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芳
【摘要】江门市新会区机关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进行“一课三研”活动,采用“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再实践”教研模式,促进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成长。充分的前期准备有助于“一课三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创新“一课三研”活动策略,可以有效促年轻教师教学能力获成长:1.体验式 “一研”活动模式,教师换位感受;2.集体智慧,以评促教,“一课三研”活动助力年轻教师教、研、评能力的提升;3.“一课三研”成果课例参赛或公开展示,树立年轻教师信心。
【关键词】一课三研;年轻教师;成长
一、为什么开展“一课三研”活动
我园为了寻找更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教學方法,经常会在园内开展常规性的“一堂过”的教师教学活动观摩,以达到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但是,“一堂过”的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往往因没有后续的再优化、再尝试而使得该教学活动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教师的教学水平仍原地踏步。年轻教师受到经验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为此,开展“一课三研”活动,可能是年轻教师成长的途径之一。
二、“一课三研”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一课三研”活动是指教研组教师针对同一教学活动内容,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实践研究活动。“一课三研”活动是“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本教研模式正好优化和提升了“一堂过”教研模式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成长。
三、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有助于“一课三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活动架构——小组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活动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通过小组抱团式,同年龄级3个年轻教师为一组,各组自选一位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是关键人物,能为本组起到引导的作用。而每组之间存在着不是比赛又胜似比赛的微妙关系,这就使得每一位参加的教师都会认真对待、互相取长补短。
(二)选取领域——让年轻教师先从一个领域成长起来
活动先从一个领域进行,每个领域中按不同年龄制定不同的内容。如,体育活动,大班制定内容为“投”、中班制定内容为“跳”、小班制定内容为“爬”。这样,教师们就能很迅速地熟知该领域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
(三)前期经验——骨干教师分享经验加深年轻教师理论知识
骨干教师在教育方向和教育理念上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分享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从各园的实际和基础出发,理论结合实际,给予年轻教师很好的引导。
四、创新“一课三研”活动策略,促年轻教师教学能力获成长
(一)体验式 “一研”活动模式,教师换位感受
“一课三研”如何能让年轻教师能清楚知道,教师的“教”是否有效、有趣、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一研”活动中,打破常规模式,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改为由年轻教师们全程当小朋友,直接体验“一研”教师的“教”,体验共同设计的教学活动的“优”与“劣”。其中,一位教师经过“一研”后写到:“从一研开始,我们扮演学生,置身于活动中,这种体验跟自己在旁边看课是不一样的,我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学生,像学生一样和教师互动,也感受到了活动的有趣或无味。”
(二)集体智慧,以评促教,“一课三研”活动助力年轻教师教、研、评能力的提升
1.共同研究得出“一研”教学活动方案
各组的教学活动方案,基本能以游戏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基本达到《指南》《纲要》的要求。如,小班组设计了体育活动“制作Pizza”,以揉松pizza饼皮——给pizza涂酱——给pizza添加水果、肉类——烤pizza等游戏情景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爬”的能力;中班设计了体育活动“小青蛙跳一跳”,采用小青蛙在荷叶上跳、捉害虫等游戏,发展幼儿“跳”的能力;大班设计了体育活动“炸碉堡”,以学解放军踏步、投掷、炸碉堡等游戏,发展幼儿“投”的能力。
2.以评促教,创新评课方式以促进年轻教师评课的水平和反思能力
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在评课时有意保留想法,没有完全展示自己。为了打破这一习惯,“一课三研”活动的评课中,设定“他评”和“主评”。“他评”为听课的教师,而“主评”为下次上课的教师。“主评”教师因为是下次上课者,自然而然会最认真、详尽、完整地表达自己对活动的见解,“他评”教师也会尽己所能,把最好的建议表达出来。各组把罗列好的建议再重新调整教学活动,修正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循环,让一些教师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吸收别人的长处,体验优秀的教学活动。年轻教师收获的是自我成长、自我反思、专业知识提升、眼界和思维的提升,同时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
因此,教师通过“一课三研”活动,更加清楚“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更加辩证地分析他人和自己,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并通过小组的方式加强了合作能力,在彼此教、研、评能力上得到了发展。
3.“一课三研”成果课例参赛或公开展示,树立年轻教师信心
当每个组的“三研”完成后,必须进行成果展示或是参加比赛,成果获得肯定会大大地提升年轻教师的自信心,也有利于下一次“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
五、开展“一课三研”活动的疑惑
因教师的个人组织能力不同,所以可能会出现日后的教学活动更优于现在的教学活动的情况。此外,“一课三研”活动中,教学活动设计逐渐完善,但由于“一课三研”活动的效果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教师个人组织能力的提升也并非能立竿见影。
在幼儿园教研之路上,我园的“一课三研”活动贯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所要求的“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了幼儿园的乐研、乐思、乐教的氛围,大大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成长。
参考文献:
[1]冬熠.开展“一课三研”活动,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029/15/14447728_420901571.s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212/xxgk_145603.html.
责任编辑 胡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