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各科目的教学成果。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生物学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往往很难融入课堂教学中,为高中生物教学成果的提升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而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从多角度对教师和学生起到辅助引导作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能有效颠覆传统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对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通过对支架式教学的概念与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提出了高中生物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生物;建构主义
一、 引言
受各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冲击,高中生物教学正在逐步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但受传统教育思维惯性,加上中国教育和考试体制的影响,很多新的教育理念由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性过强,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而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对传统课堂生态的影响更加温和,能够逐步将师生的认知水平上升到更高的水平,不仅能有效提升当前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还能够为后续教育生态的改革提供先导性作用,对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支架式教学模式概述
支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提供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的教育模式,这种概念框架能通过将复杂问题进行多次分解,引导学习者逐渐理解深入知识,从而使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有更深一步理解。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支架式教学模式共有如下几种支架类型:其一是问题支架,指教师为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是最常采用的支架类型。问题支架适用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且对学习目标存在一定距离,可以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与知识相关而又层层递进的问题支架,让学生根据支架不断思考、探索、提升,构建基于问题串的教育模式;其二是建议支架,主要应用于学生自主思考时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教师则为其适当的提供策略、方法的建议,帮助学生度过学习瓶颈。建议支架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陈述句的方式出现,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便利的解决方法,同时又预留一定的思考攻坚,能够发挥其引导性的价值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是图表支架,指用流程图、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知识框架。图标框架能够将原本抽象的知识脉络以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反馈出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适用于一段课程结束后进行总体性的回顾,并与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能够有效完成概念间关系的构建;其四是工具支架,即借助多媒体、模型工具、网络资源等教育工具辅助开展教学工作,将原本抽象、静态的知识以具象、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能够让学生有效理解原本复杂的理论知识;其五是实验支架,即借助生物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验证并巩固知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在培养理性思维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其六是范例支架,即利用具有标志性的案例或实验结果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提供示范参考。
三、 高中生物支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高中生物支架式教学需要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立足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意识的同时尊重其已有的知识基础,从而重构学生在课堂中的身份定位,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在一系列教育支架下主动探索问题、获取知识,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教育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提升学生的高中生物学习水平。
(二)构建教学情境
知识的产生往往源于一定真实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构建真实情境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通过主动探究获取并巩固知识。相比其他学科,生物学的知识抽象难懂,且知识脉络相对复杂,如DNA分子中腺嘌呤、鸟嘌呤等组成的分子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等各有不同,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才能完成记忆。而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真实情境,能够让抽象、复杂的知识点以更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如通过动画演示能够让学生加深对分子生理生化特性的了解,能够有效降低生物学知识的学习难度。
(三)注重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交流和协作。在高中生物之家是教学中,需要融入合作学习环节,体现出建构主义的核心教学思想。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各自的观点,并通过吸收其他人的观点不断改进、调整自己的观念,从而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四)以任务为导向
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才能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高中生物支架式教学需要预先设定目标人物,为整个阶段的教学流程提供方向指导,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支架作用,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五)构建动态化教学支架
教学支架需要根据教学情境的改变而进行动态调整,如在起步阶段,学生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有所不足,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而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应逐渐减少对学生的帮助,直至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才能有效避免学生的依赖行为,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而对教学支架进行动态调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为学生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支架,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 高中生物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搭建教学支架
教学支架的搭建中,首先需要通过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其当前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差距。对当前水平的分析方法较多,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利用习题作业、随堂测验、学生访谈、提问交流等方式掌握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支架的搭建需要明确学生的ZPD,即舒适区、最近发展区和焦虑区。舒适区是指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区域,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获取的知识区域,而焦虑区则是学生现有学习水平无法掌握的知识区域。根据学生的ZPD结果,教师应搭建相应的教学支架,帮助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将当前水平上升至潜在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育支架的概念和原则,并积极发挥教学支架对教学过程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避免教学支架泛化、窄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