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欣 刘晓琳 陈铃
广东省中医院超声影像科,广州 510120
患者,女,31岁,已婚。因发现“颈前肿物1年”于2020年10月26日入院。既往在外院诊断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并在2020年9月21日于本院行右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侧肾上腺肿物为嗜铬细胞瘤。专科情况:颈软,气管居中,左侧甲状腺Ⅰ度肿大,可触及大小0.5 cm×0.5 cm单个结节,结节边界清,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表面光滑,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右侧甲状腺未见异常。无突眼征,无双手震颤征,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双侧叶实质内均可见实性结节回声,大小及位置:12 mm×11 mm×6 mm(左叶中上部,极低回声,可见点状强回声,内可见丰富、紊乱的血流信号)(图1)、8 mm×7 mm×6 mm(左叶下部背侧,低回声,可见粗大强回声斑,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图2)、5 mm×5 mm×4 mm(右叶中上部,低回声,可见点状强回声,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图3),形态尚规则,边缘模糊,纵横比<1,内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右颈部Ⅵ区可见一异常结构淋巴结回声(图4),大小7 mm×5 mm×4 mm,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呈欠均质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甲状腺内实性结节(右1,左2),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5类[考虑甲状腺髓样癌(MTC)可能];右颈部Ⅵ区异常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结转移可能。外院2019年8月21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提示甲状腺左侧叶结节,儿茶酚胺代谢活跃、糖代谢未见增高,结合临床,考虑MTC。本院2020年8月25日颈部增强CT提示双侧甲状腺多个结节并明显强化,大者位于甲状腺左叶,考虑恶性可能性大。本院2020年8月27日PET/CT结合患者自带外院PET/CT图文资料及本院颈腹部增强CT:(1)甲状腺左叶结节且代谢轻度增高;(2)右侧肾上腺区肿块(囊变坏死明显)且代谢不均匀增高,压迫邻近肝右叶、右肾上极;(3)左侧肾上腺呈结节样增粗,代谢轻度增高;上述改变考虑MEN,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MTC,结合手术病理;甲状腺右叶小结节,代谢无增高,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建议超声随访复查。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CEA)8.84 μg/L,降钙素原527.4 pg/ml。甲功5项、甲状腺抗体2项、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等未见异常。
图1 甲状腺左叶中上部结节(甲状腺髓样癌)
图2 甲状腺左叶下极背侧肿物(甲状旁腺腺瘤)
图3 甲状腺右叶中上部结节(甲状腺髓样癌)
图4 右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
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左叶+右叶)+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单侧(右颈部中央区)+喉返神经探查术(左神经+右神经)。术后病理提示:左侧甲状腺肿物为MTC,送检组织甲状腺左叶切面见直径9 mm和3 mm结节状肿物,镜下见巢片状或梁索状上皮样细胞增生。右侧甲状腺肿物MTC,送检组织甲状腺右叶切面见直径3 mm肿物,镜下见巢片状或梁索状上皮样细胞增生。左侧甲状腺下极甲状腺包膜外肿物切面见直径8 mm结节状肿物,镜下见片状或梁索状上皮样细胞增生,其周围为淋巴样组织增生,石蜡切片提示见灶性甲状旁腺肿瘤,考虑甲状旁腺腺瘤。右侧第6组淋巴结3枚,其中2枚可见癌转移,另见异位胸腺组织。
本例患者中甲状腺双侧叶病灶为实性低回声、形态尚规则、边缘模糊、纵横比<1、内见点状强回声、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结合TI-RADS[1-2]词条对结节进行分类可到4类以上,另超声检查发现右颈部Ⅵ区有异常肿大淋巴结,结合患者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降钙素原和CEA升高),考虑为MTC并右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TI-RADS 5类)。PET/CT、CT和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左叶病灶诊断一致,而在甲状腺右叶病灶的诊断中,PET/CT提示甲状腺右叶结节代谢未见增高,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而超声医师认为甲状腺右叶病灶征象与左叶病灶较为相似,诊断为MTC。最终病理显示双侧甲状腺结节均为MTC。
MTC发病率较低,在超声表现上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纵横比<1等良性特征的恶性肿瘤[3-4]。临床上具有典型超声表现的甲状腺癌多为乳头状癌,而MTC与乳头状癌在超声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超声诊断MTC具有一定的困难。王换芳等[5]通过分析36例MTC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发现,21例边缘光滑和3例周边可见光滑声晕的结节的最终病理结果均提示为MTC;>1.0 cm的MTC多探及丰富血流信号,且具有更高淋巴结转移比例,原因可能为病灶生长迅速、侵袭性较高,此类结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差异更明显;≤1.0 cm的MTC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较相似,表现为血流多不丰富,纵横比多>1,颈部淋巴结转移比例不高。Liu等[6]通过对比M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征象,其中体积较大、血流信号较丰富,且伴有囊性变多为MTC。此外,MTC起源于可合成CEA、降钙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降钙素和CEA水平升高是诊断MTC重要的实验室指标[7]。
MTC可分为2种类型:遗传性和散发性,其中遗传性MTC多表现为MEN 2型的一种亚型[8]。MEN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家族倾向,表现为同一名患者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及以上的内分泌腺肿瘤或受累腺体功能亢进的临床综合征[9]。MEN可分为MEN 1型(甲状旁腺腺瘤、胰腺内分泌肿瘤和垂体前叶瘤)和MEN 2型(MTC、嗜铬细胞瘤伴或不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其中MEN 2型又可分为2A型(75%以上)和2B型。
本例患者在外院以及本院的PET/CT检查中均诊断为MEN,术后病理提示为右肾肿物为嗜铬细胞瘤,甲状腺肿物为MTC,和术前影像学诊断相符。
以MTC为临床表现的MEN 2A型患者术后预后较好,多数患者病情平稳,该现象多数学者解释为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结果[10]。本例患者术后随访:(1)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呈术后改变,双侧颈部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2)实验室检查结果(降钙素原、CEA)未见异常。
MEN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虽然分型不同临床表现不一样,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早期识别患有遗传性MTC的患者可改善治疗效果。合并发生MTC时虽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超声检查时若病灶内血流信号丰富,并能检出异常肿大淋巴结,超声医师应注意警惕是否是MTC,宜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病史,作出正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