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诗歌《米拉日巴道歌》主题意义翻译研究*

2021-07-28 03:14何正兵
民族翻译 2021年3期
关键词:程式口头译文

⊙ 何正兵

(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引言

如果将口头诗歌主题意义的翻译置于两种文学语境内,通过考察不同文化来源中的文学事实并分辨其异同,从形式上探索不同语言文学中“共识”或“彼此解释和理解的出发点”[1],那么译文在译入语文学系统中的对应角色和作用,可借由合适的语言结构和形态得以彰显。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译者的任务》中指出,语言具有“亲缘性”,译者的任务就是通过特定的方式激活两种语言中潜在的意指方式使其互补,让译文中“纯语言”的光芒照射原文,揭示文本中被隐蔽的意义[2]。本雅明道出了翻译促成异文化之间彼此进行深层认知和理解的途径。所谓“纯语言”,是指所有语言中意指方式的总和,具有共同属性的意味,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以“横组合/纵聚合”这一对术语来描述这种具有共同属性的“意指方式”,从语言的层级结构上揭示了意义的构成原则,而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的论文《语言的两个方面与失语症的两个类型》则进一步指出,横组合段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特征是“邻接性”(contiguity),纵聚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相似性”(similarity),他探讨了语言结构中的意义生发方式,指出语言的这两个结构特征实际上正是比喻的两个主要类型的特征——隐喻和转喻。[3]109-110他从弗洛伊德对梦境的研究中得到启示,认为在邻接性的语言结构中意义来自于转喻过程中的“置换和浓缩”,而在具有相似性的语言结构中意义来自于“认同和象征”,二者的心理作用分别是“感染”和“模仿”。[3]113雅各布森特别指出,在口头艺术中,隐喻和转喻是表达意义的通常手段,在任何的语言层面的结构关系中,例如语素、词汇、句法和短语的相似性和邻近性关系中,都会产生一系列的隐喻和转喻的潜在构型。[3]111

《米拉日巴道歌》口头程式蕴含的主题意义的翻译,不仅涉及意义本身,更彰显了特定主题意义之后不同的诗学传统所蕴含的“纯语言”性质的表达机制。道歌中铺陈连类、对仗和重复/回环等口头传统文学常见的程式化结构形态,不仅对应着久远的藏语诗学手法,其蕴含的主题意义及其表达具有某种“纯语言”性质的跨文化共识——基于平行结构的意义表达机制。铺陈连类、对仗和重复/回环的口头程式展开形态,是一种诗篇整体意义上的更深层的平行结构,在语言的层级结构中通过隐喻和转喻指向固定的主题。

一、主题要素

所谓主题(theme),是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要素,可以是一类事件、一种手段或一个程式,其具体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诗歌概念或程式、在一部作品中重复出现的某个重要的短句、固定的描写或意象的复合体,常用来表示某个含蓄的或明确的抽象意念或信条。[4]从口头诗歌的角度来看,主题意义不仅是一套固定的词,还是一组意义,作为诗人的叙事方法,它代表着诗人的诗歌能力,在语言上表现为“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事物和情节”,其意义表现于(但不受限于)具体事物和重复的词汇,其内在表达机制往往源于人们自身习惯性的行为和对事物的描述方式。[5]53《米拉日巴道歌》口头传统主题意义的翻译,取决于对藏、英口头诗歌主题意义表达机制的认知和对独有的或隐含的转喻/隐喻意义进行溯流寻源的文化考察。口头诗歌传统中平行结构的句法和相应的韵律,引导着诗人运用口头程式来进行歌唱,这些富于节律的吟唱单位(口头程式),是由某些关键词来组织的,这些关键词,是声音和意义之间的桥梁,由此,歌手编织出了意义、声音与形式的歌唱模式。[5]304从平行结构的诗学原理来看③,在程式单位的平行结构中,这些起着核心作用的关键词,以特有的表达机制融入声音和形式的歌唱模式中,指向了诗歌的主题意义。(见图1)

图1 口头程式主题意义的诗学机制及其蕴含的翻译要素

……

在诗篇中并未直接出现这一主题词汇,而是通过一系列修辞意象间接呈现的:

四个比喻意象以铺陈并列的方式,呈现了自然物象中“高低”“明暗”“缓急”“好坏”的四种对立状态,形成类型化的聚集,其修饰的本体分别是主张“不执着于两端”的“见地”“修观”“行为”“成就”等佛学概念,于是四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了邻近关系,指向了新的转喻空间:“中观之道”。

