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自教育部发布“1+X”《试点方案》文件制度以来,该制度受到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关注,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探索“1+X”制度内涵建设能够提高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通过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改变目前理论培养模式,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多元化教育。开展技能性职业教育是夯实学生实力的体现,赋予学生学历证书含金量,拓展学生就业本领。
施工组织设计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土建类专业必修核心课,本课程是进行施工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针对施工员岗位能力进行升级定位,加强学生组织管理经验,使其具备现场指挥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施工组织原理,能够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进度、费用等控制性标准。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达到考取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水平的能力,满足企业关于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
但是本门课程随着BIM技术的到来,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反馈和更新。
①传统施工组织在施工现场中显得抽象、粗放,很难做到精细化;②施工中难点表达不形象、不具体;③施工进度计划在实际可操作性差,调节幅度比较小,在进行线路和工期优化中显得比较艰难;④交底不精细,效率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⑤技术的滞后影响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①知识点抽象,学生难理解,教学效果差;②教学模式传统,行业结合度较差,案例单一;③教材适应性较差,滞后于行业发展;④理论多,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不够。
在传统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中加入BIM技术,在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图设计授课中利用广联达、鲁班、品茗等场布软件进行施工现场建筑物以及环境的准确模拟,并结合实例进行场地布置。根据施工现场给定设计资料、项目概况以及物资需求,能够使土建施工现场布置中的各项临时性工程内容得到改善与合理的规划。通过BIM场布,完全可以实现人、材料、机械、其他临时设施合理安排。
通过BIM技术应用,将二维平面图进行三维化,具有可视性、模拟性、优化性等特点,便于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教师学习BIM技术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进一步为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1 施工现场布置
图2 施工现场布置三维
在土建类毕业设计作品中,往往偏于理论化,脱离实际工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毕业设计改革中,引入BIM是高职院校解决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将BIM毕业设计制定设计操作手册,进行分册和模块化,分别为计量模块、技术标模块、组价模块、标书模块等,适用于不同专业。通过模块化设计能够让学生各施所长,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统一指导方式,便于毕业设计作品管理,并进行定期反馈,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最后对最终作品进行总结更新,提交成型。
图3 模块化BIM毕业设计
在毕业设计中加入BIM技术能够提高学生探索性和实践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其次,能够优化教师的工作目标和效率,不同程度地促进BIM技术的应用推广,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对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进行改革研究,为学生学习课程核心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社会急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