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概念、特征及类型研究

2021-07-28 09:11袁继芳陈建国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绿道场所广场

袁继芳 陈建国

(安徽财经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30)

1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概念

从字面意思来看,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逐层递进的,空间-公共空间-休闲公共空间-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因此其概念研究也是逐层递进的。空间(英文名Space),表现为长度、宽度、高度,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城市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space)是指市民可以自由使用的城市空间。李德华认为,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指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馆,以及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空间,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和城市绿地等。[1]休闲公共空间,顾名思义是休闲娱乐的生活空间,它为人们追求文化精神生活提供了保障。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人们从事体育休闲活动所需要的特定公共空间场所。

体育休闲公共空间,首先是公共的、免费的(或象征性收维护费的)、以室外为主的、对普通老百姓进行开放的公共空间。按照芦原义信所指,外部空间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是人所创造的,并被赋予一定目的的外部环境。[2]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就是被赋予以体育休闲为目的的城市室外公共空间,通常包含了休闲漫步空间、趣味活动空间、运动健身空间、社交活动空间。[3]休闲漫步空间是复合式线性空间,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散步、慢跑的活动场所,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趣味活动空间通常是为儿童专门设计的,主要满足人们滚、跑、滑等各种活动需要,该类空间的整体气氛通常是轻松活跃的,不仅要保证安全性还要能体现一定的娱乐性。运动健身空间主要是人们进行身体活动、体育锻炼的场地,一般包括三部分:运动场地、 器械场所和休息空间。运动场地通常包括各种球类(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以及塑胶跑道等专项运动场地;器械场所是安置健身器械以及全民健身路径等可以供人们健身使用的场所。社交活动空间就是为了人们更好地交流与沟通,而提供给人们参与群体活动的场所,像群众自发组成的小团体,扭秧歌、跳广场舞、健身气功等群体活动就是具备这样功能的社交活动。[3]由于人们进行体育休闲活动有着各自不同的动机与需求,因此其从事体育休闲活动的场所也是各不相同。城市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的公共场地、城市体育休闲广场、休闲公园、社区体育休闲活动场地、休闲健身步道等非正规的公共场所成为人们体育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些非正规的设施在发挥特定功用的同时,也具有体育休闲空间的功能,也可以称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

因此,本研究主要是从物质空间角度出发,在综合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及体育休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进行界定。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内对公众开放的,具有一定公共服务设施,主要用来满足人们运动、休闲、健身、娱乐、交往等需求的场所。通常是指对所有人开放的日常生活空间,如公共体育场地、广场、公园、绿道等。

2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特征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它首先应具备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此外由于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主要是指以体育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满足人们健身需要的场所,它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因此综合起来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2.1 公共性

公共性,首先表现在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而不仅仅为少数人所享用的。作为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首要特性,其目的是为普通老百姓创造一个自由自在地进行休闲健身运动的场所,使人们能够达到休闲、健身、娱乐的目的。通常私人休闲空间是封闭的,如私家园林、别墅等,仅对家人朋友开放,而公共休闲空间则应是对普通大众开放的,不同阶层、年龄、性别的人都可以进入的空间。但这并不表明,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公共性并不是个体的意愿,而是个体与个体之间调节形成的一种共性,这个共性由个体出发,同时又回到个体循环的过程,即公共的要求是随着整体水平的提高有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

2.2 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是指用于体育休闲健身活动的公共场地设施对居民的开放情况。通常是指对城市所有居民开放,不设立任何的“门槛”,任何居民都可以享受和使用,且人们能够直接进入,并切实感受到体育休闲活动的真实性。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指出:“在市区街道和市中心,社会性活动一般来说是浅层次的,大多数是被动式的接触一一作为旁观者来领略素不相识的芸芸众生。”[4]这就说明被动式、不开放的公共空间,使人无法进行深层次交流,无法表达人的真情实感,算不上真正的空间。此外,开放性还指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与其他类型公共空间的相互转化,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可转化为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如体育场地在特殊需要时可转化为文艺演出的场地;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也可转化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可以通过进一步改造而转化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社区内学校的运动场在清晨及节假日对市民进行开放,具有休闲功能,而在教学期间则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作为以提供休闲健身为目的的空间场所,它一定是可进入的、开放的,人们不能进入的、只可远观的空间是不能称之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

2.3 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等级。通常根据空间的服务半径,将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分为社区级、区级、市级三个等级层次。等级层次不同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表现出的功能也不相同,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休闲需求。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层次是城市体育休闲行为的反映,它的形成是体育休闲活动的主体者、体育休闲空间的类型以及体育休闲空间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层次等级受到体育休闲参与者的多少、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需求大小、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进入门槛的高低、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距离远近、体育休闲活动的时间频率多少等[5]影响。通常情况下,不同层次级别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在不同指标特征上都存在着差异,如空间距离、活动性质、休闲者数量、体育休闲活动时间频率、需求量以及门槛入口等方面。

