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定玉
◆摘 要:随着我国将制度的不断改革,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各种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成为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重要的任务之一。将红色文学作品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认识到抗战英雄的壮烈精神,也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有趣。下边本来就如何将红色文学作品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关键词:红色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渗透策略
红色文学,是指在《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内容。高中语文是促进学生理解民族精神和语言文化,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让学生认识到在革命事业中人民的奋斗精神,提高我国学生的团结意识。为了能够有效地将红色文学作品渗透到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创新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出红色文学作品中的情景,从而达到渗透目的。
一、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各个学校都引入了多媒体设备,教师需要充分的发挥信息化设备的作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丰富课堂形式内容,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以课本教材为基础,挖掘其中有关我国民族风格以及民族气派的信息,然后给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拿来主义》这一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拓展有关鲁迅先生的人文事迹,让学生先对鲁迅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思想情感然后再来读课文,会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新的认识。《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强权的思想,一种论析文化、洞悉历史的胆识的杂文。学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能够明白当时我国在革命时期受到的侮辱,从而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对我国革命发展史报以敬畏之心。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革命历史题材的视频,通过画面以及声音的冲击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氛围,从而有效地将红色文学作品渗透到高中语文课堂上。
二、创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素质教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师不能够只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感无法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差。这种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的教学受到了局限,很多内容无法渗透,降低了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能够将红色文学渗透到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将有关我国革命战士的故事,比如《小英雄雨来》和《铁道游击队》这些战士用他们的生命展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教师让学生写下一篇观后感,表达自己对革命烈士的敬佩之心,通过這种方式将红色文学作品渗透到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以学生为主体,感受红色文学作品
将红色文学作品渗透到高中语文课堂上,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红色文学作品,对红色文学作品具有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感知红色文学作品中的情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以谈话的形式展开红色文学作品阅读。教师:“大家都知道雷锋吧”学生:“知道,雷锋精神无私奉献”,教师:“我们通过雷锋同志不仅要学习到他的精神,他还是一名军人,是共产主义战士,他为我国的抗争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后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革命抗争的书籍让学生们展开阅读,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阅读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展开讨论,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红岩》中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有效地达到红色文学作品的渗透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有效渗透红色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苏喜珍.高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民俗文化教学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3):32-33.
[2]高续霞.高中语文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3):100-101.
[3]林福祥.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简析[J].考试与评价,2020(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