我们较远,也和现代文的语言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把文言文中的“言”和现代汉语中的语言现象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加深理解,有效掌握。
我在教学中就经常把文言文中的文言词和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相结合,使二者相互注解,加深理解。比如:《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就有如下成语:
“期日中”——不期而遇 (约定)(未经约定而意外相遇)
“太丘径去”——去危就安(离开)(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舍去”——舍己为人、舍近求远、锲而不舍(舍弃)
“入门不顾”——王顾左右而言他、瞻前顧后(回头看)
此外,成语还可以用来理解文言句式和文言现象:
一、名词的活用现象
(一)名词做状语
蜂拥而入 土崩瓦解 风驰电掣 鳞次栉比 雷厉风行 神出鬼没
锦衣还乡 身体力行 南辕北辙 前思后想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
无所事事 箪食壶浆 油光可鉴 一鼓作气 密云不雨 先礼后兵
朝秦暮楚 苗而不秀 衣冠禽兽 月晕而风 不胫而走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汗牛充栋 汗马功劳 祸国殃民 光前裕后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
草菅人命 礼贤下士 幕天席地
二、动词的活用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开张圣听 入不敷出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以理服人 荼毒生灵 广开言路
骇人听闻 劳民伤财 动心忍性 惊心动魄 封妻荫子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被坚执锐 乘虚而入 标新立异 开诚布公 明哲保身 乘坚策肥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明目张胆 明火执仗 峨冠博带 亲贤远佞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坚壁清野 正本清源 平易近人 气壮山河 春风又绿江南岸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厚今薄古 弱肉强食 独善其身 急功近利 是古非今 自行其是
尊师重教 幸灾乐祸 不耻下问
四、成语中的介词结构后置现象
轻于鸿毛 重于泰山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嫁祸于人 生与忧患 ,
死于安乐 无济于事 异乎寻常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五、成语中的省略现象
(一)省介词
逐鹿中原 置之死地 名落孙山 跃然纸上 置之度外 贻笑大方
束之高阁 运筹帷幄 桃李满天下
(二)省宾语
引以为荣 习以为常 聊以自慰 无以复加 不以为然 患难与共
六、成语中的“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用来指代人、事、物、地方。
一无所有 强人所难 不知所云 不知所措 力所能及 所向无敌
无所适从 理所当然
七、成语中的“者字结构”
“者”字和它前面的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构成“者字结构”,用来指代人、事、物、地方。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能者多劳 能者为师 亲者痛,仇者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耕者有其田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八、成语中的被动现象
笑容可掬 水滴石穿 人心齐,泰山移
九、成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一)表示疑问的宾语前置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何去何从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表示否定的宾语前置
时不我待 时不我与 莫予毒也
(三)有“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强调宾语
唯利是图 唯命是听 唯才是举 马首是瞻
(四)介宾前置现象
一言以蔽之 夜以继日
有了“成语”这一工具和“古今贯通”这一方法,学习文言文不是容易的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