3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分类

3.1 根据服务半径与对象分类

根据服务半径可将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分为市级、区级和社区级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具有标志性、历史悠久、远近文明的城市公园、广场、体育馆等为市级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如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上海的外滩、青岛的五四广场等公共空间,它们不仅是本市居民体育休闲的好去处,同时也是外来游客主要观光游览的重要场所。而位于区级的城市广场、公园、体育馆、游乐园,则属于区级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它的主要服务对象通常是以区级的市民为主。位于居住小区附近的、或小区内的,市民步行就能到达的全民健身路径、社区公园、广场、游乐园等,属于社区级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它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的居民。(如表1)

表1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等级

尽管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可以按照服务半径与对象进行分类,但并不是说服务半径越大、知名度越高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越具有适用性,相反的是社区附近的体育设施、广场、空地等才直接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衡量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最基本的要求是方便适用、可达性强,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作为居民身边的公共空间,才是城市居民休闲健身最为需要的场所。因此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才是当务之急。当然,既在老百姓身边、又有标志性意义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将更为人们所向往。

3.2 根据使用时间与方式分类

根据到达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花费的时间,以及借鉴都市体育生活圈的理论,可将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划分为日常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周末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节假日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根据使用方式可将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分为适用于步行和骑行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步行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指城市的小区、广场、公园,以及健身步道等公共空间,是人们使用公共空间最主要的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的需求。骑行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主要是指为人们进行骑车健身锻炼而专门开辟的骑行道路,现在很多城市都在陆续完善这个系统,从而更方便人们的出行健身。

3.3 根据功能特征分类

根据空间的功能特征可分为专门性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和非专门性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专门性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指专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公共健身场所,它通常包括大型的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等;非专门性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指主要目的不是专门为居民提供的体育休闲活动的场所,但通常这些场所也具备体育休闲健身功能,如广场、公园、绿道等体育休闲公共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需求的增加,专门的体育休闲健身场所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在非专门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休闲健身。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体育场地,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设施。[6]因此,充分挖掘非专门的体育场地的体育休闲健身功能,能够更好地弥补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

此外,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还可以分为综合型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单项型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综合型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指能够提供多种类型运动项目的体育休闲活动场所,如综合型的体育场馆;单项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指仅提供单个运动项目的体育休闲活动空间,如网球场、瑜伽馆等。

3.4 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根据空间形态特征可将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分为点(块)状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带(环)状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点(块)状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主要指城市的广场、公园、绿地等体育休闲公共健身场所。由于受快速城市化,以及城市建设中盲目追求形象工程的影响,使得现在很多城市都追求大型的、规模宏大的城市广场和公园,但真正属于老百姓的社区广场、公园却呈现出严重不足的现象,造成了城市公共资源的布局、配置极不平衡。带(环)状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主要是沿街、沿河、沿湖、沿城等条(环)形延伸的休闲健身步道、绿道以及健身游憩带。由于中心城区巨大的产业、人口集聚效应,以及城市生态发展的环境效应,带(环)状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将是城市人们未来追求休闲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

4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典型类型

4.1 城市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交往最基本的场所。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就是在社区里能够提供人们健身、娱乐、休闲的公共场所。它除了拥有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还有其自身的特性。它首先应当满足于人们基本的健身需求,因此基本的公共的体育设施是小区里不可缺少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我国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社区体育要坚持业余、自愿、多样,加强其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积极为居民提供适宜的健身场所。[7]根据城市公共空间的服务半径,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与路程,步行就能到达的街道、公园、广场、绿地等场所。这些场所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在茶余饭后的休闲健身,或在节假日进行的休闲、娱乐、聚会等实际需要。因此社区基础设施的水平、公共服务的好坏、休闲空间的多少、环境绿化的情况、生活方便程度等都直接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布局合理的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不仅有利于促进人们健康地身体锻炼,而且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交往与沟通,从而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布局不合理的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则会严重阻碍人们的交往与发展。方便、快捷是城市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最大的特点,因此,可以说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中最贴近老百姓的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精华和本质,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最为重要的空间之一。

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建设,应与社区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不同社区人口规模不一样,所需的体育休闲空间也不相同。在《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政府要对社区和学校的体育场地加强建设,现有的居住区要进一步开发,修建简易的体育场地;新建社区要按规划进行建设。各级行政部门也纷纷在公园、广场、湖畔的周边兴建各式的公园、文化体育广场等。[8]理想的社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在《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用地指标》(2005年)中指出,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分级是以人口规模为基准的,根据人口规模与居住区分级标准,社区体育设施可分为不同的等级规模。[9]每个等级的规模和服务范围各不相同,最终形成完善的社区体育设施等级体系。同时,社区体育设施规模的确定也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关于居住小区一级的体育设施相关规定作为参考。规范规定小区级规模每千人应配置的体育设施的建设面积为45~75m2。[10]在体育设施建设制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普通居民的需求,应该根据不同居民的需求,建设不同类型的休闲娱乐设施、全民健身场地等,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同时,加大中小型体育场地建设的标准,建设居民身边的、适宜的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如社区体育中心、小区体育中心、居住区健身点、社区健身路径等等。这些是最直接面向居民的体育运动场所,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是公共体育事业的重点,社区体育建设的重中之重。[11]

