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攻防能力分析

2021-07-29 09:58:44苏洋应晨林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参赛队封盖篮板球

苏洋 应晨林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体育部 陕西 西安 710018)

2019年8月30日晚,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暨第18届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开幕式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中国队作为本届赛事的东道主队与波兰、委内瑞拉、科特迪瓦同在A组。在小组赛第一场比赛中,中国队以70:55战胜了实力较弱的科特迪瓦队,取得了本届赛事开门红的同时,也迎来了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上九年来的首场胜利。但在随后的小组赛中,中国队先是经历加时赛以76:79负于波兰队,之后又以59:72大比分输给委内瑞拉队,以1胜2负的战绩排名小组第三,无缘16强。在第二阶段排位赛M组的比赛中,中国队先是有惊无险的战胜韩国队,随后又大比分输给尼日利亚队,与伊朗队同为2胜3负,但由于中国队净胜分不占有优势,彻底失去了直通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资格。纵观本次篮球世界杯的比赛,我们可以看出世界篮球的技战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而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在增大。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男篮在本届篮球世界杯中与对手的五场比赛的数据研究,分析中国男篮的攻防能力表现,通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中国队与对手在各项技术指标上的差异,比较中国男篮与对手在攻防能力上的优劣势,为今后中国男篮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第18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攻防能力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登陆国际篮球联合会官网和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官网,搜集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与对手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并通过网络数据库收集和查阅了近五年来有关“中国男篮”、“篮球攻防技术”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为本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

(2)录像观察法:通过反复观看和分析第18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与对手的五场比赛录像,获取体现攻防技战术体系的原始数据,分析、研究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特点。

(3)数理统计法。数据统计使用SPSS 22.0及WPS表格应用软件,对中国男篮的5场比赛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比赛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分析中国男篮在攻防两端的优缺点。

2、结果与分析

2.1、第18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进攻技术分析

在篮球比赛当中,有进攻就有防守,两者共存于整个比赛过程中,竞赛双方在同一时间快速地攻防转换。因此,进攻与防守的对立统一是篮球运动最普遍的规律,追求攻守平衡是现代篮球运动竞赛的必然趋势。本文选取了全场得分、两分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数、罚球命中率、进攻篮板、助攻失误比作为进攻能力指标分析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场均得分71分,在所有参赛队中排名第24位,而中国男篮的对手在本届世界杯中所有比赛的场均得分为74.44分,两者相差3.44分;中国男篮五场比赛的罚球命中率仅为64.80%,在所有参数队中排名倒数第一;场均三分球命中数与对手相差2.58个,排在所有参赛队的倒数第三位;进攻篮板与助攻分别与对手相差3.06个和2.1次,排在所有参赛队后四分之一;仅两分球命中率比对手高出5.42%,在所有参赛队中排名14位。得分是球队进攻能力的综合表现,反映全队整体的技战术运用水平。攻防速度快,对抗强度高,重视团队篮球以及“位置模糊”是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从中国男篮整体进攻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指标均位列所有参赛队的末尾或后1/4。纵观本届男篮世界杯中国队的表现,投篮命中率低,篮板球能力弱,对抗能力差,技战术运用失误是导致本届男篮世界杯中国队表现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

表1 18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进攻技术统计

(1)中国男篮与对手得分能力比较分析。

在篮球比赛中,双方的胜负是由规定的时间内取得分数的多少而决定的。因此,每场比赛的得分多少不仅体现了球队进攻能力的强弱,更决定球队是否最终取得胜利。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在本次比赛中与对手的5场比赛,场均得分71分,对手场均得分73分,差值为2分。与委内瑞拉的比赛中,中国男篮全场比赛仅得到59分,是本届男篮世界杯中国队得分最低的一场比赛。在投篮方面,中国男篮场均两分球命中率为50.3%,对手场均两分球命中率为47.6%,高出对手2.7个百分点。通过观看录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在两分球方面表现的较好,主要是中国男篮内线队员易建联的进攻得分能力较强。但通过录像仔细分析在中国男篮输给波兰、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的三场比赛中,中国男篮的两分球命中率分别比对手低了12.1个、3.3个和5.6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内线的年轻球员在遇到强队时,进攻能力还是稍显不足。在三分球方面,中国男篮5场比赛场均三分球命中率为25.2%,对手为27.8%,低于对手2.6个百分点。在罚球方面,中国男篮5场比赛场均罚球命中率为65.6%,对手为74.2%,低于对手8.6%。

