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的五百种味道

2021-07-28 11:34林特特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7期
关键词:那拉提异乡人大朵

林特特

夏天,我去了趟那拉提。从北京先飞乌鲁木齐,至乌鲁木齐,再飞40分钟,抵达目的地。

天尽头,雪山的轮廓,像神仙的指甲在蓝的幕布上随意划过的印,而云浮在上面,大朵大朵如棉花糖。我这么想了,唇齿间便真的有棉花糖那甜的滋味显现。一路向东,云更大朵、洁白、松软,甜的滋味也更浓。

车在路上行,两边车窗外均是一望无垠的草原。那情境,像人类与自然商量出一条路,让草和草让步,允许我们进入。但,世界仍是它们的,是草的,是与草更熟悉的生物的。

棕褐色皮肤的牛会卧在某个路口,无视我们的存在,任我们呼喊,按喇叭,它自安如泰山。什么时候离开,全看它心情。而马总以动的姿态出现,几十匹、上百匹,成群结队,在山间、草原驰骋而过。

它们有些是野马,有些不是。后来,我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骑上一匹汗血宝马,纵横驰骋。烈日下,我的汗水自发梢流至唇角,咸的。速度越来越快,風擦过耳边,那种铆足劲往前冲,马上就要自由,此刻正在释放的感觉,充斥着荷尔蒙的滋味。想象中,那也是咸的。

在那拉提,你常常分不清时间——日落可能在晚上10点,而第二天早上5点多,太阳又升起来了。你还常常分不清是醒还是醉——环境使然,太多人给你敬酒,你也会回敬,最后不醉不归,醉也不归。杯中酒是辣的,耳边回荡的歌声也是火辣辣的。

在那拉提,我曾走过七座山,趟过七条湍急的河。我曾脱下鞋袜站在巩乃斯河里,脚面被清冽的水冲击着,脚趾蹭着卵石,一开始小心翼翼,渐渐就放心前行。那一刻,我竟想起第一次喝马奶子时,一开始只是浅尝,渐渐就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喝起来,那味道清凉咸酸,让人陶醉。

在那拉提的最后一天,我们遇见一位搭车客。他是南方来的援疆干部,已经是第二次进疆了。他说:“你们知道吗?像我这样的汉子,会在离开那拉提的日子,梦到草原,会哭醒。”我们的导游、陪同人员,都是援疆人的后代,他们和搭车客谈笑甚欢。

车路过西汉和亲公主解忧的雕像时,本地人笑:“看,那是我们古乌孙国的皇后。”外地人笑:“看,那是第一代援疆人。”

路过一株胡杨树时,我们专门下车去看。据说它已死了千年,但依然不朽,枝桠仍笔直地伸向天空。其实,我早在作家张者的小说《老风口》中就见过它,它象征着一代代奔赴这里、扎根这里、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奉献给这里的异乡人。

他们吃过很多苦:故土难离的苦、白手起家的苦、漂泊的苦、思念的苦。客舍似家家似寄,在异乡怀念故乡,又在故乡怀念异乡,更是苦。

好在越来越多的异乡人,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异乡,无论停驻的,还是一再回首的,让这些苦中又多了些甜。离开的前夜,我嚼着一张藏着玫瑰花馅儿的馕,思索良久。

在那拉提流连十天,我终于返回了北京,当天晚上,我也梦到了草原。醒来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那个搭车客为什么哭了。

梦里,我被无数味道包围。云朵,遥不可及的甜;奔跑的马,驮着流汗的我,咸;阳光辣,白酒辣,激昂的歌声辣;马奶子刷新我对酸的认识,像巩乃斯河水浸过的卵石,不可描述,不能复制。我还梦见辽阔土地上,心心念念留下的、流连的、思念着的、各有愁滋味的、相似的你我。

这一切组成了我遇见的那拉提,思念着的那拉提,起码有五百种滋味。

猜你喜欢
那拉提异乡人大朵
云与紫外线
异乡人
致异乡人
异乡人
大朵大朵
不远
在三亚,我突然想起了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一夜
岭上的云
魅力山花节 相约那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