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一片生命的林子

2021-08-02 02:56徐瑛
江苏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林子里参天大树立德

徐瑛

教育的使命是种下一片生命的林子,让林子里的每个生命自觉、自在、自由地生长。

这片林子里的生命不能脱离生活土壤。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教育都要思考两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受教育?好的教育从哪里来?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生长出更好的教育。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生活是联结儿童经验与学习的纽带,脱离生活的教育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片林子里的生命应该是完整的。教育是使人成为人。后者的“人”指的是具有完整生命的人。完整的生命应该是双重的,而人的特质就在于有双重生命。人不仅有自然生命,还有文化生命;不仅有物质生命,还有精神生命;不仅有自在生命,还有价值生命;不仅有个体生命,还有社会生命;不仅有本能生命,还有智慧生命。教育就是要在儿童的心田种下文化、精神、价值、社会、智慧生命的种子,让每一粒种子生发出蓬勃的力量。

这片林子里的生命要学会扎根。教育是精神成人的宏伟事业,教育的目的是立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人首先是立德。人之德如树根,根不牢抓土地,何以在风雨中屹立不倒?人不修德,何以从生命中获得不忧、不惧、不惑?德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根基。进入智能技术时代的教育,更要强调立德的重要性,技术手段本身并没有特殊意义,关键是使用技术的人。我们要给儿童的德性成长提供支持和引导,最有效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因此,立德不单指向儿童,同时指向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如果学校、家庭、社会导向不正确,儿童又怎么树立正确的“三观”呢?

这片林子里的生命要学会自主生长。如果儿童是树,那么教师和家长就是种树人。树苗要想成为参天大树,必须具备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的能力。森林里的参天大树都是自然生长的,并非人工栽培。当家长、教师在抱怨儿童缺少主动性时,是否思考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人在心理机制上是会本能地拒绝一切外来控制和强迫的,当成年人对儿童的教育是靠外力控制的,那么儿童不是强烈反抗就是消极应对。我们必须培养儿童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

这片林子里的生命应有审美力。美是自由的象征,美感是一种深刻的思想。認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会重启我们的认知,从而导致态度、信念和行为的改变,短期表现为情感态度,长期表现为价值观指引下的行动。审美力是人这个生命体所独有的。审美力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的,通过欣赏美,人就越来越靠近真和善。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林子里参天大树立德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两棵树
谁打裂了酸菜缸
躲起来的小松鼠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席地而坐
我的大中国
窗外的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