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 童趣 童真

2021-08-03 00:27侯桂玉
黑河教育 2021年6期

侯桂玉

[摘 要]儿童习作是儿童生活的直接反映,是儿童心灵的真实再现。在引导儿童用笔说话时,应多一点鼓励、多一份赏识,尽心呵护童心,用心保护童趣,借助范文引路,开展体验活动,指导场景观察,赏识创作语言,让童趣在习作中开出美丽的花朵。回归本然,给儿童习作多一份理解与尊重,心怀赏识,倍加呵护,必能收获儿童的性灵文字,邂逅期待已久的欣喜。

[关键词]儿童习作;呵护童心;保护童趣;守护童真

所谓“本然”,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叶圣陶先生1963年到福建视察时,给福州一中题词:“何以为教?贵究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只有穷究教育教学工作的“本然”,并且付诸实践,才可以使教育教学达到“左右逢源”的境界。小学阶段的习作,是儿童用笔反映生活,展现内心世界。在引导儿童用笔说话时,应蹲下身子,坚守本然,与孩子平视,多一点鼓励、多一份赏识,尽心呵护童心,用心保护童趣,悉心守护童真,让孩子乐于表达,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从而邂逅富有童心、充满童趣、飞扬童真的个性化作品。

一、呵护童心,让童言无忌

孩童时期的心态、心情、个性、趣味,都是成年人无法复制的,不应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孩子的稚嫩习作,他们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内心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感受和情感。笔者认为,在习作或小练笔时,不宜指导得太细致,而定势了学生的思维,要努力呵护学生充满本真的童心,充满个性的语言。请看一小姐姐被“二宝”弟弟抢走心爱的生日礼物时的心里拷问:传统美德“谦让”就是大人口中那“大的就一定得让着小的”吗?长此以往,那小的不成了“黑老大”,凡是他想要的理所当然得是他的了吗?我发誓,如果爸爸妈妈能让弟弟和我公平地相处,他不争我不抢,家里就不用天天鸡飞狗跳,肯定是母慈女孝,一片太平。再看二年级“小淘气”教师节送给教师贺卡后的心情:我的贺卡与众不同,上头贴的可是那次讲故事比赛时王老师与我的合影,合影旁是我花了大半个晚上才写好的字:像妈妈一样的王老师,节日快乐!王老师欣喜地接过贺卡,“吧唧”一声在合影上狠狠亲了一口,妈呀!这一口不是亲在贺卡上,是亲在我的脸蛋上呢,好甜蜜呀!

儿童的情感最朴素,思想最灵动,语言最纯真。用爱心呵护童心,让孩子说想说的,写想写的,抒真情、吐真意,习作领地才能真正成为他们流淌真情、抒發个性的自由天地。

二、保护童趣,让妙笔生花

在生活中,儿童自然地展现他们的本真情趣,教师要善于发现,用心保护,让童趣在习作中开出美丽的花朵。

1.借助富有童趣的范文引路

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煞费苦心地创设各种情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可是每当这时,却总是有一部分孩子不知该从何写起。此时,辅以富有童趣的范文,放缓习作起步的坡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的第一次习作练习“猜猜他是谁”,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前通过游戏“热身”,学生跃跃欲试,都有了“心仪”的描写对象。可提笔时又犯难了:外貌、性格、品质、爱好,写啥好呢?此时教师轻点鼠标,童趣满溢的小范例依次飞入大屏幕:她,留着一头短发,(学生四处张望,目光锁定了班上留短发的近十位女生。)——虽说不能像长头发那样常常变花样,但那鬓角的头发往耳后一夹,显得特别精神。(目标瞬间缩小,锁定在其中俩女生身上。)——她爱笑,一笑起来,下排的四五颗牙齿一目了然,像几个淘气的小家伙你推我挤,生怕人家看不见它们似的。(“哦,上当啦,不是咱班上的同学,是老师,老师那几颗不听话的牙齿全班闻名!”学生哈哈大笑)寥寥两句话,就将语文老师最大的外貌特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眼前。学生豁然开朗,“对对,就这么写,我会!”无须教师再多费口舌,学生已迫不及待地提笔仿写了。

