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家鸿, 刘 宏, 朱式雄
(昭通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2017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这既强调了体育在强国兴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诠释了体育作为教育分支学科的重要性。就当下大学体育的现状,并未真正体现出它在大学教育中的这种重要作用,相反呈现出了种种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现象。如近年来大学生普遍下滑的体质健康现象,以及大学体育课程中越来越偏重的“体质测试”任务。联系这两种现象,是否应该产生这样的质疑: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否可在中、小学“应试体育”模式的基础上,再通过强化考核(“体质测试”)来提升?这种帮助大学生提升体质健康的方式具有可持续性吗?体质健康代表身心健康吗?这需要教育行政领导或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改革者结合实践深入调查、思考和研究去发现 真相,避免在顺应或习惯中失去对大学体育改革的持续思考和行动,从而阻碍国家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昭通学院大学体育改革课题“花毽文化融入大学公共体育健康课程的探索”(下称“案例”)正是结合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知,结合大学教育改革主要矛盾的认知,结合体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功能的认知,结合民族体育资源——花毽运动的开发创设的一个大学体育改革项目。研究结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法、演绎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案例”理论的科学性进行了论证;结合访问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案例”在实践过程中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并对改革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案例”在实践初期效果显著,存在的问题也都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为当下大学体育的改革提供原则与方法的经验。
为当下大学体育的改革提供原则与方法的经验。
当下大学体育中之所以存在着重重矛盾,从教育“立德树人”目的的格局来看,首先是因为体育只是达成这种目的的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学科,其次体育达成这种目的有阶段性(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的限制,只有清晰化这样的关系才能结合体育的功能真正认识大学体育改革的矛盾性。昭通学院大学体育的改革就是结合这样的认知,创设出相关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索的案例之一,研究这样的案例对清晰当下大学体育改革的方向或帮助当下大学生改善不良身心健康都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以昭通学院大学体育改革校级课题:“花毽文化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探索”为研究对象。
1.逻辑分析法
研究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案例”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2.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法
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大学体育改革中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分析。
3.演绎法
“案例”中运动兴趣动机的发展原理遵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的“智力发展理论”——即“浪漫、精确及综合运用”循环往复的原理。
4.访问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成员对28位体育教师进行了直接或间接访问问卷调查,并通过三位花毽授课教师对所授24个班的学生进行访问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们的运动参与情况及运动习惯数据进行了采集。
5.数理统计法
研究应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
从发展体育教师花毽运动兴趣入手,把体育教师的兴趣带入课堂教学,并有意识培养出一批花毽运动爱好者或技能优异者,组织他们参与有目的的花毽运动及文化推广活动;利用不断创设出的花毽文化氛围去影响更多的大学生(包括教师)参与到运动和活动的推广中来;同时创设各种平台促进师生技能的发展、关系的联接、和谐的提升以及快乐的体验,从而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说明:《课题》是在体育教师兴趣发展过程中适机申报的学校本科课程改革项目,并非代表体育学院行政行为,因此方法中包括课题组对行政行为的干预)
