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钦,熊戌霞,蔡梦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000)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一组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性疾病[1],是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引起的珠蛋白肽链合成失平衡,导致血红蛋白中至少有一种珠蛋白合成缺乏或不足,引起贫血或溶血性疾病。依据珠蛋白链缺乏的种类进行命名和分类,将其分为α、β、δ、γ、δβ、γδβ 等6 种类型,以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分布最广同时也最为常见[2,3]。按珠蛋白链减少的程度分为完全无生成的α0、β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部分生成的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目前可通过加强孕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等相关手段来防止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但医学上还没有理想的治愈方法,所以加强地中海贫血相关知识的宣传,加强育龄人群开展地中海贫血筛查和产前诊断尤为重要[4]。据报告[5],地中海贫血在我国南方各省是高发地区,尤其是两广地区以及海南省发病率最高。深圳作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人口流动性大,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不同人群之间通婚导致该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逐渐多元化。本研究通过对深圳市龙华区地区α 与β 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基因分型情况的分析讨论,从而为本地区地中海贫血宣传、遗传咨询、孕前筛查以及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指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到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人群共12,898 例,其中男性5982 例,女性6916 例,年龄19~40 岁,平均年龄(27.47±6.54)岁。
1.2 方法
1.2.1 血细胞分析 采用日本希森美康(SYSMEX)XS-1000i 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参数,MCV<80 fl和/或MCH<27 pg,为地中海贫初筛阳性指标。
1.2.2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采用法国西比亚(SEBIA)高压液相毛细血管电泳仪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HbA2≤2.5%,怀疑为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HbA2≥3.5%,HbF 正常或者增高,怀疑为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
1.2.3 初步筛查地中海贫血阳性判断标准 对MCV<80 fl 和/或MCH<27 pg 的标本进行地中海贫血初筛,若HbA2 和HbF 结果中有一项或两项异常者均判为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
1.2.4 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 分为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和突变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方法。α-地中海贫血采用跨越断裂点技术(Gap-PCR),检测中国人群已知的三种α-地中海贫血常见缺失型突变:--SEA、-α4.2、-α3.7。采用PCR-膜反向点杂交技术(RDB-PCR)检测β-地中海贫血常见17 种基因位点突变,即CD41-42、IVS-II-654、CD71-72、-28、CD17、βE、CD31、CD43、-32、-29、-30、CD27/28、IVS1-1、CD14-15、IVS1-5、CAP、lnt。所有表型阳性标本均送至广州金域检验医学中心检测完成,并对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液筛查结果 12,898 例筛查对象经血液学常规初筛疑似地中海贫血3126 例,初筛阳性率为24.23%(3126/12,898),经地中海贫血基因确诊905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出率为7.02%(905/12,898),其中α-地中海贫血547 例,检出率为4.24%(547/12,898),β-地中海贫血324 例,检出率为2.51%(324/12,898),αβ 复合型地中海贫血34 例,检出率为0.26%(34/12,898)。
2.2 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
2.2.1 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α-地中海贫血检出7 种基因型,包括--SEA/αα、-α3.7/αα、-α4.2/αα、-α3.7/--SEA、-α4.2/--SEA、-α3.7/-α4.2和-α3.7/-α3.7,其中--SEA/αα 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α3.7/αα 和-α4.2/αα,且--SEA/αα 基因型阳性率高于其它基因突变型,不同基因缺失型构成比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构成比(n,%)
2.2.2 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β-地中海贫血共检出12 种突变,13 种基因型,均为杂合子,突变类型主要以CD41-42 单突变杂合子为主,其次为IVS-II-654 杂合子,CD41-42 基因突变检出率高于其它基因突变型,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构成比(n,%)
2.2.3 αβ 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共检出17 种基因型,以--SEA/αα/CD41-42、--SEA/αα/IVS-II-654 联合突变为主,另外还检出两种罕见型--SEA/αα/βE、--SEA/αα/βE,CD41-42,αβ 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构成比见表3。
表3 αβ 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构成比(n,%)
根据α 珠蛋白的异常情况,临床上可分为四种类型:1 个α 基因异常,称为α-地中海贫血静止型,基因型为αα/α-,患者平时无症状,无异常血象的改变;2 个α 基因异常,称为α-地中海贫血标准型,基因型为α-/α-,患者平常无明显症状或轻度贫血,血象为红细胞呈低色素小细胞;3 个α 基因异常,基因型为α-/--,称为HbH 病,患者表现有代偿性溶血性贫血症状,血象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改变,血红蛋白电泳出现HbH 和Barts 带,大部分细胞中出现HbH包涵体;4 个α 基因异常,基因型为--/--,称为胎儿水肿综合征(hydrops fetalis syndrome),亦称Hb Barts 病,此类胎儿多死于宫内,或出生后数小时内死亡。α-地中海贫血缺失型是我国主要类型,东南亚缺失型(--SEA)、左侧缺失(-α4.2)和右侧缺失(-α3.7)是我国最常见的α-地中海贫血缺失类型[6]。本研究共检出疑是地中海贫血3126 例,地中海贫血基因确诊905 例,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率为24.23%,基因诊断地中海贫血携带率为7.02%。在905 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α-地中海贫血547 例,α-地中海贫血携带率为4.24%,其中东南亚缺失型(--SEA)353 例,右侧缺失(-α3.7)112 例,左侧缺失(-α4.2)45 例,缺失型HbH 病(--SEA/α3.7)18 例,缺失型HbH 病(--SEA/α4.2)9 例,右、左侧缺失α 双杂合子(-α3.7/-α4.2)6 例,右侧缺失α 纯合子4 例。表明该地区α-地中海贫血人群中以东南亚缺失型为主,占α-地中海贫血的64.53%,因而该地区育龄人群在进行相关婚前检查、孕前筛查以及产前诊断时,可将α-地中海贫血的东南亚缺失型(--SEA/αα)作为孕检、产检等优生优育措施的重点监控对象。
β-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时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婴儿时期发病,依据珠蛋白链合成受抑制情况,临床上可分四型:重型、中间型、轻型和遗传性胎儿Hb持续增多症。重型患者往往是β 地中海贫血基因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即两个β 基因都发生突变。本研究共检出β-地中海贫血324 例,β 地中海贫血携带率为2.51%,共检出12 种突变,13 种基因型,CD41-42 杂合子115 例、IVS-II-654 杂合子80 例、-28 杂合子49 例、CD17 杂合子25 例,共占β-地中海贫血的83.02%。因而可将CD41-42 突变、IVS-II-654 突变、CD17 突变、-28 突变这4 种突变类型作为该地区育龄人群β-地中海贫血孕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重点监控对象。目前在医学上,地中海贫血尚无理想的治愈性手段,提倡育龄夫妇把地中海贫血作为孕前常规检测以主动发现阳性病例,防止纯合子患儿出生。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少数αβ 复合型地中海贫血34 例,检出率为0.26%,占地中海贫血的3.76%,共检出17 种基因型,以--SEA/αα/CD41-42、--SEA/αα/IVS-Ⅱ-654 联合突变为主。这表明在深圳市龙华区地中海贫血有一定的发病率,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多样且复杂,应加强孕前检查以及产前诊断,做到优生优育。
综上所述,深圳市龙华区α、β 地中海贫血基因构成基本符合广东省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布特点,应对该地区育龄人群开展地中海贫血相关知识宣传、加强孕前筛查以及产前诊断,促进优生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