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经济已演化为现象级风口

2021-08-05 15:53王薄胡方园姬媛
中国商人 2021年8期
关键词:校友武汉资源

王薄 胡方园 姬媛

校友经济通常是指在校友的社会活动中以母校为核心,通过母校、校友与社会三维关系之间所产生的物质、文化、人才等方面的交流,给母校、校友和社会带来可观收益的经济活动。

现实社会活动中,对校友经济的关注主要停留于两个层面:一是校友对母校在经济上的“反哺”,校友捐款成为高校间的竞争性话题;二是围绕“产学研”一体化、大学产业园区建设,强调高校与城市资源对接、发展与整合。2017年,校友经济话题热度急速升温。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武汉、南京、西安、成都等多个高校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市围绕校友经济展开的系列招商引资活动,而且与新时代经济发展目标和路径转向密切相关。校友经济演化为现象级风口,客观上促进了对校友经济的再认识。

“武汉模式”引爆校友经济

武汉市拥有89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最多时近130万人。庞大的武汉校友商群是武汉市和湖北省的优质禀赋资源和比较优势。

2017年,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开创校友经济“武汉模式”、“武汉模式”是以武汉校友为关系中枢,发掘城市发展新动力源的思路和经验。“武汉模式”以“大学+”为核心特征,在市场化机制前提下,以校友资源和情感为纽带,以政府推动和高校联动为手段,以完善配套政策为保障,促使校友资源各组成部分互相支持、有机关联、共同作用、共同发展。2017年,武汉仅通过发掘校友资源招商引资即达1.3万亿元,约占全市当年招商引资总额的一半。“武汉模式”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武汉经济活动中的亮点之一。

“武汉模式”的五大心法

制度创新是“武汉模式”成功的基础。在顶层设计中,充分结合武汉市情和时代背景,创造性确立“大学+”发展新模式,立意建成“青年之城”“大学之城”“创新之城”;在思想观念上,为校友经济立身扬名,矫正发展校友经济认识误区,塑造健康政商关系理念。在组织制度上,明确招商引资为“一号工程”、招才引智为“一把手工程”。在推进过程中,结合政府服务效能提升、营商环境改善,为“校友经济”量身定做特殊工作机制、特殊产业指引、特殊服务保障制度。在重点项目如校友招商活动中,采取“市校联手”新模式。在政策配套上,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譬如,为鼓励大学生留在武汉,专门制定《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相关文件。

机制创新是“武汉模式”的活力之源。引入合伙机制,聘请知名企业家校友为招商大使和招才顾问,邀请知名校友为城市发展合伙人,政府、高校、校友共同行动;导入激励机制,鼓励部属、省属、市属高校积极参与,支持知名中学参与,对各大学校友总会开展年度评比和授奖,对组织服务校友资智回汉卓有成效的校友总会和工作人员进行奖励;遵循市场机制,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不设刚性指标,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构建常态机制,强化校友总会联盟枢纽地位,在国内外主要城市设立校友服务活动中心,提升统筹协调服务校友资智回汉工作能力和水平;构建长效机制,专门设立招才局和科技成果转化局,突出合作的针对性,提升合作的成功率。

方法创新提升创投效率。改变“项目推介+合作签约”的传统模式,将项目推介和合作与会展、论坛、联席会等融为一体,创建中国校友经济论坛,策划举办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的校友论坛专场;将招商项目与产业规划和产业基金融为一体,政府发起成立20亿元“武汉校友资智回汉产业引导基金”,筹建武汉校友经济投资集团公司,系统性解决配套资源;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配套政策融为一体,打造人物、项目、资金三位一体的交互情境。

内容创新确保落地效果。以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招双引”为统领,重点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即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校友”外延,吸引院士群体、精英群体、海外群体,激活乘法效应。

传播创新塑造城市品牌影响力。首先是推动校友经济向精神层面延伸,打造校友经济文化品牌。如请优势编剧创作电视连续剧《武汉之恋》讲述校友故事,在东湖风景区等风景最好、生态最优区域建设校友文化主题公园,分区域划片交由高校及校友开发。其次是聚力打造校友品牌,推出校友联盟整体形象标识、口号、宣传片,充分利用各类形态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移动媒体大力宣传武汉校友,让校友经济成为武汉的城市品牌。

“武汉模式”赚到了什么

构建了一种新型社会关系模式。商业社会的突出特点是契约关系。武汉校友商群以情感为纽带,校友之间抱团聚力,搭建“朋友圈矩阵”,内引外联,不设门槛条件,有效降低商业信任成本,构建起一个共赢式、聚合式商业网络和开放式、分享式社交体系,契合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创新经济时代发展要求。

激活了武汉潜在的优质资源。长期以来,武汉数百万大学校友被“束之高阁”,造成资源严重闲置。发展校友经济,唤醒了广大校友与“第二故乡”的情感,激活了沉默优质资源。

增添了武汉经济活力。首先是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资金流入和产业结构升级。2017年2月至11月底,仅8所高校组织的资智回汉校友专场招商项目合同金额就超过了1.3万亿元。其次是招才引智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武汉市实现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30.1万人,新落户14.2万人,分别是2016年的2倍和6倍,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聚集和储备了优质化、规模化人口红利。与此同时,校友经济有效提升了武汉创新精神和创业文化,推动“中国光谷”创新创业效应进一步释放。校友带来的项目聚焦新兴产业、前沿产业,本身就包含对武汉气质的改善。

校友商群不仅孕育出新兴的商业文化,而且集中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天南海北、连贯中外的校友大批回汉,带来全球最新发展理念和市场信息,帮助武汉拓展了发展视野和思维格局,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外部推动作用。

促进了武汉形象传播。城市竞争中,城市形象正在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底超过700家中外主流大众媒体从不同视角对武汉发展校友经济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正面传播,仅百度一家有关武汉校友经济的信息搜索就超过83万条。更重要的是,武汉作为中国最适合创新创业城市之一的口碑得到了广泛传扬。

校友经济酝酿知识经济新动能

校友经济的思维建构。长期以来,对大学与城市关系的考察,侧重于文化融合、规划融合、历史关联和精神传承。从经济关系角度,则聚焦于产业融合。在知識经济时代,这种视野需要颠覆性突破。从认识论角度看,围绕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的所有环节,都应纳入资源范畴。

毫无疑问,大学是知识经济最集中、最优质的载体。因而,在大学与城市经济关系建设的向度上,需要从抽象意义上的学校到学校全域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转向,需要对大学资智资源从生产到使用、从知识培养到情感培养、从“产中服务”到“售后服务”进行全程观照,需要基于知识经济视角发掘大学全方位商业合作机会。与欧美国家明显不同的是,中国大学集中坐落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不少类似城市同样具有同类资源可供开发。

校友经济的场域建构。首先,以整个城市为单位,打通高校、校友、城市三者的关系,使其形成有机协调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其次,在决策层面,做出顺应市场规律和发展规律的完整制度设计,特别是要精心设计完善的政策配套体系。此外,要设置能够吸引校友积极呼应、踊跃参与的议题,形成具有强烈凝聚力的独特场域,建立发展校友经济的常态和长效机制。

校友经济的文化建构。发展校友经济既要有经济成果,更要有文化成果。发展校友经济,需将其作为充实城市精神文化气质的契机,打造尊重校友凝聚校友的社会氛围、培育共生共赢的校友文化,通过各种载体树立校友形象,让校友文化成为城市文化中的标志性内容和靓丽名片。

猜你喜欢
校友武汉资源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我给资源分分类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资源回收
校友资源开发管理智慧系统初探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