围绕体育教师展开的方法:课余、课中休息、会前会后等工作闲暇时间提供毽子,并引导他们围毽;利用课题经费赠送他们毽子;组织他们加入踢毽子打卡群;约他们参加推广活动等;
围绕学生展开的方法:在不违背行政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引导有兴趣的教师把花毽运动引入教学;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加入爱好者微信群;发展出花毽协会并建立协会微信群或qq群;发展出校园的“花毽兴趣角”以及学校对面公园的“相约周末”;逐步建立稳定的爱好者训练平台等;
围绕行政支持的方法:说服领导进行大学体育公共体育课程的调整(同意在一年级春季学期中加入两节花毽推广课;同意增设二年级花毽选项课——已开设了6个班);同时已申报学校公选课;向校团委争取了经费向普通教师推广花毽运动的“扫码送毽”活动;争取了昭通学院首届毽球比赛项目;说服校工会和体育学院党支部合力打造“和谐昭院,初心相毽”的文化推广活动,并在学校12个学生活动密集点摆放了“共享毽子”;
围绕应用平台建设的方法:包括体育教师打卡平台、学生花毽协会活动平台、周末公园活动平台、各种竞技交流平台等。
1.“案例”的目的及现实意义分析
“案例”的目的是普遍改善大学生不良的身心健康现状,这也是当下大学体育刻不容缓的职责。但长年以“应试”为目的体育教学模式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究其原因不在于“应试”的形式本身,而在于作为教学主体的体育教师没有承担责任去引导学生突破“应试”的压力或克服运动中的困难从而获得成就感、自信心或意志力等。除了运动兴趣受到阻碍,对“应试”持续存在的心理压力和逃避困难所致的心理矛盾都会造成学生身体的伤害——生命线疗法的创始人戴伦博士说过:“潜意识里限制性的或悲观的念头、感受及信念,都会导致身体细胞的淤塞,最终形成各种病症”[1]。那么,到底是教育的“应试模式”阻碍了体育教师对学生健康的帮助,还是体育教师本来就缺乏教育的理想信念或责任去帮助学生呢?这一问题体现出了教育“立德树人”目的偏颇导致的恶性循环——在“应试目的”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往往缺失理想信仰及责任担当,没有他们的觉醒与自我革新后承担的教育责任,“应试教育”的模式及社会大背景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就会促成学生不良人格的形成并制约他们健康的发展,这关系到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问题。由此,要彻底解决大学体育改革的困扰往往取决于要么解决体育教师的“道德”问题,要么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背景”或“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前者代表教育主导者对学生人格(包括信念和欲望等)或健康的影响,后者代表大环境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显然超出了“大学体育”改革能力的范畴。由此,当下大学体育的改革应结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尊重现实,找到改革的切入点(即方向),去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改善不良的身心健康现状。
2.“案例”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分析
“案例”改革切入点的选择建立在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与大学体育改革存在矛盾的共同认知之上。
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可简单归为两类,其一是以竞技体育形式为主的人格完善功能;其二是以群众体育形式为主的运动与娱乐功能。二者服务于健康的共同性质是“运动习惯”,前者的效果体现在年龄阶段更早(中、小学阶段)所致的思维习惯或意志力方面,涵盖了通过运动不断经历成功和失败形成较稳定的看法和自信的心态问题而关联着社会适应;后者的功能体现在运动和快乐对身体机能健康的促进作用——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精医学领域专家约翰.瑞迪认为:“运动对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它绝对是我们治疗大多数精神问题的最佳方法之一”。[2]
