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思维过程 夯实学法指导

2021-08-04 22:53冯阳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解题思维小学语文

冯阳

【摘   要】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测试主要有三种题型:解释词语意思、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内容、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虽然在复习时这几类题型各自有各自的方式和技巧,但都应该遵循同样的复习思路,即厘清学生的思维过程,夯实学法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解题思维

在语文考试中,学生和教师都很重视阅读,将其视作考试成绩拉开差距的关键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阅读复习感到茫然,甚至认为阅读答题靠的是平时的积累,短时间内要提高阅读解答能力是不可能的。那么,阅读真的没办法复习吗?下面以笔者任教的三年级为例,针对三年级阅读测试中三种常见题目来谈谈阅读复习的相关问题。

一、如何“解释词语意思”

“解释词语意思”这一类题目对标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教师无法从这样的表述中明确知道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因此,还要对它进行转换,即“如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很明显,这属于“运用程序性知识”,教师在教学时的侧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明晰理解难懂词语的具体步骤,这样学生考试时才能通过这些步骤完成答题。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呢?请看下面这道题。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偎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偎傍”一词出自阅读材料《黄山松》,作者丰子恺。笔者班上一名学生认为“偎傍”的意思是“团结”。看到这样的答案,教师不要急着做出判断,应该先让学生说清楚自己是如何得出答案的。通过这名学生的表述,笔者整理出了该生解答这一问题的思维过程(如表1)。

很明显,“偎傍”的意思并不是“团结”。为什么这名学生会得出错误的答案呢?笔者引导其他学生对上述思维过程进行“诊断”,他们很快发现第二步出现了错误,该生将文中的“团结”等同于“偎傍”。这一错误反映出该生对“联系上下文”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他认为“联系上下文”就是去上下文中直接找到答案,实际上应该去上下文中寻找能帮助自己理解词语意思的相关提示。之后,笔者让班里的其他学生对这名同学的思维过程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得出正确的答案。表2是一名学生修改后的答案以及思维过程。

這名学生对于“偎傍”的理解无疑是正确的。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让其他学生去寻找前后两名同学思维过程中的差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第二名学生的答案之所以正确是因为他首先运用了拆词法,对“偎傍”的意思进行了大致的猜测,然后将猜测的意思放入文中,与上下文的内容进行比对,看是否符合文本语义。在这一系列的思考过程中,学生从以往单纯关注答案本身逐渐转变为关注他人和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在这种关注中反思自己的已有认知,认识到理解词语意思并非只能运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可以综合多种方法,特别是遇到自己不熟悉、不认识的词语时,还要对方法的使用有所选择。在这样的反思中,学生能逐渐建立和完善运用方法解释词语意思的思维过程(如图1)。

二、如何“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内容”

“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内容”为之后高年级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做了铺垫。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什么是关键语句”“怎么去寻找关键语句”“怎么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等有所理解和掌握。在复习时,教师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思路,更多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他们的思维漏洞,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下面这段话仍旧来自阅读材料《黄山松》,试卷要求学生借助关键句对这段话的内容进行概括。

第三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作“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方生出来,密切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树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更有团结力强得不可思议的松树呢: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叫作“蒲团松”。……上面的枝条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极长,足有树干的高度的两倍。……陪我上山的向导告诉我:“上面可以睡觉的,同沙发床一样。”

在笔者班上,学生普遍的答案都是“第三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也就是说,学生照抄第一句话,对整段话内容进行概括。那么学生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答案的呢?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两名学生的回答。

学生A:因为整段话都在写黄山松的第三个特点——它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也就是说,这段话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

通过学生A的回答,可以理出他的思维过程:首先,将这段话认真地读一遍,想想主要讲什么;其次,尝试寻找这段话的关键句,并找到了第一句话;接着,对这个关键句能否概括整段话的内容进行判断;最后,根据判断结果,选择以第一句话来概括整段话的内容。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名学生的回答。

学生B:因为这段话的关键语句是第一句,所以整段话的内容都可以用第一句来概括。

从学生B的回答中也可以梳理出他的思维过程:读了这段话,根据自己对关键句的理解(关键句一般在一段话的开头、中间、结尾,以及关键句能概括整段话的大致意思),尝试找出这段话的关键句,即该段的第一句,随后将关键句确定为概括这段话内容的句子。