表2 18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比较

(2)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篮板能力比较分析。

进攻篮板能力是评定一支球队进攻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进攻篮板球的获得,不但可以增加己方的进攻次数和篮下直接得分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增强本队投篮的信心。进攻篮板球的获得主要依靠球员的篮板球意识和身体素质。本届世界杯中,中国男篮平均身高199.5公分,在全部32支队伍中排名第6位,仅比第5位的美国和尼日利亚矮1公分,并且中国男篮内线球员周琦、易建联和王哲林的身高分别为217公分、213公分、212公分,这说明中国男篮的具备拼抢篮板球的先天优势。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男篮5场比赛的进攻篮板球数为47个,场均篮板球为9.4个,对手为68个,场均篮板球为13.6个,场均篮板球差值为9.2个,在进攻篮板方面,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中国男篮与对手助攻能力比较分析。

助攻技术指标能够反映球队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和传球的技巧以及运动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也能反映出运动员在场上机动灵活的战术打法,进而节省体力,较为合理地投篮得分。从表2可以看出,助攻方面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队的助攻成功率略好于对手。中国男篮5场比赛场均助攻数为15.4个,对手为14.8个。这说明,中国男篮更依靠整体的团队配合进攻得分,团队默契程度较好。通过观察录像发现:(1)本届世界杯比赛中中国男篮阵容中有5名后卫,比赛场上始终保持着3名后卫的配置,后卫可以严格的执行战术,全队的掩护质量较高;(2)队员传球意识较强,遇到对方包夹或者协防时能及时传球,队友通过掩护获得空位投篮机会时也能及时分享球;(3)在遇到强队时,对方通过压迫性防守切断了中国队内外线的联系,此时,后卫队员不能组织起有效进攻,失去了很多得分机会。

2.2、第18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防守技术分析

从对方得分的多少可以看出本方整体防守能力。失分是一支球队防守技、战术运用效果的综合反映,是防守体系对于攻方进攻行动整体的制约与控制能力的直接体现。本文选取了失分、防守篮板、封盖、抢断、犯规作为防守能力指标分析中国男篮的防守能力。从表3可以看出,本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场均失分73分,而对手在世界杯所有比赛中场均失分79.5分,比对手少6.5分,在所有参赛队中排名第28位;场均防守篮板为25.4个,在所有参赛队中排名20为;场均封盖2.8个,在所有参赛队中排名17位;场均抢断8.8个,在所有参赛队中排名第三位;场均犯规21.8个,在所有参赛队中排名第六位。评价一个球队防守能力的强弱,一是要看防守方能否组织有效的防御来阻止攻方的各种得分行为,二是要看防守方能否通过个人和整体的防守向攻方施加压力,以获得球权增加进攻次数。从中国男篮失分和抢断方面看,中国男篮的防守具有压迫性,队员的抢断意识较好,可以准确预判对方的传球路线。

表3 18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防守技术统计

(1)中国男篮与对手防守篮板能力比较分析。

防守篮板是评价一支球队防守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比赛中,控制好防守篮板球就能减少攻方的二次进攻机会,给己方创造球权增加进攻的机会,而且还能利用由守转攻的时机快速发动反击,为己方创造快攻得分的机会。从表4可以看出,本届男篮世界杯中国队场均防守篮板球为25.4个,对手为25.8个,差值为0.4个,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18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与对手防守技术比较

(2)中国男篮与对手封盖能力比较分析。

封盖是降低对方投篮命中率的主要手段,成功的封盖—盖帽对投篮队员的心理构成很大的干扰作用和心理压力,同时可以鼓舞和激发同伴的防守积极性。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男篮5场比赛共封盖14次,场均封盖2.8次,对手共封盖15次,场均封盖3次,差值为0.2次,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观察录像发现:①在与亚洲球队韩国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共封盖对手5次,可以说明中国队与亚洲球队相比,封盖能力是具有优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队的内线具有身高优势而韩国队身高较低,队内最高高度仅为207公分;②中国队与波兰和尼日利亚的两场比赛中,被对手封盖12次,而中国队仅封盖对手4次,明显低于对手。这说明中国男篮在遇到身体素质强劲的欧洲、非洲球队时,内线不占优势。

