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1-08-02 08:54刘晨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

刘晨玉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与以往相比,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从教学方法上看,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其弊端逐渐暴露,对学生产生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从教育理念上看,如今的数学教师普遍更加重视教学活动的质量,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的知识量,这就意味着教学有效性在当今教育环境下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接下来,本文将围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究”这一主题展开进一步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仁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教学有效性

如今,素質教育的挂念贯彻落实到每一名教师的内心深处,教学有效性也被赋予了与以往不同的内涵。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重点已经不能够局限在针对某一类型题目进行反复讲解,而是要通过自身开展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提升,以此确保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质的飞跃。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自主思维空间以及展示自己的机会,扭转在填鸭式教育模式下产生的各种消极情况。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体验

我国的信息技术在近年来快速发展,逐渐迈向全球领先地位。在教育领域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不论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还是互联网直播课、视频课等教学途径的飞速发展,都深刻的影响了现如今的教育行业,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实现了“随时随地教学”“随时随地学习”的良好局面。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优势,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数学课堂,转变以往“粉笔加黑板”的教育形式,突破这种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将知识点用最为直观的方式进行呈现。

例如,教师在执教“集合”的相关内容时。通过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理解集合的含义,也不容易区分各种集合的类型,而教师在黑板上画图,也很难着重突出各种类型集合的特点,也难以将各种类型的几何放在一起对比,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区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完成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类型的集合,用不同颜色来体现集合的子集、全集、补集,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区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以“集合”为关键词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了解集合的发展过程和应用,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二、开展小组活动,培养探究意识

根据笔者与学生长时间的接触,发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包大揽”,无疑是对学生这种能力的一种打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会受到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组织形式,转而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同时,在这样的合作教学下,学生通过集思广益,能够发挥出1+1>2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执教“指数函数”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数学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一个小组中都包含综合能力较强、综合能力一般和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确保小组成员配置的合理性。随后,为学生简单的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为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标:1.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2.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等。然后辅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真正融入到小组合作探究当中。

三、落实分层教学,促进整体进步

每一名学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下,他们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个体化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分层教学的方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进步。具体来说,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因材施教,从而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应当深层次的分析教材,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分层,分别对应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此之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执教“集合”的相关内容之后。教师为学生分别设置“拔高题”、“选做题”、“必做题”三个部分的练习。其中必做题要重点突出基础知识,难度较低,旨在帮助水平较差的学生掌握基础内容。选做题难度比必做题稍大,旨在培养中等生的思维能力,而拔高题重在思维的突破,旨在引导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自我强化和突破。这样一来,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得到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尝试,才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确切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经仓.探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5):50-51.

[2]刘山山.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1(11):67-68.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