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下“设计程序与方法”跨学科重构与实践

2021-08-03 09:34朱燕丛刘伟吕雅茹曲延瑞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6期
关键词:新工科跨学科

朱燕丛 刘伟 吕雅茹 曲延瑞

[摘 要] 从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对“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的跨学科重构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等,发现该课程在实践中面临三个问题:课程间知识体系融合度不足、课程内学生背景结合度不够、课程考核评价不全面。进而提出了若干课程重构策略:组建具有跨学科背景的课程研发团队,基于成果导向重建教学内容模块,混合式教学拓展学生知识广度,建立多维动态评价机制。通过新工科跨学科课程体系改革,从而培养具有全面能力的跨学科创新人才。

[关键词] 新工科;跨学科;课程重构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项目”(201901160002)

[作者简介] 朱燕叢(1982—),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讲师,主要从事创客教育、人机交互、人因工效研究;刘 伟(1981—),男,北京人,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研究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用户体验和设计心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6-0005-04   [收稿日期] 2021-04-17

一、引言

2017年2月1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新工科”一词被正式提出。随后,新工科建设开始深入推动高等教育变革[1],跨学科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也受到广泛关注。全国高校都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创新,试图探索跨学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与模式,包括开设跨学科课程,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跨学科项目平台,推进跨学科合作学习[2,3]等。本文基于现有的新工科建设特点,针对应用心理专业用户体验(UX)方向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以“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为例,探讨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的跨学科构建与实践。

二、新工科建设下课程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将新工科的建设方向总结为“五个新”,即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新的学科专业结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教育教学质量、新的分类发展体系,这也是“新工科”培养的特征[4]。培养更具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实力的跨学科创新人才。

(一)新工科建设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首先是培养目标的转变。新工科建设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只是使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具备工程设计及实施的能力,还应有合理的交叉知识结构、社会协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并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其次是培养过程的转变。要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应当与时俱进,需要面向国家重新规划未来职业,改变传统学科理念,重建专业设置,基于学科交叉优化教学模式。不仅如此,还应该导入“研—产—学”的高起点循环模式、成果导向的评价标准,创造开放的学科交叉学习氛围,构建跨学科的高校课堂,实现由教到学的深度转变,培养深度学习能力。

(二)课程体系发生转变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基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长期以来,重知识、轻问题,看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而不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是我国各类型、各层次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5]。这需要在新工科的建设中,在课程体系的建立、执行、评价中始终坚持以实际的社会需求和问题为出发点,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去设计,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通过社会融入、资源整合、实战训练等,使学生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评价则侧重于衡量课堂内外学习收获、应用于问题解决结果,以创新成果为导向等。

(三)用户体验方向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以师范类院校应用心理专业用户体验方向的“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为切入点。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师范类院校,在新工科建设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将学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推动本科生通识教育,开设跨学科专业,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进而引导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用户体验方向打破了传统学科壁垒,建立了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的目标,引进了跨学科教师团队,将心理、设计、科技、商业等学科知识高度整合[3]。同时,学生来自心理学、设计、经济学、工程、语言、医学等不同背景[3]。以上具备了构成跨学科专业的基础要素。在新工科建设的指导下,经过近年的课程研发和实践,构建了用户体验跨学科课程体系(如图1),并积极探索体系的重构和迭代。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来源于设计学、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乃至机械工程的传统课程。课程针对一般产品设计过程中关于设计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等开展学习和研究,在课题实践中学会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但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重构与实践。

三、课程跨学科实践的难点分析

(一)课程间知识体系的融合度

跨学科教育需要让多个课程突破学科界限,充分发挥不同学科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与优势。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应该相互融合、逐层递进。“设计程序与方法”原有课程内容比较专精[6],所授知识更有针对性,因此会出现授课面较窄、较少涉及其他课程内容的情况,不符合现有的跨学科底层基础。在教学重构和实践中,应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及课程匹配,进而推进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融合度。

(二)课程内学习者背景的结合度

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作为参与者发挥主体性,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因此,课程设计应考虑到学生本身特质并据此进行适应性调整。除了7%的设计类专业学生外,其余大部分跨专业学生难以将“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进行融合,对于课程理解有较大难度,也无法在有限的课时中完全按照教师布置的要求完成与设计学高相关的课程作业,还易使教师产生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有价值的产出等误解。

猜你喜欢
新工科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