“案例”选择了体育的第二种功能作为切入点,这源于对大学体育改革存在的主要矛盾的认知: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作用……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3]33。从大学体育的教学来看:大学生健康信念不佳、运动兴趣薄弱、意志力差并缺乏运动的主动性而体育教师又缺失理想信念和责任心去引导学生获得健康。这反映出了师生“道德”的缺失,它是教育“立德树人”目的长期偏颇的结果,也映射出了教育体制的矛盾。这一教学中的师生问题体现出了当下教育的主要矛盾,结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来看,“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3]34。由此,解决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需要解决教师的认知、信念或责任问题,而解决教师的问题就涉及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案例”正是认识到这一矛盾的特性,放弃了“体育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的改革切入点(因为大学生人格雏形已形成,没有教育系统或环境的保障决难改变),而选择了从“大学体育”可能发展出的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校园氛围入手,帮助他们形成运动习惯来改善不良的健康现状。
3.“案例”开发的花毽运动项目分析
“案例”选择花毽运动作为改革的项目对象,是密切结合健康本质的认知与花毽运动独具特点的关系而选择。
结合中医公认的临床结论来看,健康的本质不在于运动可促进机体的运作而帮助疏通经络或减压、排毒,而在于思维方式或情志不带来内心的矛盾形成经络的淤堵或身体的压力以及毒素的堆积。也就是说内心的和谐其实是思维方式认识外在事物——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达成接纳(即尊重)的产物,这需要对人性的善恶或事物的成败形成辩证统一的观念。这就是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的根本,也是教育促进人格健全的目标。这种内心和谐与外在关系的和谐理念,代表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合理的饮食起居信念或科学的世界观,就构成了一个人格健全或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要素了。
结合健康的本质,就可以认识花毽运动(围毽形式为主)促进健康的特点除了以下肢为主(腿部有肝、胆、脾、胃、肾、膀胱六大经络)的全身运动可以有效促进机体经络的疏通或减压,还具有宜合作、宜交流、宜共情、宜同乐等促进人与人关系和谐的功效;另外,围毽过程中人的情感体验是容易接纳技能“强者”而非妒忌或排斥强者——因为强者代表自己的利益(不用时常拾毽,也可欣赏),同时也便于自己展示技能和获得自信,这是“围毽”可促进人内心和谐的特点;但如何帮助弱者或接纳技能不佳的人(包括接纳自己)这就是花毽运动作为文化推广的核心所在。
另外,花毽运动具有场地不限、时间可挤、运动量可控、毽子易携带等特点,更决定了花毽运动作为大学体育改革项目开发的价值。
4.“案例”遵循的兴趣发展原理
“案例”的方法旨在打造外部的环境渲染出个体内在的兴趣,再结合各种技能发展、综合应用或快乐体验的平台建设保障这种兴趣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行为的角度来看,就是促进师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其方法原理首先遵循美国行为心理学家约翰.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4]——即利用大众的花毽运动的群体行为“渲染”出个体的运动参与意识(兴趣);其次方法的可持续性遵循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智力发展”理论[5]:即“浪漫、精确、综合运用”的循环往复——“浪漫”指被渲染的运动情怀(好奇心或兴趣);“精确”指学习或技术训练(技能发展有成就感,特指兴趣的强化);“综合应用”在花毽运动中代表运动的激情、展示自我、交流的愉悦、合作的融洽、技能的发展等,特指兴趣的发展或浪漫的提升。昭通学院花毽文化建设的方法所遵循的原理正是“浪漫、精确、综合应用”的循环往复。
5.“案例”的可行性分析
“案例”的方法是大学体育课程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密切结合:学生在课堂中提升的花毽运动兴趣往往来源于校园的氛围,而课余参与运动获得的成就感与快乐又得益于课堂学习提升的技能。这种循环产生的可能性及效果除了花毽运动所具有的群众性、便捷性、合作性与和谐性等特点的前提外,还得益于对当下大学体育改革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的认知带来的信念——“竞技体育促进人格完善”的体育改革尽管是健康发展之本却关联着教育系统的改革,而群众体育的专注与发展却可更大程度解决大学生健康不良的现实问题,这是大学体育改革有能力而为之的。但这种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运动氛围发展的好坏(关联着参与者的运动习惯),而决定运动氛围发展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是:体育教师的兴趣与合作行为;其二,稳定的技能发展或运用平台。
体育教师花毽运动兴趣发展的可行在于他们身处“功利”(泛指职务或职称等)竞争的体制生活环境中具有对“人文精神”潜在需求的基础——即他们需要人际和谐、共情和愉悦来释放他们的工作压力或竞争压力,而“围毽”的便捷性、协作性、趣味性、老少皆宜等特性正好可促进他们满足需求。只要适时、适机引导,他们的初始兴趣就能得到发展,但兴趣的持续须由他们技能的提升而决定,这需要行政引导(包括课程的改革或激励等)他们把兴趣引入课堂,以教促学。把体育教师的兴趣、健康需求、教学目标结合体育教学的“快乐体育”指导思想体现出的是师生健康的共赢,只要紧紧围绕“健康共赢”这一目标,体育教师的合力就会产生——这是潜在的合作。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平台是构成花毽运动氛围最大的技能发展平台,只要体育教师把花毽运动引入课堂这一平台就已建立,其次再辅以各种比赛平台、爱好者训练与娱乐平台、教师技术交流平台等,就能保障花毽运动氛围形成良性发展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案例”在理论上既有可行性,但决定改革效果的是改革者信念的坚定、方法的灵活和操作的能力。