而诗篇Ⅶ则是以具有相同的句法结构的口头程式的重复展开形态来彰显主题,例如:

……(重复出现6次)

一系列句法地位相同、具有邻近关系的重复关键词构成在重复的语境中转化为概念化的文化符号,形成了转喻主题意义:

部分诗篇的口头程式呈现对仗形态,在一系列的关键词之间建立了对比关系,例如诗篇Ⅰ中的诗节:

……

对仗形态的诗节使诗篇的主题指向了关键词意义或句意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以隐喻的方式彰显主题:

通过上述例证可知,《米拉日巴道歌》口头程式中的众多修辞意象词汇往往是在并列的口头程式之间以铺陈连缀的形式呈现特定的主题意义,众多看似并非修辞意象、没有特定重复现象的普通词汇,往往在对仗的口头程式的展开态势之间发生了新的逻辑指向,隐含着丰富而一致的言外之意;大量重复的关键词汇,往往在口头程式自身的重复、回环形态中直接标注了含义更广的诗篇主题。

主题意义的形成机制和理解路径只有在源语和译入语文学传统中得到印证和“共振”,才能实现一定的翻译“效度”。从译入语的角度来看,翻译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成功有赖于其在译入语语境中的接受效果:目标接受者是否用与其自身情境连贯(coherent)的方式来理解译本,译本在意义与形式上是否引起任何形式的抗议(Protest)[6],主题意义的翻译不仅是原文主题的投射,也是与译语文学主题表达方式的对接,所以有必要以《米拉日巴道歌》三种主要的口头程式展开形态为参照,考察英语口头诗歌中的类似现象。在英语文学传统中,众多关联着意义、形式和声韵的关键词汇,在特定口头诗歌形态中产生更加深远的修辞指向。这里以英语民谣为例,考察其中常见高频关键词(或主题词)所在口头程式的展开形态。本文用以比较研究的英语民谣⑩全文共计15311行,重复2次以上诗句为688句,占诗行总数的4.5%。如果每个重复的诗句属于一个口头程式,那么共有程式化单元683个。在为数众多的口头程式单元中,有大量的名词复现现象,这些高频词所在的重复诗句和程式化句群极为普遍。其中,重复率最高的5个物性名词为:sea(135次),night(120次),tree(114次),head(111次),heart(108次)。下面以这些名词规律性复现的诗篇为例,来观察其所在口头程式单元的展开态势:

表1 英语民谣主题词形态示例

这些类型化的词汇,是“用固定的词语搭配来传达固定的意象”[7]166,是“特定韵律与特定意义的结合”[7]149,成为了即兴表演曲库中的“常备片语”或“大词”的核心部件,它们将程式化的诗篇形态转变成了指向主题的地图。以常见主题词汇“大海”为例。英语口头诗歌Northumberland Betrayed by Douglas中重复的关键词“sea”就具有这样的主题指示功能。该诗描述了Lord Percy被恩将仇报的友人Hector和Douglas出卖,毫不知情地乘船穿越大海去往执刑之地York的漫长死亡之旅,在铺陈的问答中4次复现的150英里的漫长海路,与上下文语境中的谋害者Douglas和他的谎话产生了强烈的意义感染,带领读者抵达了诗歌的“死亡”主题:

Betwixt yond English lords and mee?

It is thrice fifty miles,

To saile to them upon the sea.

...

When they had sayled fifty myle,

Now fifty mile upon the sea;

Hee sent his man to ask the Douglas,

When they shold that shooting see.

...

When they had other fifty sayld,

Other fifty mile upon the sea,

Lord Percy called to Douglas himselfe,

Sayd,What wilt thou nowe doe with mee?

...

When they had sayled other fifty mile,

Other fifty mile upon the sea;

They landed low by Berwicke side,

A deputed ‘laird’ landed Lord Percye.

——Northumberland Betrayed by Douglas[8]

英语口头诗歌Riddles Wisely Expounded则在诗节之间,在彼此对照的意象“爱”和“路”、“天”和“树”、“海”和“地狱”的比兴之下,彰显了回环往复、间隔性复现的一系列对仗的修辞意象之间的相似之处,指向了“超越自然和死亡的爱”这一隐喻主题:

’O what is longer than the way,

Or what is deeper than the sea?

