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英 余月珍 艾丽荣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结构的改变,导致胃癌的出现几率迅速增加,成为又一大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病症之一[1]。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根治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通常情况下,患者行根治手术后较长时间无法正常进食,康复时间缓慢,且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从而影响到术后的预后恢复效果[2-3]。因此,需要引起临床上的重点关注和重视,优化临床诊治干预方法模式,提高临床效果,以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文章旨在研究和分析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多学科合作团队模式的临床结果,择选1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以期更好地提高胃癌根治术的手术及预后效果。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1.1 纳入标准 (1)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符合胃癌的诊断标准;(2)患者行保守治疗等方法无效;(3)患者及家属均完全清楚本次研究的内容流程等,自愿参加临床治疗研究。
1.1.2 排除标准 (1)患者存在肝、肾等严重器官器质性病变;(2)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证;(3)患者不配合治疗。
本次研究中的106例随机抽选患者均为2018年7月—2020年7月胃肠外科收治,且均确诊为胃癌,且均行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患者年龄38~69岁范围内,平均为(49.1±5.0)岁;65例为男性,41例为女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常规组53例患者,38~69岁,平均(48.8±5.3)岁;33例男,20例女。合作组53例患者,38~69岁,平均为(49.5±4.7)岁;32例男,21例女。两组基本数据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各项内容资料均已提交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研究,并审批通过,能够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1.3.1 常规组 对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干预。包括手术准备、临床监测、饮食指导等。
1.3.2 合作组 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多学科合作团队模式干预。具体为:(1)快速康复多学科合作小组构建。医院应基于胃癌治疗组建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团队,包括手术外科、介入科、麻醉科、心理咨询以及营养科等,制定手术临床干预目标和具体流程,并在患者入院后,予以资料综合评估,并据此制定后续干预方案。(2)术前,积极同患者交流沟通,向其讲解胃癌根治术的大致过程、预后效果、注意事项等,加强针对性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术前3 d,应告知患者进行流质饮食,并叮嘱其充分休息,保持良好身体状态。术前1 d进行备皮准备,前6 h应禁水禁食,做好手术准备。(3)术后,要加强基础项目干预,加强疼痛控制。同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帮助制定个性化术后作息行为规划,引导患者科学、规律的作息。并增加腹部按摩,刺激伤口愈合恢复。此外,还应加强营养指导,制定针对性、合理化的术后营养计划和食谱,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内容。(4)评估改进,小组人员应每天将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评估临床干预工作的效果进度,并根据恢复速度和患者状态调整和优化干预方案。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状况,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进行诊断处理,避免影响到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1.4.1 术后恢复 统计分析两组在手术完成后的机体恢复情况,观察指标有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
1.4.2 干预效果 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明显并发症,能够正常进食为显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胃肠道功能有所改善,有轻微并发症,但基本能正常进食为有效;患者胃肠道功能无改善,临床症状无减轻,有明显并发症为无效。并计算临床总有效率[4]。
1.4.3 并发症 统计分析两组住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伤口感染、口瘘、腹胀等。计算总发生率。
1.4.4 干预满意度 通过自制《临床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非常满意和满意两等级患者纳入总满意度的计算统计中[5]。
两组的各项临床结果数据均通过软件包SPSS 22.0进行对应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s)表述;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百分比表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两组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以及评价住院时间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的手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d,±s)
表1 两组的手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d,±s)
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 下床活动 进食时间 住院时间常规组534.0±0.85.1±1.04.3±0.611.3±1.2合作组531.4±0.92.2±0.71.6±1.07.4±1.3 t值-4.443 74.509 74.410 34.702 2 P值-<0.05<0.05<0.05<0.05
如表2所示,合作组与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例(%)]
如表3所示,常规组与合作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间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对比[例(%)]
如表4所示,随访调查统计,合作组与常规组的临床总满意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的满意度对比[例(%)]
胃癌,是消化系统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疾病,它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均有增长,根据全球流行病学研究机构最新统计,目前胃癌在世界范围内癌症发病率中排位第五,死亡率中排位第三[6-7]。而我国又是胃癌的“高发地域”,因此,需要临床上予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手术治疗是目前对其最为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部位、方式以及风险性的影响,会对患者胃肠道功能造成一定的客观损伤和干扰,导致患者在术后无法尽快恢复进食,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影响到后续的康复治疗,并容易诱发相关并发症[8-10]。因此,临床干预工作在胃癌根治手术的治疗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般而言,常规的临床手术干预工作的相关内容和实施时间大多集中在手术后阶段,且内容相对基础,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般。随着医疗技术、医院管理模式以及人们就医需求的改变,近年来临床上逐渐兴起了以多学科协作为特点的快速康复合作团队模式[11-12]。这一干预模式主要指的是在临床治疗中,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需求,构建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学科合作团队,通过这些学科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决策,制定出具体、科学、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目标和方案流程,从而不仅更好地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安全开展,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科学、规范化的辅助干预服务,提高整体的诊疗质量,提升患者在就医期间的舒适度,以及其对临床效果、临床服务等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更好地提高医院临床治疗的水平[13-14]。
本次研究表明,应用快速康复多学科合作团队模式的患者,其术后各项临床恢复指标同行常规干预患者相比时间明显偏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77%。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就表明,胃癌根治术临床中应用快速康复多学科合作团队模式,其术后排气、进食恢复、住院等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较少,临床疗效方面优势明显,应当予以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