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贵阳
◆摘 要:在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出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鼓励学生创新求异;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新求异;知识经济;再创造
在大力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可以说,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科学创造素质是决定一个人创造力的最根本的素质。当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出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社会,在知识激增的情况下,要求教育者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只有使学生受到鼓舞,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要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
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对政治课充满渴望的肺腑之言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学生不喜欢政治课能全怨他们吗?其实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谁都不肯轻易拒绝学习有用的东西。政治课,你给予学生多少有用的、实际的、具体的帮助?学生们从你这里能得到多少智慧,增长多少才干?作为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包括主管政治课教学的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政治课以及我们自身的教学,难道不需要进行很好的反思吗?
鉴于以上种种,在高一政治课教学中我尤其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在每一节课上我都安排学生进行“经济现象热点问题的讲述”;并在讲清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搞好环保与发展企业会矛盾吗?、“产值高、利润高、发展速度快就一定是经济利益高吗?”等等。老师在讲解中渗透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力争通过每节课都能对学生的思想和能力有点滴的启发和提高。
面对这份调查,其反馈结果使我们感到很欣慰,但更让我激动不已的是学生们结合课上所学的内容并联系社会经济现象撰写的小论文(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有不少小论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思想转变与经济发展”、“经济问题分析——面对保险利差返还”“小议‘免费赠送”“‘减员增效措施小议”“房产降价,波澜再起”“流星雨与商机”等等。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鼓励学生创新求异
21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已经来到,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学生去创新求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青少年学生年幼和缺乏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使得一部分教师常常产生错觉,并会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学地压抑甚至扼杀学生创造性的萌芽。
一次有个学生在回答政治答题时,没有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解答,老师问“你这是怎么解答的?”学生回答:“我认为这样回答也符合题意的要求”“你没听我以前是怎么讲的”学生看看老师严肃的脸,呆呆地点了点头。
上述现象,表面看来是要求学生规范的答,遵循常规,实际上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结果只能是养成学生墨守成规的习惯。多可惜啊!这位教师错过了一次鼓励学生创造性表现的机会。而且令人忧虑的是,这并非个别现象,不少教师在学生刚有一些超乎寻常的想象时,便“一棍子打死”,学生“异想天开”的出轨做法,教师经常是不予支持的。
当然,学生的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但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教师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地包办代替,粗暴否定,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以至性格锁闭,泯灭天性。事实上,往往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消灭错误。
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成为不断进取,具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
培养现成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学生,首先得有一大批创新精神的教师。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自己在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认识上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上有了一点体验。反思过去,对教师教的认识只停留在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没有把它看作是教师再创造的过程。如果说在知识传授中,对學生的能力提高有所帮助的话,也只是盲目的、不自觉的。纵观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
1.教师的创造与学生的创造是密切关联的。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最懂得怎样把学生引入创造的宫殿,使学生发挥才能。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在书本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对已有经验重新思考加以制作,获得具有新生性的内容,解决一个新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创造的甘甜,而且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品格具有明显的价值,因而是富于创造性的教学。例如,我在归纳每课知识结构体系时,本着“知识体系心中出”的原则。要求每位学生自己先归纳知识体系,然后再把我自己归纳的知识体系讲出来,让学生对比自己和老师归纳的差异,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创新。
富于创造性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受学生的欢迎。然而创造性的教学是需要教师首先进行创造的。如果老师没有创造性的设计,只是把从旧到新的过程一字一句地讲出来,使学生随着自己的叙述思考,对于学生来说虽不能说是丝毫无益的,但这样的教学在本质上还不属于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应以学生创造的发挥为根本尺度。
2.学生的思维具有创造性潜能,需要教学的启发。教学的方法有多种,但教师对教法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很简单,能引起学生自己思考的,便是有效的方法。
所强调的通过思考而学习的发现式,巴勒士的问题解决式等等,都是启发学生思维创造性潜能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至于传授式,如若能与多种方法联合运用,亦可产生启发思维的功能。
综上所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顺其自然即可得到发展的,也不是要另开课程,专门训练。实际上,只要教师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能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景,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就足以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这才是教学的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