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强 谷小青 郑宝周
摘 要:本研究从分析开展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提出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总的目标要求,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实施措施,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频电子技术;高校;专业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然而,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还存在一些误解和不足。有的教师认为专业知识传授任务较重,没有精力开展课程思政;有的教师认为理工科课程专业性强,很难融入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应该各司其职;还有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先进行专业知识讲授,再进行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思政教育;等等。因此,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有必要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改革。
一、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必要性
高频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涉及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振幅、角度和数字调制与解调、反馈控制电路等高频电路的设计分析,旨在传授学生基本原理及分析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及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电子信息类高端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高频电子技术知识传授,在精神塑造及价值引领方面存在不足。学生虽然掌握了高频电路的设计原理及分析方法,但是对于为何而学、为谁而学、如何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问题,认识还不到位。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基本为00后。受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他们思想活跃,乐于尝试新鲜事物,但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功利性与目的性导向较强,推崇实用主义,较少关心国家形势与政策,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有待加强。同时,00后学生个性鲜明,追求自由,渴望表现自我,但一部分学生抗压能力差,忽视传统美德,推崇利己主义,缺乏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合作精神,品德修养及综合素养有待提高。此外,00后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注重个人享受,但有部分学生进取心不足,人生目标及方向感差,知识见识及奋斗精神有待提升。
因此,高校开展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要求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学生培养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这为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总的目标要求。
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师通过对高频电子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与荣誉感,提升其政治站位和专业素养,增强学生对国家战略机遇期的把握能力;通过讲解高频电子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创造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重任。
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教师通过对比分析高频电子技术国内外形势,激发学生专业报国热情,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刻苦学习的不竭动力,将个人成长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计中;在高频电子技术背景下阐释爱国主义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引导学生投身专业、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品德修养核心目标,深度挖掘高频电子技术中品德修养元素,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的有机契合点;通过高频电子技术相关时事热点分析及专家解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增长学生知识见识。高频电子技术专业内容涉及高频电路基本原理及分析设计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高频电路理论知识,提升高频电路实验创新能力,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心无旁骛求知问学,鼓励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
培养学生奋斗精神。教师可以将高频电子技术知识传授与艰苦奋斗精神塑造结合起来,深度挖掘课程相关专家的奋斗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培养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品质,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在高频电子技術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时,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鼓励创造性劳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重视工程伦理,从而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改革措施
(一)面向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改革
为实现思政教育因事而化,避免生搬硬套造成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教师要将高频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采用渗透式教学方法,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价值塑造,将思政育人有机融入高频电子技术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立足电子信息类专业背景,基于高频电子技术专业知识教学目标,拓宽知识外延,优化知识结构,探寻课程思政育人的隐性融合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入典型思政案例,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融合;另一方面,教师要以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为教学宗旨,依托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特点,将课程专业教学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有机结合,形成面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型教学目标体系。
(二)面向价值塑造的教学内容改革。
高频电子技术是专业核心课程,知识性较强,为凸显课程在学生价值塑造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在知识讲授中生硬嵌入思政内容,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思政元素,找准思政育人的隐性切入点,润物无声地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在绪论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对高频电子技术发展历史及国际形势的讲解与分析,达到思教育人的目的。比如,以2019年美国制裁华为,禁止美国企业购买华为设备的事件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又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射电望远镜天眼等工程成果都是国人的骄傲,以此坚定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理论知识讲授环节,教师可以引入知识点相关思政案例,积极挖掘科学问题相关的时事热点、专家故事,如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勇于探索,百折不挠,成功实现无线通信,并荣获诺贝尔奖,既使学生增长知识见识,又激发了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在课程实验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设计操作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实验数据分析及实验报告撰写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实验任务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高难度综合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等,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学方法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如果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是汤,思政是盐,则移动互联技术是助溶剂,可以有效促进思政之盐与课程之汤深度融合。教师应充分发挥移动互联技术优势,基于中国大学慕课和超星等信息平台构建高频电子技术线上教学平台,借助移动互联教学平台传播范围广、渗透性强、深受学生喜爱等特点,拓展传统课堂的广度与深度,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形成课程思政合力。一方面,由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采用分组式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接受度及获得感,有效促进高频电子技术价值塑造及知识传授入耳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及线上教学平台,教师要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将课程历史背景、时事热点、专家榜样等思政材料通过线上平台生动展示,引导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课程调研、讨论、仿真实验等教学活动,在理论联系实际及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小力.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10).
[2]李怀珍,武俐.理工科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助推协同育人体系探究[J].河南教育(高教),2020(2).
[3]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
[4]邵明英,付宇杰.移动互联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师生互动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J].思想教育研究,2020(4).
责编:初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