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影响因素研究

2021-08-03 13:36张媛詹慧徐一鸣周俊山
实用老年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缺血性导管量表

张媛 詹慧 徐一鸣 周俊山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病,血管内治疗可有效恢复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血流灌注,改善病人预后[1]。然而,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在接受血管内治疗术后会产生众多后遗症,疲劳是其中最易被忽略且难以控制的慢性情感症状, 23%~85%的缺血性卒中病人会出现此症状,卒中后疲劳会导致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康复困难,造成病人预后不良[5],给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本研究旨在探索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早期筛查易发生疲劳的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纳入标准:(1)缺血性卒中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4》[6]制定的诊断标准;(2)年龄≥65岁;(3)接受血管内治疗。排除标准:(1)存在意识障碍。(2)存在失语。(3)严重的认知或理解障碍。所有病人均接受了MMSE评估,MMSE得分≤10分的病人,或MMSE得分为11~23分之间,且被护士发现认知域明显受损,并请临床医生再次评估佐证的病人;(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本研究得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所有病人于入院7 d内完成临床资料的收集。纳入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文盲、小学至初中、高中及中专、大学及以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饮酒史、基线SBP及DBP水平、梗死侧别、梗死部位。检测的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 FPG、TC、TG、LDL-C、HDL-C等。

1.2.2 血管内治疗手术流程:血管内治疗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置入6 F或8 F动脉鞘,指引导管到位后微导管内衬微导丝缓慢通过血管闭塞处,退出微导丝,将Solitaire AB支架(4 mm×20 mm,美国EV3公司)经微导管在血管闭塞段远端释放。支架完全释放3~5 min后取栓,取栓后即刻复查造影,观察闭塞血管再通情况。若血管未再通,重复取栓2~3次,一般不超过4次。如仍无效,再结合其他辅助措施,如联合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球囊扩张等,再次造影显示血管通畅后,撤出支架推送导管、微导丝、导引管,拔除导管鞘,局部缝合器缝合,自然中和肝素,结束手术。

1.2.3 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的评估:由两位经过培训的神经科护士于病人接受血管内治疗术后7 d时,运用9项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评估所有纳入病人疲劳程度。9项疲劳严重度量表是最常见的脑梗死后疲劳评估量表,其分数越高,代表疲劳程度越重,该量表在亚洲人群中被验证有效[7]。本研究将9项疲劳严重程度量表得分≥4分的病人定义为发生疲劳[8]。当两位神经科护士评估量表得分出现分歧时,邀请第三位经过培训的神经科护士参与评分,以第三位护士与前两位护士其中一位相一致的评分为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371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其中疲劳组169例(45.6%),非疲劳组202例(54.4%)。与非疲劳组比较,疲劳组年龄更高(P=0.001)、男性比例较少(P=0.011)、左半球梗死比例更高(P=0.001)、文化程度较低(P=0.001)。见表1。

表1 疲劳组和非疲劳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

2.2 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的危险因素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年龄(OR=1.047, 95%CI:1.015~1.080;P=0.003)、梗死部位位于左半球(OR=1.870, 95%CI:1.178~2.968;P=0.008)为疲劳的危险因素。以文盲作为参照,小学至初中(OR=0.270, 95%CI:0.128~0.570;P=0.002)、高中及中专(OR=0.107,95%CI:0.040~0.282;P=0.001)、大学及以上(OR=0.058, 95%CI:0.018~0.0186;P=0.001)是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的独立保护因素。

3 讨论

疲劳是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接受血管内治疗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会导致病人情感障碍,预后不良[9],然而现阶段医护人员易于忽视疲劳这一并发症。本研究中,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接受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发生率为45.6%,说明将近一半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在血管内治疗术后发生疲劳,其发生率较高。

本研究发现,年龄较高的病人在接受血管内治疗后易于发生疲劳。既往研究证实,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等缺血性卒中常见情感并发症等,均与病人年龄相关[10-11]。其次,本研究发现,在血管内治疗术后发生疲劳的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中,梗死位于左半球的病人比例明显较多,大部分缺血性卒中病人为右利手,其优势半球位于左半球,优势半球受损后发生情感障碍的可能性较大。此外,本研究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至初中、高中及中专、大学及以上的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在接受血管内治疗后发生疲劳的可能性逐渐降低,教育年限可作为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的保护因素。

综上所述,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在接受血管内治疗后产生疲劳的相关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在血管内治疗术后早期关注年龄较大、梗死部位位于左半球或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医生可进行必要的二级预防,及早治疗,护理人员可加强护理工作,督促并协助病人料理好个人生活,清洁整齐可使病人精神振作,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为病人创造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的休养环境,集中完成晚间治疗,避免影响病人休息等。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能够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不高,未来仍需要大样本的队列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其次,本研究工作人员未能长期评估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状态,如在出院3个月后、6个月后等时间点,随访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在接受血管内治疗后的疲劳状态;最后,未使用其他量表从多维度对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术后疲劳状态进行评估,可能会造成偏倚。

猜你喜欢
缺血性导管量表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