对比这两名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发现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突出表现在两名学生对“什么是关键语句”“关键语句有什么作用”的理解上。很明显,学生B之所以直接去找关键句,并在找到后毫不犹豫地把它作为最终的答案,其原因在于他将关键句等同于中心句,将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中的“借助关键语句”等同于“照抄关键语句”。虽然在这道题上学生B的回答与学生A的一样,都是正确的,但如果换一篇文章,把写景散文换成记事文章,学生B运用这种认识、这种思路概括一段话的内容时就会出现问题。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能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猬一旦发现有人找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这小家伙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儿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

上面是阅读材料《带刺的朋友》中的一段话,试卷要求学生对这段话的内容进行概括。如果按照学生B的认识和理解,这段话的关键语句就是第一句话,主要内容也可以直接用这一句话来概括。但是,细读这段话就可以发现,这段话的确都在讲“我”心里感到内疚的原因,但是这个原因不只是第一句话所说的“我”把夜里出去找吃的刺猬妈妈吓回去了,还有最后一句话所说的“我”仿佛看见了刺猬一家安家的艰辛。因此,这段话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在答题时就不能以学生B的思路为标准,而应该参考学生A的思路,关注这段话写了哪几部分内容,并判断找到的关键句能否完整概括出这几部分内容。这才是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中“借助”的应有之义。

教师在复习时,要关注学生对“关键句”“主要内容”的理解存在的一些漏洞和偏差,特别注意不能让学生形成诸如“关键句就是中心句”“概括一段话的内容就是找到关键句并抄下来”这样的思维定式,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反思和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图2)。

三、如何“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要求学生感受词语的感情色彩,一般的出题模式为“从带点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品读词语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就三年级上册来说,有两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直接指向了语言的审美性,即第一单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第七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有新鲜感的、生动的语言呢?下面以两种试题为例。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像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

(2)上面可以睡觉的,同沙发床一样。

这是阅读材料《黄山松》中的一道阅读题。可以发现,这道题中的加点词“像铁铸”“同沙发床”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从这样的比喻中,学生能感受到什么呢?不妨先来看看学生是怎么思考的。

师:从“沙发床”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能感受到“蒲团松”上面的松针密密麻麻的,很柔软。

师:你为什么能感受到松针很柔软呢?

生:因为我家里就有沙发床,它很大,摸上去软软的。

通过以上回答,可以梳理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沙发床”这一词语的含义,明白了沙发床的特点是又大又软。之后,学生将自己对“沙发床”的理解放进文中,发现文章之所以说睡在“蒲团松”的上面同沙发床一样,是因为它的松针密密麻麻的,而且很柔软,这跟沙发床又大又软的特点是一致的。可见,学生体会词语“沙发床”的含义主要采用了与自身生活经验相比较的方法。

再来看看另外一种题型。

仔細读句子,写写加点词带给你的感受。

(1)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

(2)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这是阅读材料《带刺的朋友》中的一道阅读题。同样是针对加点词谈感受,学生又会如何作答呢?教学实录如下。

师:从带点词“挑着摘的、轻轻地”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很喜欢这些刺猬。

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这些红枣都是“我”精心挑选的,而且“我”还很小心地放在它们的身边,生怕吓着它们。

从学生阐述的理由中可以发现他们的思维过程。学生认为这些红枣都是“我”精心挑选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源于他对“挑着摘的”意思的理解。同样的,学生认为“我”生怕吓着刺猬,也是基于对“轻轻地”一词意思的把握。因此,学生的感受是将加点词的意思与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的结果。这主要采用了与字面意思相对照的方法。

学生如何感受文章中生动的语言呢?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式,都反映了学生以“比较”为核心的思维过程(如图3)。

综上,虽然“解释词语意思”“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内容”“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三种基本的阅读检测题各自有各自的复习方式和技巧,但是教师在复习时应该遵循同样的复习思路,即厘清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他们的思维漏洞,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这样教师才能跳出答案本身,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从而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马明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   400010)

猜你喜欢
解题思维小学语文
如何正确构建中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能力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