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Ⅴ的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1-07-29 09:58:26郭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田径发文

郭佳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前言

运动训练学作为应用型学科,其目的在于揭露体育锻炼或训练过程中的一般规律,通过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指导训练实践,努力提升训练水平,进行相关的科研人员和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训练方法来自于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中,以其他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为理论基础或工具,是对训练经验和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田径训练方法从实践中总结再应用到实践之中去,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指导实践,才能有价值,最重要的是运动训练方法是否符合规律需要通过训练实践进行检验。1960年苏联中央体育科学研究所的Л·C·卡同诺夫和顾一鸣两位学者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发表了《田径间隔训练法讨论》,分别从科学实验和训练实践证明了间歇训练法是“最先进的”训练方法,标志着我国开启田径训练方法的初步研究。但新中国成立至此时期我国体育工作靠学习苏联的模式,几乎没有任何研究基础,所以基本上还是空白。中国的训练理论始于1983年,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写的《运动训练》教科书。经过近40年的发展,学科内容和理论结构体系都比较完善,如今田径方面跑、跳、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刘翔、苏炳添、谢震业等让世界领略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他们的成功是自身艰苦训练、严于律己的必然结果,但更离不开中国田径协会的指引和管理,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以及现代科技成果。基于此,作者收集中国知网收录关于田径运动训练方法的文献,梳理和整合田径训练方法研究情况,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借助可视化技术厘清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进展与前沿热点问题,对中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整体回顾,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检索源,运用 “专业检索”,检索条件:(SU=‘田径 ',‘训练方法 'OR SU=‘田径 ',‘训练法’);文献分类目录:社会科学Ⅱ辑—体育;类检索范围:中文学术期刊;时间范围为2020年以前所有文献;检索时间:2021年5月10日;得到537篇文献。筛选出检索结果中新闻要讯篇、征稿通知、读者来信50篇,最终得到487篇有效文献。将有效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题录,以供后续研究。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对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田径训练方法、训练法、田径运动训练方法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与下载,了解田径训练方法领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为本文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2)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法是由美国学者A·J·LotKa首先提出的,是一种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文献的数量、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定量统计的方法。本研究借助CiteSpace V(版本号:5.7.R5W.7Z.SE.3.14.2021)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CiteSpace是一款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以寻径网络算法和共引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某一特定领域的文献计量,探索该领域演变的关键路径和知识转折点,并形成一系列的可视化图谱。通过研究机构分析、关键词分析、研究人员分析等方法,掌握田径训练方法领域演化的潜在动力机制和发展前沿。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的时间分布与分析

与田径训练方法有关的研究文献的变化反映了相关文献质量的演变过程。据图1可看出,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呈现“波浪式”的增长趋势。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萌芽阶段(1960-2000年),共发文60篇,占总发文量的12.32%,说明该阶段田径训练方法研究刚刚起步;第二,发展阶段(2001-2013年),共发文174篇,占总发文35.73%,此阶段关于田径训练方法的研究呈现出“波浪式”增长的发文趋势,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的夺冠与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均对此阶段田径训练方法的研究有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田径训练研究的关注度逐步增加;第三,蓬勃发展阶段 (2014-2020年),共发文253篇,占总发文量的51.95%,2015年北京田径世界锦标赛苏炳添成为亚洲首次进入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项目决赛的的运动员,而后苏炳添又以9秒91平亚洲纪录,9秒92夺得亚运会冠军,刷新亚运会记录,田径训练得到高速发展。在2020年有较小下降的趋势,可能因为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各项赛事组织、训练队训练、科研人员研究、教师教学活动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田径训练方法研究稍有减弱。中国田径取得越来越优秀的成绩离不开训练方法的发展,田径训练方法在这一阶段达到了新高度,也迎来了新挑战。

表1 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的时间分布表

图1 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的时间分布图

2.2、期刊来源分析

由图2可知,我国田径训练方法文献的载文量在3篇以上的期刊共发文158篇,共29个期刊,其中20个期刊为体育类期刊,另外9个为非体育类期刊。这些期刊可以说是该研究领域的主流期刊,可以为研究人员选择稿件和文献参考提供一些指导。前三分别为第一田径(20篇)、第二当代体育科技(10篇)、以及运动(8篇)和青少年体育(8篇),但是在前三的期刊中没有一个来源于中文核心期刊,其他中文核心期刊也应高度重视田径训练方法,注重系统地发表该研究领域的文章,推动田径训练方法研究的全面发展。

