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

2021-07-28 01:36周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半月板滑膜关节镜

周滢

半月板周围囊肿具体主要指发生在半月板中或包膜下关节液蓄积导致产生的囊性病变,多伴随存在半月板破裂。半月板周围囊肿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低,以运动较多的青壮年为主要患病人群,且外侧半月板囊肿的发生率较高,患者伴有关节活动性疼痛感、局部肿物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以往全部切除半月板和囊肿的手术方法虽然可以彻底切除囊肿,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但切除范围大,不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也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比如伴关节不稳定蜕变[1-2]。近年来,在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可在关节镜下完成囊肿切除和内引流操作,并在切除囊肿后缝合修复损伤半月板,最大限度的保留半月板组织,具备良好的远期治疗效果。换言之,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上,本研究(2019年4月—2020年4月)共选取40例患者,旨在进一步研究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共选取40例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半月板周围囊肿患者作为主要对象,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为23~45岁,平均年龄(34.56±2.18)岁;左膝14例,右膝26例;内侧半月板10例,外侧半月板30例。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且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取患者仰卧位,在患肢上使用气囊止血带。取膝关节前内侧和外侧标准入路置入关节镜,先用探针检查囊肿的位置和形态,并检查滑膜、软骨、半月板损伤情况。在关节镜下确定囊肿位置,使用刨刀将整个囊肿壁切除。在20 mL注射器针头内置入1根1-0单股可吸收线,采用由外向内缝合法,并经皮由关节外向关节内穿刺,缝合2~5针,每针间距为5 mm,穿过半月板上下表面后引出,并在关节囊外拉紧、打结、固定,将线尾剪断。在关节腔内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使用自粘弹性绷带行加压包扎。

1.3 评价标准

(1)临床愈合的判定依据是Barrett标准[3],具备以下情况则认为半月板已经愈合:①膝关节无肿胀症状;②关节间隙无压痛感;③关节无交锁;④Mc Murray试验结果为阴性。(2)于术前和术后用膝关节评分表(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evaluation form,IKDC)[4]评估损伤情况,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膝关节损伤越严重。(3)于术前和术后用Lyshlom评分标准[5]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所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半月板周围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40例半月板周围囊肿患者中,有38例患者为临床愈合,临床愈合率可达到95.0%,其余2例患者术后随访发现伴有膝关节间隙压痛,半月板未愈合。

2.2 所有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的IKDC评分、Lyshlom评分比较分析

所有患者术后的IKDC评分、Lyshlom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手术前IKDC评分、Lyshlom评分分别为(54.16±2.38)分、(55.91±2.62)分,手术后IKDC评分、Lyshlom评分分别为(85.87±2.16)分、(82.45±2.33)分,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手术前与手术后所有患者的IKDC评分、Lyshlom评分比较(分,±s)

表1 手术前与手术后所有患者的IKDC评分、Lyshlom评分比较(分,±s)

时间段 例数IKDC评分Lyshlom评分手术前4054.16±2.3855.91±2.62手术后4085.87±2.1682.45±2.33 t值-62.39847.874 P值-0.0000.000

3 讨论

半月板周围囊肿是临床上发病率较低的疾病类型,通常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半月板损伤和功能退变有关。在存在外伤历史且伴随存在半月板囊肿的患者内,能够在手术到期间于囊肿内发现红色或淡红色黏液,所以由此可知半月板周围囊肿和半月板损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半月板中发生出血和滑膜细胞组织在半月板之间,而半月板表面愈合,半月板内分泌滑膜细胞时期形成囊肿。但在过去的部分研究中也明确指出,部分半月板囊肿也没有显著的外伤史,但半月板囊肿破裂多伴随出产生,所以推测半月板退变和黏液样变形可能和半月板囊肿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半月板周围囊肿部位会慢慢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关节软骨和半月板、甚至周围关节囊产生挤压,逐渐出现关节活动时疼痛、弹响、以及半月板损伤,最终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7]。通过深入分析后发现,半月板囊肿的主要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如下:按照半月板囊肿发生部位,可将其分为半月板旁囊肿、滑膜囊肿、半月板内囊肿,其中内侧半月板囊肿较外侧显著较少,前角与体部较为常见,而后角少见。外侧半月板体部和前角较宽负重较大,活动范围较后角大,所以发生损伤和退变的可能性较大,由此也可知,囊肿在半月板外较常见,而在半月板内侧和滑膜。在半月板囊肿发生后,期临床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弹响、交锁以及膝关节屈伸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目前,手术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的首选且有效方法,而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手术治疗是半月板囊肿的主要治疗方式,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关节镜下囊肿内引流术和开放手术。开放手术在对囊肿切除的同时,也会部分或全部切除半月板。虽然可彻底将囊肿切除,但半月板的切除范围较大,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以及预防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关节镜下囊肿组织部分切除,同时切除部分半月板组织,可明显缓解症状,但由于较多的半月板组织丢失,影响了膝关节功能,膝关节不稳定、骨性关节退变等并发症可能在康复后期出现。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半月板的范围与骨关节稳定性及骨关节炎发生率密切相关,因此手术中处理囊肿后应尽量修复,保留半月板组织。针对半月板囊肿的治疗,不仅要处理囊肿,还要处理半月板损伤。囊肿处理包括切除和内引流,对体积较小的囊肿可全面切除,对于体积比较大的囊肿,应切除关节内囊壁,将囊液完全吸进充分敞开内引流,当半月板水平破裂、不可修复时需进行部分切除、修整,对纵行撕裂则应尽量缝合。

本次研究共选取40例半月板周围囊肿患者,且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发现40例患者的临床愈合率可达到95.0%,治愈率颇高,其余2例患者术后随访发现伴有膝关节间隙压痛,半月板未愈合。与此同时,所有患者术后的IKDC评分、Lyshlom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充分体现了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的治疗优势。关节镜下囊肿切除术是在关节镜辅助下的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在关节镜辅助下部分切除囊肿组织、部分切除半月板组织,以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但由于多数半月板组织丢失,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影响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同时也增加骨性关节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影响预后[8-9]。因此,手术过程中在处理囊肿后需要尽量修复残存的半月板,通过关节镜下手术技术保留患者的半月板组织,发挥半月板吸收关节震荡、负重传递、维持关节稳定性、调整关节内压力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半月板周围囊肿的体积相对较大,在完全切除囊壁后,半月板的前角已经完全游离,而缝合后的半月板边缘牢固附着于关节囊上,与关节囊紧贴,明显稳定了半月板,且血供较为丰富,促进了术后半月板的早期愈合。半月板缝合术包括三种缝合操作方法,其中,“由内向外”的操作方式相对较为复杂,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伤及到血管神经[10-12]。而“由外向内”和“全内”缝合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操作方式,前者更适用于前角、体部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后者的操作简单,且对血管神经造成的风险较小。临床上可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最安全的操作方式。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可获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修复病变的同时能够尽量保留半月板组织,且此种治疗方式的创伤性小,预后佳,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可提升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因此,更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半月板滑膜关节镜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原发性肺滑膜肉瘤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