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实践型人才

2021-07-29 04:14陈晓慧
教育界·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

陈晓慧

【摘要】教师要重视小学劳技课程的教育,努力给学生创造劳动的条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各种劳动技能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增强自信心,扩大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智力,让他们在劳动中积累直接经验,在实践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关键词】劳技课程;想象创造;开发思维;审美情趣

随着国家对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身为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将劳动这一光荣传统继承与发扬下去,让劳动之花在中国大地上盛开。教师是学生的精神领袖,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大家在劳动中建立友情,在合作中提高协调能力。因此,劳动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班级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强化。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和班级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要通过参观、访问、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那作为小学劳技课程的教师,该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劳动机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孩子更是如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劳动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劳动经验,提高劳动技能。

(一)齐心协力,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一次户外运动时,男孩子们打篮球,发现球架上的篮球网坏了,怎么办呢?回到教室,教师及时启发学生想办法将篮球网修补完整。有的学生建议重新做一个,有的学生说看到过家里的老奶奶做渔网,想回家请教。在一次劳技课上,教师请同学们帮助解决篮球网的问题,教师出示了许多绳网材料,用示范法教孩子们打結。孩子们两两组合,形成互助小团体,兴高采烈地尝试篮球网的织法。实践证明,网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适中为好。最后大家投票选出了最优篮球网放到篮球架上。一次小小的劳动实践活动,不但解决了现实问题,而且让孩子们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劳动使人成长。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只有迎难而上,积极动脑动手,才能切实提高劳动水平。

(二)桌面垃圾桶,做一名讲卫生的好儿童

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总会产生一些垃圾,比如每次削铅笔产生的笔屑是垃圾,算术课上用过的草稿纸会成为垃圾,擦鼻涕用过的纸巾也是垃圾。乱扔垃圾无疑是不讲卫生的表现。若是人人一有垃圾就扔到教室后面的垃圾桶,一是不方便,二是容易影响他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每人准备一个小小的桌面垃圾桶。纸杯、纸筒、易拉罐等都是制作桌面垃圾桶很好的原材料。教师可以利用美工课或者劳技课时间,鼓励学生将原材料进行加工、装饰、美化,使之成为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功能的物品,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三)小小衣架,互帮互助暖心窝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班上有艺术细胞的孩子们纷纷参加了校器乐演奏队、歌唱表演队和少儿舞蹈队,演出的服装多而且容易有褶皱,组织演出的教师提议用衣架挂起来。孩子们犯了愁:家里才有衣架呢,怎么办呢?这时劳技教师拿来了许多红色、绿色塑料外壳的金属线:“没有演出节目的同学们快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做衣架帮助解决困难!”劳技教师一边说,一边用剪刀将金属线剪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带头示范做衣架。孩子们围着教师团团坐,不会做的主动请教正确的方法,大家在气氛融洽的环境中边听边学边做,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几十个衣架,虽然不如花钱买的美观,但是很实用,自制衣架派上了大用场。在学校里,大家互帮互助,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对班级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苏姆霍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劳动不仅能让孩子们获得劳动技能的提升,而且能开发智力,使孩子们的思维更灵活,想象力与创造力更丰富。

(一)趣味木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木工是一项趣味性强的操作活动,借助工具能使普普通通的木质材料变成各种各样的生活常用品,对于孩子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一次木工课“学做竹蜻蜓”中,教师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必要的工具小锯子、小刨子、墨线盒等。孩子们尝试着两人一组合作,先用墨线测量出板子的长度,计算好放锯子的位置,再两人合作,拿起锯子,将一块细细长长的木片锯成两半,变成两块相等长度的小长方形。竹蜻蜓的翅膀做好了,接下来需要在适当位置钻孔。教师向大家介绍了木工用的锥子,孩子们尝试锥孔,以便插入小棒。孩子们在摸索中学习,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成功的操作经验。当木制的竹蜻蜓终于飞起来时,孩子们眼里洋溢的是自信,是辛勤劳动后成功的喜悦之情。

孩子们初步学会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开始大胆进行小创作,比如将许多相同的木片组合在一起,形成风车,或是制作成小桌子、小椅子。孩子们在实践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他们乐于探索与操作,乐于在劳动中发现乐趣。