图2 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文献期刊分布

2.3、核心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研究机构的共现反映田径训练方法领域研究力量的分布、结构和影响力。利用CiteSpaceV软件,NodeTypes设置为机构,通过路径算法(Pathfinder)绘出节点350个的田径方法领域科学知识图谱。基于此,统计出发表文献数量不少于2篇的研究机构(表2)。

表2 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机构情况表(发文量≥2篇)

由表2可知:(1)各大高校是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的主要力量,其中包括4所专业体育院校、4所师范类院校、4所综合性院校一个中学以及国家体育局,这得益于高校强大的学术团队和相对较高的学术氛围、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2)在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研究机构中,发现有4所 (共发文11篇占总前三总数34.38%)是体育专业院校;4所(共发文8篇占前三总数的25%)是综合大学体育学院,4所师范类院校 (共发文9篇占前三总数的28.13%),这表明,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分布均匀;(3)研究机构前3中有4个体育专业院校,其中最大的节点是北京体育大学,凭借4篇田径训练领域的研究论文排名第一;第二是西安体育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均有3篇;第三包括上海体育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国家体委、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山西师范大学、山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大学、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郴州师专11个机构,均有2篇。综上,可知我国体育专业院校凭借雄厚的专业实力,在田径训练方法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田径训练方法领域独领风骚,是田径训练方法研究领域的中流砥柱;(4)表2中的14家机构共发表论文32篇,约占总数的6.57%,而其他发表量相对较少的机构共发表论文455篇,约占总数的93.43%,可见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机构分布不均衡。其中,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是国内发表过田径训练方法研究论文的前两名,这说明这3所院校是目前国内田径训练方法重要研究基地。

3、田径训练方法研究热点

关键词映射了一个研究课题或文献的核心,同样,无论哪个领域的高频关键词都对应的是该领域的前沿和热点。

3.1、关键词聚类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学者主要分为国内、外两个方面开展田径训练方法研究,对国内的研究分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两个层面开展田径运动训练方法现状诊断或者创新训练方法,发现我国田径项目训练主要问题及其肇因,有目的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具体而言,学校体育层面主要集中于高校、中小学以及少儿田径训练研究:杨杰林认为高校业余田径400m跑项目,除了需要良好的速度素质,还需要良好的耐力素质,两者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速度素质以快速力量和反应时为;耐力素质以培养学生呼吸能力和意志品质为主,以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以及循环训练法发展其专项能力。谢伟认为在中学田径训练中,教练员不仅要加强田径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更要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在训练之前,教练员应结合训练、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让中学田径运动员深刻理解身体素质训练对健康和运动技能发展的重要意义。训练过程中教练要根据中学田径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中学田径运动员的肌肉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保证训练效果,防止运动损伤。刘松认为在小学田径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其核心的稳定性,是基础运动训练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运动员在田径运动中的爆发力以及运动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竞技体育则主要集中于高水平运动员或者运动对田径训练方面研究。汪君民,王宝华在《刘翔110m栏运动成绩的思考:训练方法与心理优势》中指出,在体育竞赛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的运动员能够充分展示他的身体能力和竞技水平;反之,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体能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对国外先进训练方法的研究则有利于发展我国竞技项目,于泽认为通过对肌肉施加压力以适当控制流向肌肉的血液,低强度力量训练可以产生与高强度力量训练相同的效果,即引起肌肉横截面积增粗和显著增加肌肉力量。可见,通过对国内还未存在的训练方法的研究,我国可以其基础上加以运用,得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图3 我国田径训练方法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4、结论

(1)我国田径训练方法领域2020年发文量呈小幅下降趋势,近些年仍将保持较稳定发文量。其中,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三家高校可以主动与其余研究机构合作,推动田径训练方法研究的发展;

(2)核心研究人员的共同发生网络密度较低,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水平较低,还没有大型合作团队,只有极少数小型合作团体。应加强合作程度,强化合作意识,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团队,开展长期的联合研究;

(3)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竞技能力,获得良好成绩。目前研究方向应更注重于提高训练效率的同时减少运动损伤,以及多学科融合,灵活应用现代科技成果。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田径发文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12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6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