1.“案例”影响力相关数据的统计
就“案例”的目的和健康的性质,“案例”的目标是要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建立花毽运动的习惯。“研究”从影响这一目标发展的体育教师与大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或习惯以及一年来的用毽数量、行政支持与参与行为几个方面来进行调查和统计。
表1 “案例”实施一年来的影响力调查数据统计表
2.“案例”的影响力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1)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花毽运动的参与从一学期17人到二学期的28人,认为自己有兴趣的从10人到21人,发展情况无疑是良好的。但二学期有花毽运动习惯的却只有12人,原因何在呢?通过调查,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兴趣点并非花毽运动本身,而是工作的闲暇或无聊中喜欢参与有说有笑的“围毽”活动,当身边有“围毽环境”他们就会自觉参与其中,当缺少“环境”他们也就没有了参与行为;而真正对运动本身产生兴趣的多是在参与中技术或技能得到发展并有成就感的教师,但他们中很多教师的运动习惯仍依赖“环境”,只是主动性要好很多。
(2)学生
学生的数据来源于3位花毽运动授课教师在课程中的访问问卷统计。从表中可看出第一学期向8个班进行推广,期末认为自己有兴趣的占32.6%,有运动习惯的39.2%;第二学期向10个班进行推广,期末认为自己有兴趣的占21.9%,有运动习惯的27.3%;数据显示,学生期末的运动习惯较春季学期(一学期)的9.5%和秋季学期(二学期)的4.8%(新生)明显提高很多,但二学期的效果却明显没有一学期的好,究其原因,一是二学期大量时间用于国家规定“体质测试”的安排;二是二学期中有一位教师承担的大学体育课程中有三个其它项目的选修班,只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花毽运动的适当推广。
另外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自认为对花毽运动有兴趣的人数却没有有运动习惯的人多,通过调查,原因有二:其一仍是“环境”的影响,看到教室旁或宿舍走廊上有同学踢就会参与;其二,昭通秋冬天气冷也促进了自认为没兴趣的学生产生了经常参与的行为。
(3)用毽情况
就毽子的消耗情况而言,不排除少部分拥有毽子而不踢或少踢的现实情况,但绝大多数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师生花毽运动的参与和技能的发展(也代表兴趣的发展)。数据显示,除体院用毽剩余约300个和“共享毽子”剩余约400个,实际消耗合计约4000个毽子的消耗情况对“案例”发展的效果有一定的说服力,且还包括无法统计的师生自行购毽数量,这在“案例”实施前期是极少存在的,但随着校园影响力的增强,师生除了向协会购毽,网上自购行为也比比皆是。
(4)行政影响
行政支持的实际情况,既能反映出“案例”作为改革的可行性,同时也能体现出案例实施的影响力。在大学一年级公共体育课程中增设两课时的花毽运动推广课(已增设,未实施)、增设了二年级花毽运动选项课程以及开展“昭通学院首届毽球比赛”活动都反映出了体育学院对“案例”的行政态度;学院工会、体院党委与课题组以“共享毽子”和“文化宣传”形式共同推出的“和谐昭院,初心相毽“活动,既代表行政对改善师生体育精神文化生活所寄予的厚望,也代表“案例”发展的影响力。而学校团委的支持代表的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常规工作,对“案例”初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其它影响
有调查难度的是校园氛围已对其他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如“共享毽子”活动推出后形成的教学生活密集区的“围毽热”以及部分师生兴趣发展逐渐形成的“网毽”氛围,而这正是“案例”发展必然推进的拓展项目,可以说“案例”实施的所有基础工作都将促进这一项目的长足发展。
(1)“案例”的理论系统从方法、切入点、兴趣动机的可持续性、项目资源选择方面都具有科学性;
(2)“案例”实践中尽管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第一,体育教师还未真正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第二,师生兴趣总体处在“浪漫阶段”——技能欠佳;但这些问题皆可通过如积极的行政干预引导体育教师“以教促学”和创设其它技能发展的平台“以学促用,以用促学”等方法相应解决;
(3)“案例”中均存在师生对运动本身还无多少兴趣但仍愿意参与运动的行为,这预示着花毽运动氛围的影响力较好;
(4)“案例”作为大学体育改革的探索,初期实践效果良好,已形成了初步发展的态势,只要改革信念坚定,持续探索和实践必然能形成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改善不良的身心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