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研究

2021-07-28 11:32孙文艳
商场现代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监管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跨境资金的流动作为促进国内外循环的重要因素,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跨境资金的现状及流动原因,通过对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我国现行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监管

自2020年11月1日开始,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的金融期货、商品期货、期权等的具体品种和交易方式,由证券期货交易所报证监会同意,这标志着国内金融对外开放又进一程。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各国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在2020年我国受到境外主体来华直接投资2130亿美元,同比增长37%,跨境资金的净流入不仅没有减少,还大幅增加。跨境资金的波动,对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应该重视起来,进行严格管理。

一、跨境资金流动的概念及衡量

跨境资金的流动是资金在境内外以盈利为目的的转移。跨境资金流动的统计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国际通用的标准,统计国际收支表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的数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和其他投资;第二,跨境资金流动是指跨境资金的收支,通常用银行代客跨境收付数据来表示,这一数据口径更广,不仅包括资本和金融项目中的数据,还包括经常项目中的数据,尤其我国经常项目上的资金收支占比比较高,所以一般用这一统计方式来反映跨境资金的流动。

上图即为跨境资金近十年的净流入情况,可以看出来,在2015年前,跨境资金主要是净流入,但在最近几年,跨境资金的波动幅度加大,尤其2020年初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及美元荒的出现,我国跨境资金流出较大,但在后期,我国疫情控制情况较好,宏观经济也逐渐恢复正常,国内又受到了各国资金的青睐,跨境资金流入较大。而跨境资金的流动幅度加大对于我国监管、调控都有了一定的挑战。

二、跨境资金流动的原因

1.贸易性资金流动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额越来越大,随着贸易的加大,跨境资金的流动也越来越大。下图2是我国对外贸易中货物和服务差额,可以看出来,近三年基本上资金是净流入,虽然在2020年初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差额为负,但是我国疫情控制有效,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在贸易中资金流入和流出一般都是依托两国货币兑换得以完成,而银行通常是资金兑付的中介机构。

2.转移性跨境资金流动

资金的转移包括个人的转移和政府的转移,个人的转移就是个人发起的无偿捐赠或补偿等行为,而政府的转移一般对政府之间的捐赠、援助等,这两种跨境的转移都是单方面的转移,在各国的数据中,这一转移占据的数据都不是很大,但疫情期间,各国在互相援助过程中,会有些资金和物资的转移增加的情况。

3.生产性跨境资金流动

生产性的资金往往是由于外商对实体经济投资所导致,各个国家的实体经济要发展,除自己国家的资金,往往需要引进外资,通过外资引入带动本地发展,是很多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外商在投资中,多通过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等方式。这种资金的流动,往往时间较久、稳定性也较强,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4.金融性跨境资金流动

金融性的跨境资金流动往往期限较短,主要是为了短期利润的投资,所以这些资金,多是投资于证券市场,通过各种金融产品,迅速获得利润。我国在2020年第二季度,跨境资金快速流入,不仅是国际上美元流动性宽松,还和我国在疫情后迅速采取措施保障宏观经济稳定、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相关。

三、发达国家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

对于跨境资金的流动,很多国家采取了宏观审慎的监管模式,主要就是强调金融监管要有系统性的宏观视野。

1.歐盟的监管模式

欧盟在早期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存在差异,影响了资金的自由流动,不过欧盟各个国家在进行跨境资金管理方面还是早于其他国家。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欧盟的方式有两点经验可供其他国家学习:第一,虽然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差异,但是在利率市场化和国家收支监测预警系统都具备的时候开放,不会给各个国家带来不利的冲击,也会进行平稳过渡;第二,在资本管制放松的时候选择合适的顺序,先从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实体经济入手,再进行其他行业的放松。

2.法国的监管模式

法国对居民和非居民使用外汇进行了严格的管理规定,在使用外汇时,通过银行进行交易,并且根据情况向中央银行或者海关汇报外汇资金的使用情况。而在监管资金流动的过程中,一是加强了对异常或大额的跨境资金执行严格申报制度,通过非人为的非现场监管模式对跨境资金进行监管;二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制定了《反洗钱法》,从法律层面规范了跨境资金的流动。

3.日本的监管模式

日本在跨境资金的管理上推进日程较长,从最早二战结束到1965年,执行的是严格的资金流动管理,不允许资金流动,也对外汇管理执行严格的管理,到后面开始逐渐开放,直至1997年才完成经常项目和资本交易完全自由化。日本的监管模式是循序渐进的,不同时间段,进行不同的开放,并且相关法律也在逐渐更新,起到对风险防范的一个良好保障。

4.澳大利亚的监管模式

澳大利亚根据自身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在不同阶段执行不同的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度到盯住有效汇率制度,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过渡到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不同的汇率制度建立,对当期跨境资金的流动进行了相应的限制。此外,还建立了金融交易报告分析中心,通过对交易数据采集并进行分析,对于企图利用分拆模式逃避监管进行非法流动的资金进行自动识别,并且形成数据分析报告推送给海关、税务部门。