...

’O love is longer than the way,

And hell is deeper than the sea.

...

What is broader than the way,

And what is deeper than the sea?

Love is broader than the way,

And hell is deeper than the sea.

...

’O what is heigher nor the tree?

And what is deeper nor the sea?

...

’O heaven is higher nor the tree,

And hell is deeper nor the sea.

...

’O what is higher than the trees?

Gar lay the bent to the bonny broom

And what is deeper than the seas?

And you may beguile a fair maid soon

...

’O heaven’s higher than the trees,

And hell is deeper than the seas.

——Riddles Wisely Expounded[9]

和藏语口头诗歌一样,在上述英语民谣中,随着口头程式的不同展开形态,重复的关键词sea自身亦以相对应的方式呈现,或通过自身的重复或与上下文语境中的其他要素并列铺排,产生了基于“邻近性”的意义暗示(转喻),成为了特定主题意义的标志,或以对照和对仗的方式使意义发生了基于“相似性”的意义指向(隐喻),彰显了隐含在诗句间的内在主题。

二、主题翻译的对等效度

根据藏、英口头诗歌主题意义坐标中的三个要素(程式化形态、关键词系统和主题的转喻或隐喻意义),翻译应该主要关注译文呈现的主题要素在译语文学文化系统中的对应情况,不同的主题要素对应情况体现出诗学共识和文化差异条件下最大的对等效度。此处的译语文学文化系统,对应着原文主题的三个要素,即一般性的口头诗歌程式化形态(已证明的、既有的),表现主题意义的关键词系统(或修辞意象),主题词在文化、文学语境中的意义。缘于藏、英之间深层的诗学共性和天然的文化差异,译文呈现的主题之于两种文学、文化系统,有如下三种对等效度:如果主题的三个要素皆互文或相似,那么译文的仿拟效度为“基本对应”;如果在程式展开形态这一诗学共识的基础上,主题意义具有跨文化的互文性或相似性(即译文的主题词在译语文学和文化的意义系统中具有对应成分),但是呈现类似主题意义的关键词(或修辞意象)不同(即原文的关键词或修辞意象在译语文化和文学系统中呈现出不同的转喻或隐喻意义,同时,该主题意义在译语文学、文化系统中表现为其他常见的关键词或修辞意象),本文定义这种情况为“错位”;如果仅仅是程式展开形态的对应,译文中的主题词在英语文学、文化的意义系统中没有互文或相似的内容,本文定义这种情况为“断裂”。本文对主题词汇在译语中的意义判断及其修辞意象考证,主要根据以下文献:以文学、文化语境作为词汇意义依据的OxfordEnglishDictionary(OED)和具有丰富文学和文化语境内涵的P.R.Wilkinson的ThesaurusofTraditionalEnglishMetaphors(TTEM),Edward Quinn的ADictionaryofLiteraryandThematicTerms(DLTT)和Ferber Michael的ADictionaryofLiterarySymbols(DLS)(下文以括号中的缩写字母标注引证来源)。由于藏、英口头程式形态及其蕴含的诗学机制的对应是既有的诗学共识,下文以笔者选译的《米拉日巴道哥》英文文本为底本,主要考察译文中表现诗歌主题的关键词及其指向的源语文化主题意义在译语文学和文化系统中的对应成分,并结合主题所在口头程式的展开形态,来判断作为“视域融合”的译文(补偿手段之外的正文)所呈现的主题要素与藏、英文化之间的对应情况及其与译语文学系统的对等效度。在众多的主题中,选取三个代表不同对等效度的主题为例。

——诗篇Ⅰ

The peacock dwells under a white tent.

...

so tempting is the kitchen in the rural temple.

...

The secular people are crowded boisterously.

...

The horses,cattle and sheep the shepherd is treasuring.

...

By fantasy the earthly body is afflicted.

...

The religious rite is joined by woman indulgent

...

The boundless avarice is an eternal circle.

...

The pagans chant and pray for the secular.

The benefactress is singing like a devil.

...

To their owner properties in home are everything.

...

Swarms of masters are surrounded by servants.

...

Some recitations can’t hold the spirits.

——程式化展开形态:铺陈。

——关键词:相似。

表2 关键词对照(1)

——主题词意义:相似。

表3 主题意义对照(1)

——主题对等效度:基本对应。

——诗篇Ⅱ

With a manner more elegant than a Buddhist statue,he goes to Lhasa.