(二)趣味编织,使学生更加心灵手巧

编织是一项古老的技艺,教师可以从简单的编草绳开始教孩子们简单的编织方法。编草绳是草编中最普遍的技法,就是将麦秸、玉米皮等原料边编边搓转,渐渐延长成绳子。编草绳可以作为草篮、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等孩子们会编草绳了,再介绍经纬线的编织方法,简单的经纬线能变化出无穷的世界。比如平纹编织,以经纬为基础,按一定规律互相连续挑上(纬在经上)、压下(纬在经下),构成不同的花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编织的半成品想象成热带鱼、小鸭、小鹿、花篮、蜻蜓、蝴蝶等,再适当裁剪,使之成型,有趣的编织工艺品就完成了。当然,编织的半成品也可以在适当位置收口、整理和美化,使之变成实用的袋子、小包等。随着孩子们编织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多动脑,勤动手,尝试花纹编织,使编织的花纹更繁复,具有美感。

三、尝试艺术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劳动强度不宜过大,既要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又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小学劳技教育内容必须有趣味性,有美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水果拼盘

相同的水果,看谁能拼出花样,赢得大家的掌声。在一次水果拼盘活动中,教师给每组准备了相同数量的香蕉、苹果、桔子等,孩子们相互交流,商讨水果拼盘该如何制作。比赛开始了,教师一声令下,大家纷纷开始动手制作水果拼盘。有的孩子用桔子瓣拼成花朵,将苹果切成细丝,做花朵的背景;有的孩子将重点放在苹果上面,将苹果剖开,利用苹果中心的天然花纹,将苹果切片,变成憨态可掬的小鸭子,苹果籽正好当小鸭的眼睛;有的孩子将香蕉切成小段,拼成月亮的形状,将苹果切成花篮状吊在月亮下面,而桔子瓣做的花朵放在花篮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同伴的作品,对照自己组的作品,找差距,在实践活动与评价活动中获得审美意识的增强。

(二)创意笔筒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程越来越多,简单的铅笔、钢笔早已经不符合孩子们的需求,一些美工用笔、数学用的计算工具等逐渐走进孩子们的文具盒。有的文具盒很大,太占地方,太小的又满足不了需求,这时一个实用美观的笔筒成为大家的必需。

在劳技课“组合笔筒”中,教师将收集的牙膏盒子进行整合,边讲解操作方式给孩子以启示,边示范制作,手中快速剪、贴、扎,犹如变魔术一般,不一会儿,四个牙膏盒子组成的笔筒就成型了。教师随手又剪了几朵花儿,贴在笔筒的适当位置,实用又美观的笔筒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的操作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尝试拼一拼牙膏盒,适当组合,剪一剪,在牙膏盒适当位置剪,贴一贴,将装饰用的材料贴上笔筒进行美化。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另类创作,争取与他人有不一样的创意。最后成品出现时,百花齐放、造型各异的创意笔筒成为班级最亮丽的风景。

四、日常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劳技水平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传授学生劳动操作技能,而且要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家校联合,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师在学校要求学生做值日,做手工美化教室,给学校植物园清理杂草。在家里,家长应该配合学校教育,尽量让孩子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整理自己的床铺、洗鞋子、晒被子、整理书桌、收拾碗筷、扫地等。这些属于家政方面的劳技课程需要家长配合完成,对于做得好的,家长可以给予一定奖励,语言表扬或者物质奖励皆可以,目的是让孩子尽早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用习得的劳动技能为自己、为家人、为集体服务。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学生从小建立劳动观念,以爱劳动为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劳技课程的教育,努力给学生创造劳动的条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各种劳动技能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增强自信心,扩大眼界,开发智力,在劳动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总之,在小学劳技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而且要关注劳动技能学习中学生技能的提高与美感的培养,让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争取实现乐中学、学中乐,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享受到劳动的快乐,早日养成爱劳动、爱钻研、爱探索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王小鹏.探究小学科学课程与劳技课程的整合[J].天津教育,2020(23):133-134.

方磊.小學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2):64-65.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