再如每逢“三八”节、母亲节,教师总喜欢让学生以妈妈为话题,抒写对妈妈的爱。可偏偏事与愿违,虚情假意的赞美满纸铺陈:要么写妈妈在我生病时彻夜未眠,无微不至地守护在床前;要么写妈妈省吃俭用,却把好吃的都留给了我;要么写妈妈用心良苦,为了提高我的学习成绩,不辞辛劳地送我四处参加培训……此时,运用范文打破“套路”,拓宽思路,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选取素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展示范段:“班上同学都夸妈妈长得漂亮,我别提有多得意了!每次家长会我总想方设法拽住爸爸,好让妈妈去参加。可他们哪知道啊,我妈在家里可是出了名的‘变脸大师。我听话、考试成绩正合她意时,她那脸蛋笑得像朵花;如果不小心招惹了她,比如,多看了会儿电视、多玩了会儿电脑,那对柳叶眉瞬间倒竖,人见人夸的丹凤眼立马成了‘电灯泡,仿佛能把你灼死,太吓人了!”孩子们一口气读完,掩嘴大笑:“哈哈,这也能写?”这时,教师顺势引导:“是呀,谁说介绍妈妈非得写妈妈有多漂亮,有多疼你、关心你,其实你可以把自己对妈妈最深的印象,最想说的话,一股脑儿倾吐出来,可以是爱,可以是烦,也可以是满肚子的牢骚、憋屈……”这么一点拨,学生的情感闸门打开了。不多久,《我家的“女皇”》《七彩妈妈》《妈妈的嗓门》《我给妈妈打分》《妈妈,想说爱你不容易》等一篇篇闪动着灵气与童趣的习作跃然纸上。

2.开展富有童趣的体验活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乐中,孩子会尽情展露自己的纯真与灵性。教师要抓好“富有童趣的体验活动”这一“灵丹妙药”,经常组织开展各类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点燃创新的火花。如:“课堂素描”,与孩子一起玩“听筒”传话游戏。教师轻拢双手,俯身在第一个孩子耳边轻声告知写在纸条上的一个长句子,让他默默记下,片刻后,贴着后桌同伴的耳朵悄悄传递自己听到的话,如此一个一个往下传,当最后一位同学把所听到的内容说与全班同学听后,教师展现纸条上的内容,结果自然是与原话大相径庭,大伙儿哄堂大笑,彼此埋怨……趁着学生兴头正浓,让他们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的感受透过笔尖写出来。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传言不可信》,有《谁都没有错》,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当然,课上的游戏妙趣横生,课间的活动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校园流行“悠悠球”,就可以在班上举行一场“悠悠球”大赛;校园风靡“魔尺”,就可以在小组间开展“魔尺大战”;校园盛行水晶宝宝,就引导学生观察水晶宝宝在水中的生长与分裂过程;校园时兴饲养蚕宝宝,就让孩子分享蚕的日常生活与养蚕心得。富有童趣的生活,让孩子们萌发创作灵感,胸中充盈着多姿多彩的素材,童趣自然挥洒得酣畅淋漓。

3.指导富有童趣的场景观察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不仅要融入眼观、耳听、手摸、口尝等多种感官体验,更包含着心想脑记等积极思维活动。由此看来,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不掌握“观察”这把开门的金钥匙,作文的“铁门槛”是断然跨不进去的。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要让孩子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小学生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随意性、情绪化比较明显,观察事物往往只看表面现象,注意力常常指向次要的或与观察不相关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适时提出明确的任务加以引导。比如,观察天空的云彩,不仅要留意当前所看到的云彩的形状、颜色,而且要学习连续观察法,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观察,捕捉它们的变化。又如观察某一个人,不能千人一面,全是“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而要细致敏锐地抓住特点展开观察。其次,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如比较观察法、分解观察法、连续观察法等,让他们更有针对性、科学高效地感知客观事物,储备写作素材。

