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雨墨,马 毅,肖强兵,胡 昊,李 瑛
(1.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5;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肿胀、积液等,目前在西医上主要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但是停药后容易反复[1-2]。该病在中医属于“膝痹”“骨痹”等范畴,针剌治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滑膜的炎性反应,减轻疼痛[3-4]。本研究主要探讨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采用毫针焠刺联合温针灸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影响。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KOA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33±5.23)岁,平均病程(5.37±1.68)年。治疗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1.49±5.31)岁,平均病程(5.25±1.62)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1 西医诊断标准 近1个月内出现活动受限、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等症状;X线结果提示软骨部分出现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缘出现骨赘;关节活动时存在摩擦感[5]。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分型为风寒湿痹型,主证:双腿酸软、无力,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大;次证:畏寒、无力,患处冷痛,遇寒加重,肢体肌肉不荣,脉沉紧,舌黯[6]。
符合KOA的诊断标准,患者近3个月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类等药物。
膝骨关节炎为继发性疾病;伴有骨关节结核、急性关节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膝关节肿瘤等疾病者。
1.5.1 对照组 给予温针灸疗法,取穴:足三里、阳陵泉、膝眼穴和犊鼻穴,保持仰卧位,采用华佗牌毫针(0.30 mm×50 mm)快速进针,足三里直刺进针30 mm左右,犊鼻穴和膝眼穴直刺进针20 mm左右,阳陵泉直刺进针40 mm左右,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将2 cm艾条套于针柄,然后点燃,在烧尽后将针取出,1 次/d,治疗5次,休息2 d。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毫针焠刺法,取穴:患侧外膝眼、内膝眼、伏兔、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和膝阳关穴。保持仰卧位,采用华佗牌毫针(0.30 mm×50 mm)进针,置于酒精灯上烧至发白后迅速直刺,进针深度为20 mm左右,留针时间为30 min,1次/2 d。
两组接受治疗8周。
1.6.1 临床疗效 治愈:中医症候评分降低>95%,关节活动正常,关节肿胀等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降低>70%,≤95%,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70%,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7]。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2 观察指标 中医症候积分: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对患者活动受限、关节僵硬、关节冷痛、腰背冷痛和乏力等症候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评价,每项0~4分,评分越高代表症候越严重;HSS膝关节功能评分[8]:采用HSS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该量表包括稳定性(10分)、屈膝畸形(10分)、肌力(10分)、关节活动度(18分)、行走功能(22分)和HSS疼痛(30分),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膝关节功能越好;VAS评分[9]: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评定两组膝关节疼痛度,10分表示“最痛”,0分表示“无痛”,评分越高疼痛度越高;WOMAC评分[10]:采用WOMAC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该量表包括关节功能、僵硬程度和疼痛程度3个方面,总分为96分,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和计数数据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治疗后两组HSS评分、VAS评分和WOMAC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HSS评分和WOMAC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活动受限、关节僵硬、关节冷痛、腰背冷痛和乏力等症候积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比较
膝骨关节炎在中医上属于“痹证”范畴,常见证型为风寒湿痹型,病机多为患者嗜食膏粱厚味,先天禀赋不足,日久伤脾,而致湿热蕴结,脏腑经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阻,且与外感环境、劳倦等诱因密切相关,故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是清热利湿、通络活血及祛风止痛[11-12]。对照组患者给予温针灸疗法,选取阳陵泉、足三里、犊鼻穴和膝眼穴进行温针灸疗法,阳陵泉属于筋之会穴,针刺之具有舒筋壮骨的功效;足三里是治疗痿痹的要穴,可用于补虚劳诸证;膝眼穴属于经外奇穴,针刺之具有散风寒、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和止痹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腿痛无力、膝关节红肿和关节疼痛等;针刺犊鼻穴可理气消肿止痛、疏风散寒[13-14]。温针灸疗法能够减轻局部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局部炎性反应,有助于病情预后[15]。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毫针焠刺法,该法采用毫针代替火针的针刺方法,采用火针刺激阳性反应点,能消除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等病理变化,使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于组织代谢。在火针治疗时毫针针尖稳定为800℃,能够使病变组织坏死、变性,成为机体抗体刺激物,引发周围正常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巨噬细胞、白细胞等能够侵入,从而将坏死组织吸收,有助于正常组织的再生[16]。并且火针的刺激强度较大,能够引发大脑皮层对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进行调整,有助于组织的代谢和修复。选取外膝眼、内膝眼、伏兔、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和膝阳关穴等穴位。外膝眼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本输》记载:“刺犊鼻者,屈不能伸”,针刺之具有理气消肿止痛、疏风散寒和通经活络的功效;内膝眼主治膝关节酸痛;伏兔属于足阳明胃经,主治膝关节疼痛;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可用于治疗膝痛;阳陵泉是筋之会穴,具有壮筋、舒筋作用;血海具有化血为气的功能,有强壮作用;针刺梁丘具有通经利节、和胃止痛的功效;足三里是治疗痿痹的要穴;膝阳关属足少阳胆经,具有祛寒、止痛的作用[17]。本研究温针灸具有散风寒、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和止痹痛的功效,在此基础上联用毫针焠刺法,具有理气消肿止痛、疏风散寒和通经活络的功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局部炎性反应[18-19]。
本研究治疗后治疗组HSS评分、VAS评分和WOMA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用毫针焠刺法能够降低疼痛度,改善膝关节功能。两组治疗后活动受限、关节僵硬、关节冷痛、腰背冷痛和乏力等症候积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骨关节炎发生软骨保护修复及分解破坏时,局部就会释放IL-6、COX-2和MMP-3等细胞因子,均参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病情进展[20-23]。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明显较低(P<0.05),提示联用毫针焠刺法能够缓解膝关节炎性反应,使筋骨得养、经脉得通和气血得温,缓解滑膜的炎性反应,缓解关节软骨基质的破坏速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度[24-25]。
综上所述,KOA患者采用毫针焠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