With words more luxuriant than silk,he goes to Lhasa.

With a voice more pleasant than tinkles of bell,he goes to Lhasa.

With ideas more flamboyant than brocade,he goes to Lhasa.

With an odour more fragrant than sandalwood,he goes to Lhasa.

——程式化展开形态:铺陈。

——关键词:不同。

表4 关键词对照(2)

——主题词意义:不同。

表5 主题意义对照(2)

——主题对等效度:断裂。

——诗篇Ⅲ:

Do you know who I am?

The descendant of White Lion.

...

Do you know who I am?

The descendant of Eagle,the royal line.

...

Do you know who I am?

The descendant of giant whale.

——程式化展开形态:铺陈。

——关键词:不同。

表6 关键词对照(3)

——主题词意义:相似。

表7 主题意义对照(3)

——主题对等效度:错位。

从选译文本的13个主题翻译考证来看,译文主题要素与藏、英文化之间的对应情况及与译语文学的对等效度可归纳如下:

表8 译文主题要素在藏、英文化之间的对应情况及与译语文学的对等效度

三、主题翻译的仿拟策略

谢天振提出以世界文学的视野打破文化之间的时空界限,通过追根溯源的比较研究,来找到文学类型所采用的共同的主题“承袭模式”或“表达规范”这一主题翻译策略[12],蕴含着比较文学视野下对翻译的更高要求,即在呈现异质文化间不同文化要素的同时,还要能够有效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加拉格尔提出了对他者进行理解的“主体间性”和认知策略,即通过语言“仿拟”(simulation)认知经验来达到理解他者的意图,根据语言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特点,分为“直接感知仿拟”(perceptual simulation)和“想象仿拟”(imaginative simulation)。

主题翻译的“仿拟”策略,最终要通过对主题要素的重新配置和整合来实现,要根据两种文化间主题要素的对等效度和互文性,实现主题语言转换的“内隐外化”规律,通过语言形式的外化使主题内容的深层意蕴由“潜台”走向“前台”,要在翻译的转换过程中,呈现主题翻译特有的“关联因素的混合交融关系和异质意识形态的对话特征”。[13]为了对主题要素进行规律性的整合,本文根据学者孙亚的论文《心理空间理论与翻译》中的“翻译的概念整合模式图”[14]和索绪香的博士论文《诗性隐喻翻译的信息整合模式——以〈红楼梦〉中的诗歌英译为例》中的概念整合模式,从诗学比较的视野进行了调适,尝试以规律性的翻译要素整合模式构建基本对应的可直接感知的诗学条件、弥合错位或断裂的想象关联。本文以如下方式界定了主题翻译涉及的诸多要素:

a和a’:原文和译语文学对应的口头程式展开形态

b和b’:原文和译语文学对应的关键词系统

c:原文主题的关键词系统

d:与原文类似的主题在译语文化中的常见关键词系统

e:主题词在源语文化中的内涵

f:主题词在译语文化中的内涵

下文以选译诗篇中的典型诗节为例:

这两类对等效度的主题的基本要素的翻译配置过程如下:

(1)基本对应的主题:

表9 基本对应的主题要素及其翻译配置

(2)错位和断裂的主题:

表10 错位和断裂的主题要素及其翻译配置

从比较文学的视野来看,上述“仿拟”过程中诗学要素的配置,可以说是实现两种文学系统之间的一个“互证-互识-互补”的文化沟通过程。为了确认主题翻译中的仿拟要素和方式,有必要立足于文本关系和文学关系,从“互证-互识-互补”的文化沟通角度进行文献考证。

首先,在三个主要的主题要素的对等效度为“基本对应”的情况下,译文要呈现的主要的主题要素(程式形态、关键词系统、主题意义)在藏、英文学或文化系统中具有彼此类似的对应成分,由于其转喻和隐喻的主题表达机制的一致性,对于译入语来说,源语的主题意义是清晰明白地呈现在语言之中的,于是就可以通过翻译创造直接感知和理解的条件,形成基于邻近关系和相似性关系的上下文语境(对应的程式形态和关键词系统),这样译文就构建了无须进行跨语言假设和推理的“内心语言”,能够直接激发语言结构中的常识(相似之处),赋予诗歌主题以条件反射式的认知体验,这就是翻译的“直接感知仿拟”。《米拉日巴道歌》的选译文本中,下列主题在藏、英文化间具有“基本对应”的对等效度:

delusion

hindrance

discerning

illusion

译文的翻译策略和主题要素配置模式如下:

完全仿拟:

(1)仿拟对应的程式展开形态。

(2)仿拟对应的关键词系统。

(3)注释:阐述藏、英对应的、和主题词相关的类似主题内涵。

对等配置:

a-a’

b-b’

通过这样的对等翻译法,译文直接投射两个文化空间的对应元素,原文本的主题要素在译语空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物,产生跨文化的映射:a-a’、b-b’。由于藏、英文学在主题意义的呈现方式上(转喻和隐喻)是一致的,因而具有共同的抽象结构,即在概念层次上是对等的。这样,“原文本空间与译语空间保持某种认知联系,原文本空间里的某些分子就可以触发译文空间里的对应分子”。[15]译文以相似的程式形态和相似的关键词系统创造了对主题进行直接感知和理解的条件,而原文关键词系统和主题意义无需专门阐释。

其次,在三个主要的主题要素的对等效度为“错位”和“断裂”的情况下,译文呈现的主题要素在藏、英文学或文化系统中仅具有部分或不具有对应成分,但由于转喻和隐喻的主题表达机制始终是一致的,主题的语言结构和意义之间的非逻辑的想象关联(“感染”和“模仿”[3]113)仍然是在藏、英之间进行彼此理解的共识性基础,因此就可以通过翻译创造共有的语言情景结构,以感染(转喻)和模仿(隐喻)的方式指向相似的或不同的想象意义,于是在译文中就构建了主题形式和意义之间共有的或新的想象关联(同时通过考证和注释,比较藏、英之间的关键词系统或主题词意义,以揭示异同,避免文化误读),这就是翻译的“想象仿拟”。《米拉日巴道歌》的选译文本中,下列主题在藏、英文化间的对等效度为“错位”:

forces of faith

the middle way

blessing

being equal

译文的翻译策略和主题要素配置模式如下:

部分仿拟:

(1)仿拟对应的程式展开形态。

(2)仿拟原文的关键词系统。

(3)注释:对照和主题词相关的译语文化中的关键词系统,阐述类似的主题意义。

弥合错位的想象关联:

a-a’

c-c

c|d

《米拉日巴道歌》的选译文本中,下列主题在藏、英文化间的对等效度为“断裂”:

desire

land of blessing

land of enlightenment

land of Liberation

self-nature

译文的翻译策略和主题要素配置模式如下:

部分仿拟:

(1)仿拟对应的程式展开形态。

(2)仿拟原文的关键词系统和主题内涵。

(3)注释:对照和主题词相关的源语和译语文化中的关键词系统及其主题内涵。

搭建断裂的想象关联:

a-a’

c+d

c|d

e|f

通过类似转喻和隐喻语境的创设,仿拟了原文诗句结构和关键词相同语法地位,构建了关键词之间的邻近和相似关系,在译文中实现了铺陈形态、重复形态和对仗形态的口头程式展开方式,创造了主题聚焦的想象语境,引导了想象意义的理解线索;同时通过考证和注释,对照两种语言背景中修辞意象和重复关键词的文化意义,以揭示原文的真意、避免文化误读。

四、结语

翻译文本中的文学主题是内嵌于两种文化和意识形态中的文学视域,其背后具有通用的惯例、规则和语言使用情景,因此译文作为两种语言文化的“双向补偿的交流”[16],在体裁和意义表达方式上与源语和译语文学传统具有互文性和对话性,构成了“仿拟”的认知前提:共享的经验和知识。译者可以通过“仿拟”途径营造特定的文本情景和文化环境,在其中寻求基于互文和对话的体验和心理共鸣,从而抵达他者语言中的情感和内心,实现翻译促成异文化之间互相认知和理解的价值。既然《米拉日巴道歌》口头程式的主题是在繁复铺陈和重复、对仗的口头演述情境中生发的一系列转喻和隐喻意义,那么,通过翻译来仿拟这种口头演述情境、创制基于源语和译语两种诗学传统之间某些“视域融合”和“对话”基础上的认知语境,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译文读者以直接把握原文主题意义的“心理共振”能力。