生活中富有童趣的生活场景更容易吸引孩子,给孩子以真实的感受。教孩子学观察,还可以从关注富有童趣的生活场景入手。请看一个孩子在习作中描绘了两个小朋友抢夺玩具的场景:母亲节的晚上,妈妈和阿姨带着我、小宝弟弟、七七妹妹一起去“海底捞”吃饭。到了店里,服务员给每个小朋友都送了一个玩具。七七妹妹得到了一个紫色小汽车,外形好炫。七七的小汽车一拿出来,就把弟弟的目光吸引住了,他嘴里喊着“我要”,伸手就抢。“这是我的!”七七把小汽车紧紧抱在怀里,逃开了。弟弟在后面紧追不放。他俩绕着桌子跑了一圈又一圈,瞅准了个机会,弟弟张开“魔爪”,一把夺过了小汽车,车子一到手,他立马蹲下来,摁住车轮使劲滑动,然后一松手,嘿,小汽车跑起来了。妹妹看到车子朝自己直冲过来,正中下怀,连忙弯下腰伸手截停。弟弟急了,扑上前去扯住她的裙子。哈哈,七七妹妹的花裙子快被扯下来了。眼见“走光”在即,一旁的阿姨赶紧护住七七让她快跑,一边伸手拦住了小宝 ,一场精彩的 “小汽车争夺战”这才落幕。这就是孩子调动多种感官观察到的感兴趣的生活场景,興趣使然,于是观察特别细致走心,描写格外自然灵动。因此,只要教师用心引导,让孩子饶有趣味地投入生活观察,激活生活体验,假以时日,习作素材储备库自然“钵”满“盆”盈。

4.赏识富有童趣的创作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说:“欣赏、赞美和鼓励是一个人由平凡普通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可见,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多么重要。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更渴望被肯定,被赏识。在习作起步阶段,教师要多为学生的小练笔创造展示的机会,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感受成功的愉悦。例如,一次续编故事练习:“老师,给你!”听见淘气包丁丁的声音,王老师转身一看,“呀!”嘴巴瞬间张得能塞进一个苹果。一个二年级孩子是这么往下编的:只见丁丁双手拢在一起,一条褐色的蚯蚓在他的手掌间使劲地蠕动,一伸一缩,看得王老师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老师,给你!送给你!”丁丁满心欢喜,双手凑到了王老师面前,“上课的时候你说蚯蚓能在地下造宫殿,为庄稼松土,本领大,你可喜欢它了!刚才在操场边的草地上发现了它,我把它抓来送给你。”王老师花容失色,不敢正眼瞧那蚯蚓,连声说:“快把它送回去!送回去!”小淘气包一下子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他手捧蚯蚓纳闷地朝操场走去,怎么也想不明白:是自己送错了吗?王老师喜欢的到底是哪种蚯蚓呢?构思不落俗套,想象古灵精怪,令人忍俊不禁。讲评课上,我故意隐去作者姓名,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篇富有创意的故事,然后让同学们猜猜是谁的“大作”。当神秘的面纱缓缓揭开时,小作者溢于言表的那份自豪惹得全班同学欣羡不已。这便是赏识的力量,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让孩子其乐融融地踏上习作之旅,从此风劲帆正,写作之舟必将扬帆起航。

三、守护童真,让真情流淌

听过这样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个孩子在一篇有关“牛”的习作中写道,牛不爱干净,身上脏兮兮的,牛身上还有特别多的毛病。这样一篇成人眼里的另类习作,没有得到认同。之后,在教师指导下重新构思,让孩子赞美老黄牛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显而易见,教师固有的习作指导理念扼杀了可贵的童真,否定了难得的真情。“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起步阶段的习作提出的要求,写下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才是儿童习作应该遵守的准则。儿童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和“浪漫主义作家”。未经世事打磨的本来性情,使儿童习作的语言既真挚朴实,又大胆浪漫。我们应守护童真,一方面,让孩子写他们眼中的世界,心里的想法,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让孩子大胆畅想,写想象的世界,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如《眼睛》:“我的眼睛很大,能装下山,能装下海,能装下这个世界。我的眼睛很小,一受到批评,就连眼泪都装不了。”又如《射线》:“老师说,手电筒的光是一条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我多想抓着它,一直向上爬,揪住云朵,浮出天空,攀上月亮。别以为我是去看嫦娥和玉兔,我只是想试一试,顺着它滑下来屁股会不会疼?”还如《下班后》:“我们放学时,太阳也下班了。它回到山后面的家,换鞋,洗手,吃饭,洗澡。在黑暗里,它点亮了一盏灯。哦,原来是月亮出来了。”守护童真,给孩子一片宽松的沃土,自由抒写真情。

童真是根本,童趣是活力,童心是灵魂。回归本然,给儿童习作多一份理解与尊重,心怀赏识,倍加呵护,必能收获儿童的性灵文字,邂逅期待已久的欣喜。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得法养习历练通文[J].课程.教材.教法,1996,(0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 武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