四、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现状

1.机构的设立

我国在2019年即明确了宏观审慎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由央行牵头建立宏观审慎的制度,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框架。

2.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

我国目前的宏观审慎框架是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建立的双条线架构:一条线主要是银行,主要是在201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将银行的考核转变为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制度,并且在转变中设置多个指标体系来发挥银行进行外汇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

另一条线是关注跨境资金流动的渠道业务,在平时以市场调节为主,一旦出现问题,通过宏观审慎调节机制直接来进行管理:第一,在2016年,人民银行就在全国范围内对本外币进行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通过调整一些期限、融资杠杆率等指标来对跨境融资的结构、规模进行监管,防止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第二,对金融机构的远期售汇业务进行征收风险准备金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售汇价格来对风险进行控制;第三,对境外机构存放在国内金融机构的存款进行征收存款准备金,这一政策奠定了我国已经建立起对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进行宏观审慎管理的机制,并对我国金融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机制在2017年为了提升市场流动性,暂时取消;第四,对应结售汇的账户进行综合头寸管理,这样银行的灵活性加大,有利于外汇流入的增加,从而我国外汇供给也得以增加。

五、完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对策

对于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现状来看,我国现行的管理框架比较有效地控制了跨境资金的流动,不仅利用该框架有效地进行了逆周期调控,还对跨境资金引起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我国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建立毕竟时间较短,我国对外开放力度还要继续加大,在我国金融市场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还要更深地参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未来面临更多的跨境资金的流动,尤其,我国在新的局势下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跨境资金宏观审慎框架的建立,仍需完善。

1.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对于国外而言,跨境资金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建立较早,我国可以从中吸取先进的经验,发挥后进优势,对自己国家的监管框架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建立起更适合我国现状的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我国现行的双线条的管理框架在运行中虽已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要在未来扩大跨境资金流动以及金融产品增多的过程中还有些欠缺,要在实际的交易中发现框架中的不足,增加相应的控制工具和相应的预警机制,才能面对未来更加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同时,要有不受利益干扰的监督管理机构,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设立专门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监督管理部门,专门来对跨境资金的流动进行监管。

2.建立科学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对于宏观调控机构,应对国家每天大量的交易,进行实地考察的工作量非常大,所以要建立非现场监控的电子系统,能够逐笔统计跨境资金的交易,并且能够设置相关的指标,发现异常数据进行报警。而跨境资金监管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监测指标和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指标:系统性风险监测指标可以设置宏观风险指标、杠杆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等;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指标可以设置资产价值指标、货币和信贷总量的指标、金融市场的相关指标等。这些指标并不是选出来即可,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来判断哪些指标对于监测跨境资金的流动可以有很好的预警功能。

3.稳步推进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

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近些年来在逐步开放,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国家逐渐放松资本管制,允许本国的居民和非居民能够进行跨境交易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一个进程。2020年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修订法规明确不再对单家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投资额度进行备案和审批,同时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也一并取消。这一改革也是满足境外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投资需求的增加,同时也标志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进一步地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仍要关注我国外汇市场的开放,促使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更加健全,也可以有效地防范异常的跨境资金流动对我国带来的冲击。

4.加强合作,提升监管效果

想要宏观审慎管理能够发挥作用,仅靠自身的机制难以发挥,需要与其他部门共同合作,才能將管理效果扩大。首先,要和其他部门合作,共享信息,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又能获得更多的数据信息等;其次,要和国家的其他政策相结合,很多政策需要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彼此的管理效果;最后,要和国际相关机构加强合作,跨境资金的流动不仅包括流入也包括流出,并且资金的流动会有溢出效应,带动风险的跨国传递,通过与国际相关部门合作,将共同管理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降到最低,减少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

5.加强与微观市场监管合作

微观监管是对个体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来进行防范的,主要是保证单个金融机构能够安全顺利地经营,而宏观审慎主要是对系统性的风险来进行防范。无论宏观审慎与微观市场监管都是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二者在功能上并不能互相替代,所以可以建立宏观审慎加微观监管的共同预警系统。宏观审慎管理最终要通过微观个体来体现其管理效果,而微观个体也可以为宏观审慎管理提供一定的反馈信息,两者相互补充,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共同防御跨境资金流动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孙文艳.跨境资金流动对江苏省经济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21(06):12-14.

[2]郭潇.关于完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机制的研究[J].华北金融,2020(04):76-83+94.

[3]刘金全,冯坚福,庞春阳.我国跨境资金流出的宏观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J].数量经济研究,2020,11(04):41-52.

[4]郭潇.关于完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机制的研究[J].华北金融,2020(04):76-83+94.

[5]赫义,王越,徐莉.关于示范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预警机制的研究[J].北京金融评论,2019(03):55-72.

[6]肖文.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效应研究——来自资本项目跨境资金的经验证据[J].北方金融,2019(10):43-48.

作者简介:孙文艳(1986- ),女,河北邢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猜你喜欢
监管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以“互联网+”提升服务监管效能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实施科学监管 增强治理效能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新概念: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
《中国经济周刊》最强监管
私募业或迎“去通道式”洗牌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