翻译所表现的主题意义的形成机制和理解路径只有在源语和译入语文学传统中得到印证和“共振”,才能实现一定的对等“效度”,因此翻译的仿拟策略应该主要针对译文呈现的主题要素在译语文学系统中的对应情况,针对不同的主题要素对应情况体现出诗学共识和文化差异条件下最大的对等效度。针对主题意义的表达机制和对等效度,本文提出了两种仿拟策略(“直接感知仿拟”和“想象仿拟”)及对应的翻译要素整合(配置)模式,尝试以规律性的模式构建基本对应的可直接感知主题意义的诗学条件,或弥合不同文化背景下与主题要素相关的错位或断裂的想象关联。进而提出,主题翻译的“仿拟”策略最终要通过对主题要素的重新配置和整合来实现,要根据两种文化间主题要素的对等效度和互文性,实现主题语言转换的“内隐外化”规律,通过语言形式的外化和注解阐释,使主题内容的深层意蕴由“潜台”走向“前台”。

注 释:

①Humphrey Clark的TheMessageofMilarepa,NewLightupontheTibetanway:ASelectionofPoemsTranslatedfromtheTibetan(1958);Antoinette K.Gordon的TheHundredThousandSongsSelectionsfromMilarepa,Poet-SaintofTibet(1961);张澄基(Garma C.C.Chang)的TheHundredThousandSongsofMilarepa(1962);Kunga Rinpoche和Brian Cutillo的DrinkingtheMountainStream:SongsofTibet’sBelovedSaint,Milarepa(1978);Nicole Riggs的Milarepa:Songsonthespot(2003);Christopher Stagg的TheHundredThousandSongsofMilarepa:ANewTranslation(2017)。

②作为一部“圣者传记、修行指南、佛教瑜伽手册、诗歌选集、乃至一部西藏民谣和传奇读本”,《米拉日巴道歌》承袭着源自古老时代的民间口头传统,其书面文本反映了口头传唱的活形态文本特征。人类学学者以“口头程式理论”来描述这样的文本特征:(口头程式是)“特殊的诗的语言”,是“人们在世世代代中所形成的许多常用的词语表达方式,以不同的格律模式表达了诗歌中的一些共同意义,这些词语表达就是程式。”(阿尔伯特贝茨·洛德:2004)

③雅各布森认为“平行”是诗歌的基本结构,是诗歌赖以生存的“语法”,诗中人为的形式归根到底都是以“平行”原则为轴心的“诗性功能系统”,他认为:任何一个词或句子,当它们进入由普遍的平行原则建筑起来的诗歌之中时,就受到这个系统的制约,立刻融入相关语法形式和语义价值的强大阵列。

④所统计和引用的7个诗篇原文,详见:乳毕坚瑾著《拉日巴传及道歌(藏文)》(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诗篇Ⅰ:300-301;诗篇Ⅱ:755-756;诗篇Ⅲ:197-199;诗篇Ⅳ:568-569;诗篇Ⅴ:695-696;诗篇Ⅵ:580-583;诗篇Ⅶ:424-425。对应的英译系笔者翻译实验文本。

⑤雅各布森语言诗学的“诗性功能”理论认为,诗性功能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投射到组合轴,诗性功能破坏了语言原有的自然秩序,所谓“投射”,即诗人根据对等原则选择诗歌特有的语言要素(或具有诗歌特征的意义单位,笔者注)的过程。投射过程中,语言结构和诗学意义实现关联的原理是:选择轴上的词语具有联想关系,对等原则将这些词语并置于组合轴上,削弱了依靠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所形成的语义上的线状承续,而加大了语词间的联想空间。词与词之间的常规语义走向出现断裂,产生空隙,这个空隙正是想象的空间。正是在这个空间中,词与词互相发掘,互相感应,产生意义。(田星,2007:44)

⑧《大正藏》载:“此中解脱者:是永断、离系、清净、灭尽、离欲等名之差别。自性者、谓粗重永害,烦恼永断。训词者、谓能脱种种贪等系缚,故名解脱。”“言解脱者:解脱一切生老等故。”“言解脱者:由离贪故;一向安隐。于余烦恼,心得解脱。”

⑨《大正藏》载:“此数论外道二十五谛之一。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

⑩程式单元及其所在诗歌的文本例证,英语民谣语料来源于对TheOxfordBookofBallads(1966)的全文统计。

猜你喜欢
程式口头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中国市场增程式电动汽车研究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英语程式语可学性的语言模因论解读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如何写口头通知
弟子规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