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发展快速公交(BRT)系统的必要性及基础条件研究

2021-08-02 13:17赵若粤
智能城市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公交系统中环快速路

赵若粤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09)

1 研究背景

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交通运营管理和智能交通技术构建的快速高效的城市客运系统。快速公交系统既有轨道交通的快速性和大容量性,又能保持普通公共汽车的灵活性和经济性。截至2019年,全国超过36个城市已建成BRT公交系统,BRT线路长度超过6 149 km,BRT车辆超过9 500辆[1]。BRT使城市步入了“快速发展通道”。

2 太原市发展BRT的必要性

2.1 缩减各功能区通勤时间,加快城市发展速度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太原市城区范围大幅扩张,在“南移西进,北展东扩”的城建思路下,以府城为核心区扩散转变为以长风街为新核心的城区的布局,太原市六大主城区即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小店区,都形成了各个分散的核心商区和居住区。

多中心的出现,诱发了大量的长距离通勤出行。原城区内部用地紧张,新开发住宅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东中环、西中环、北中环沿线,新住宅集中区人口分布集中,但交通配套不完善,居民通勤出行不便。此外,城市中心南移,生活在老城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等城区的居民,出行到高铁站、机场、为民服务中心等地出行量大、需求强、耗时长、公交换乘不方便。公共交通的不便增加了私家车的出行量,加大了交通压力。

依据《太原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相关内容,规划面积将达6 988 km2,规划中重点发展南部山西省综改区、潇河产业园区和北部中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北直线距离47 km。目前尚无直达公交和快速公交连接太原市南部潇河产业园区和北部中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公交换乘不方便,耗时较长,居民出行只能依赖私家车,阻碍了新老南北城区之间的交流和新区的发展。未来随着新区的进一步建设发展,新旧南北城区间的人口出勤交通需求将越来越大,对快速公交系统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发展BRT系统可构建核心区-城区-新区快速通勤走廊,缩减各核心区和新区之间的通勤时间,加快城市发展速度。

2.2 弥补轨道交通建设不足,对轨道路网进行补充

太原市地铁于2020年12月开通2号线,全长23.65 km,设23座地下车站。目前只建成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覆盖范围和人群有限,《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2012-2026年)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建设规划包括1号线2期、2号线2期、3号线1期、R1号线1期共4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总规模为75.85 km,共设车站40座。轨道交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施工周期一般为5年,建设BRT快速公交的费用比轨道交通低,但能拥有和轨道交通相近的运输能力、运行速度、准点率和服务质量,又具备普通公交的灵活性,能耗低,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拥堵、减少污染排放、满足市民出行需求[2]。

2.3 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随着太原市经济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截至2019年,太原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68.37万辆,当年新注册车机动车约14.67万辆。早晚高峰道路拥挤现象严重,高峰期拥堵延时指数约为1.6,即高峰时段出行时间约为畅通状态下的1.6倍。

根据《2018年度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在全国50个城市中,太原市公交平均巡航速度仅约11 km/h,社会车辆平均速度约为33 km/h,公交车/社会车辆速度比最低,公交平均巡航速度仅为社会车辆速度的33%,同期15个主要城市的这一数据超过50%。出勤日高峰期道路拥挤、公交人多车少,公交运行速度更低,运行效率也将更低。建设BRT快速公交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公交运行速度,提升公交运行效率,缩短居民高峰时段拥挤等待时间和出勤通行耗时。

公交车社会车辆速度比如图1所示。

图1 公交车社会车辆速度比

3 太原市发展快速公交的基础条件

3.1 城市规模

2005~2010年太原市建成面积由177 km2增至329.31 km2,2010~2015年建成区面积增至398.3 km2,2015~2020年建成面积为418.3 km2。2005年太原市区常住人口为261.66万人,2015年太原市区常住人口为352.54万人,2019年太原市区常住人口为446.19万人。目前我国修建和计划修建BRT系统的城市基本属于大型城市,理论上人口超过75万人、市中心人口超过40万人的城市可以发展快速公交系统。依据交通走廊与城市规模的关系进行分析,城市建设BRT的面积下限值为314 km2,太原市具备建设BRT的城市规模条件[3]。

3.2 城市经济条件

2020年太原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 153.25亿元,根据国内城市相关经验,可以将城市GDP的1%投资建设快速公交。相关研究表明,快速公交线的造价约为5 000万元/km,建设一条10 km左右的快速公交系统,建设费用约为5亿元,耗时约1.5年,以建设投资金占GDP总量的1%的比例计算,城市能实现地区年GDP超过330亿元。

3.3 道路交通基础条件

经过多年建设,太原市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已初显成效,多条快速路已投入使用。目前太原市城区内分布有太原二环高速、太原绕城高速、中环快速路(东中环路、西中环路、南中环路、北中环路)等南北方向的快速路7条,东西方向的快速路11条,共计446.8 km,基本覆盖城区各地。绕城高速连接了未来太原的重点发展新区,中环快速路环绕了当前人口集中的主城区,滨河东西路连通太原市南北城区。在现在成形的快速路基础上进行改造,设置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快送公交站台,投入少、改造难度低、可行性较高[4]。

太原市已建成快速路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太原市已建成快速路分布情况

3.4 客运量需求条件

太原市2019年城镇人口380.36万人,公交现有运营车辆2 533辆,计算折合1 501 人/标台。当前太原市日均客运量101.73万人次,现在东中环、西中环、北中环沿线、晋阳湖周边住宅集中,居民出行需求大。但当前公交配置不完善,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出勤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片区的住宅入住率。正在开发的新居住片区如三给片区、龙城大街片区、综改区、中北高新技术区不断建设,未来远距离线路需求量大,现有公交无法满足需求。太原市具备建设BRT的城市客运量需求条件。

4 结语

多中心城市结构已基本形成,太原市快速路建设初见成效,覆盖城区各处,在现有快速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发展快速公交,投入低、见效快,能够有效缓解当前交通拥挤的情况,满足广大出行者出行需求,提高公交运行效率,满足城市各中心快速交流的需要。

猜你喜欢
公交系统中环快速路
thé ATRE茶聚场北京王府中环店
光伏:“531”新政严控规模 中环、隆基联合降价
中环股份收购遇挫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公交系统优化设计
智能公交系统网络设计研究
基于LS-SVM的快速路入口匝道预测控制
青岛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与公交系统接驳研究
海口今明两年建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等三大项目
城市快速路主路与辅路间出入口设计探讨
塘汉快速路永定新河特大桥方案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