(3)中国男篮与对手抢断能力比较分析。

抢断球技术是带有攻击性的防守技术,它是意识、反应、判断、起动速度和技术的集中体现,抢断球次数多少是防守攻击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男篮5场比赛共抢断44次,场均抢断8.8次,在所有参赛队中排名第三,对手场均抢断6次,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观察录像发现:①中国男篮外线球员在防守时对进攻球员进行贴身紧逼,积极的干扰对方运球,延误了对方传球的最佳时机,为自己及队友抢断赢得了机会;②中国男篮整体的防守攻击性较强,在比赛中对对方重点球员普遍采取贴身紧逼的压迫式防守。但部分球员冒失的选择抢断使得自己失去了最佳的防守位置,给球队整体的防守带来威胁。

(4)中国男篮与对手犯规情况比较分析。

犯规次数的多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犯规次数多,可以反映出己方防守的压迫性、攻击性较强。但过多的犯规会造成己方运动员上场时间受限,同时送给对方罚球得分的机会。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男篮5场比赛共犯规109次,场均犯规21.8次,对手共犯规101次,场均犯规20.2次,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观察录像发现:①中国男篮在比赛中犯规次数较多,主要是因为队员防守压迫性较强,比赛中多数时间采用贴身紧逼式的防守方法;②一些年轻球员防守经验较差,对对方球员的进攻路线和意图预判不足,在对方突破时脚步和节奏跟不上对方,只能用犯规去阻挡对方进攻,且犯规多集中在主力球员身上,限制了其出场时间;③在与波兰队的比赛中的最后时刻,年轻球员对自身情绪控制较差,出现不该有的进攻犯规。在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3s中国队领先3分的情况下,中国男篮教练采用犯规战术,来拖延对方的进攻节奏,破坏对方进攻的流畅性,但最终结果却适得其反。

3、结论

(1)在所有参赛队中中国男篮在得分、两分命中率、三分球命中数和罚球命中率方面排名靠后。中国男篮队员在遇到对手压迫式防守下,难以摆脱防守上篮得分。外线年轻球员投篮能力不强,得分能力较弱,缺乏稳定的三分投射能力。内线年轻球员缺乏大赛经验,罚篮命中率不高;

(2)在进攻篮板球方面,中国男篮与对手之间存在差距,中国男篮进攻篮板球能力较弱,全队拼抢篮板球人数较少,没有形成整体拼抢篮板球的意识。年轻队员缺乏比赛经验,对篮板球的落点判断不够准确,在拼抢进攻篮板球时抢位不够强硬;

(3)中国男篮助攻能力优于对手,中国男篮依靠整体的团队配合进攻得分,团队默契程度较好,队员传球意识较强,遇到对方包夹或者协防时能及时传球;

(4)中国男篮对防守篮板球的保护不够积极,整体的防守攻击性较强,为抢断创造了机会,但同时因为防守具有攻击性使得犯规次数增多,造成主力球员上场时间受限,给对方创造了罚球得分的机会。在遇到身体素质强劲的欧洲、非洲球队时内线不占优势。

猜你喜欢
参赛队封盖篮板球
“苏沃洛夫突击”项目圆满收官江麓“战车”助中国队创历史最好成绩
一种集装袋
塑料包装(2021年5期)2021-11-16 09:29:34
微型晶体谐振器封盖移载机械手移载精度分析
初中学生篮板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成熟蜜”改称“封盖蜜”更合适一些
蜜蜂杂志(2019年7期)2019-12-30 07:29:58
最优单循环赛程编程思路及MATLAB实现
篮板球意识及方法研究
成功(2019年4期)2019-03-20 10:40:10
浅析篮球运动中拼抢进攻篮板球技术及其训练
基于PLC的船艏侧推筒体封盖系统的控制设计
船海工程(2013年6期)2013-03-11 18:57:27
中学生抢篮板球训练应培养几种意识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