4.2 城市公园体育休闲公共空间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指出,公园是向全社会开放,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文体及健身等活动的城市绿地。[12]公园按其主要功能和内容,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等。城市绿地系统分别按3000米服务半径、1000米服务半径、300米服务半径布局市级公园、区级公园、便民型街头绿地,方便居民使用。其规模与服务半径的对应关系各个城市的标准大同小异,服务半径3000米的要求,规划建设10公顷以上的综合性公园;按服务半径 2000米的要求,规划建设4-10公顷的区级公园;按服务半径500米的要求,规划建设3000 平方米左右的小区公园、小游园或绿化广场。《城市公园设计规范》中指出,市、区级公园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30m2为宜,风景名胜公园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100m2。[13]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设施与城市绿化和公园建设相结合,不仅能使体育锻炼场所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能够使城市土地和公共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14]公园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便由此而产生了,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的功能。

公园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公园中,主要用于开展体育休闲健身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园体育休闲健身活动,就是指人们在城市公园中从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类体育休闲健身活动。不同的体育休闲活动,对场地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如跑步需要线形的步道,而滑板运动在广场比较容易开展。因此,公园中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包含明确标明“运动休闲”字样的体育活动空间,如全民健身路径、儿童游乐空间、羽毛球场、篮球场等,也包含了一些隐性的体育休闲空间,如绿地草坪、道路、广场等,这两种空间共同构成了城市公园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在其建设过程中,两者都应予以发展,不可有所偏颇,往往隐性体育休闲空间占有更大的比重。因此,各地区政府应重视并加大对公园的利用,建立专门的体育公园,或者在原有公园、绿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新建体育设施和活动场地。社区公园作为社区居民的日常起居活动空间,使用率较高,而社区公园一般在社区中心位置,交通较为便利,因而会具有良好的可达性,是社区居民日常休闲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城市广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

广场最早源于古希腊,是人们进行集会、演讲、户外活动和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最初城市广场的特点与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是为满足城市生活的多种需要而建的城市户外公共休闲活动空间。到了中世纪时期,广场的功能和形态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广场成了城市的中枢空间,被喻为城市的“心脏”。而到了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与城市道路进行融合,摆脱了主体建筑的束缚,成为与道路系统和城市动态空间相结合的组成部分,使城市广场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我国城市广场的发展起步较晚,解放初期广场主要为政治集会所用,改革开放以后,现代的城市广场才得以发展,改变了城市空间结构,也改变了城市空间缺乏的局面。但由于我国城市广场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广场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闲暇、自由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渴望拥有宽敞、舒适、自由的休闲公共空间,已是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场所,是重要的休闲公共空间,同时也是城市中最具魅力,最有公共性,也最能反映现代城市文明的开放的公共空间。国内城市规划根据广场服务等级的不同分为:1)市级广场,如城市中心的广场、中心区商业中心广场等;2)地区级广场,如地区中心的广场;3)社区级广场,如社区公园、地段广场等。其分类方法按照辐射范围具体的大小来定,可分为:1)一级广场,服务半径1500米以上;2)二级广场,服务半径1000—1500 米;3)三级广场,服务半径500一1000米;4)四级广场,服务半径500米以内。

城市广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布局,与广场的功能以及广场中人群的活动有关。人的活动方式对广场场地布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广场分布的主要参考标准就是人均广场面积指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指出,广场面积宜为0.2~0.5m2/人。城市广场建设的重要因素是城市广场规模的大小及布局,不同的广场的规模(市级广场、地区级广场、社区级广场等),可以根据其城市规划结构中的地位以及辐射范围来具体确定。除了人口因素和辐射范围作为重要的依据,广场使用者的利用率等也是衡量规模的一个标尺。时下城市广场作为人们的健身场所,已越来越为人们所热衷,但正因此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广场舞扰民正反映了这个问题,它进一步彰显了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缺乏。因此,对城市广场的建设,应该在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同时,结合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与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从而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城市广场体育休闲公共空间。

4.4 城市绿道体育休闲公共空间

绿道(greenway),来源于greenbelt和parkway。美国学者查尔斯·E·利特尔(Charles Little)的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 for American》)[15]一文中,绿道通常是指沿着自然的廊道(如山脊线、溪谷、河滨等),或是沿着人工的廊道而建立的可供行人行走、或骑行的线性开敞空间。

2000年,我国就提出了有关绿道的建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 [2000]31 号)中指出,绿色通道建设主要是对公路、铁路、河渠、堤坝等沿线进行绿化美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6]2010年广东省率先开始建设绿道,截至2010年12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9座主要城市,已初步形成了 6条区域绿道骨干主线,共累计建成区域绿道达到2372公里、驿站近350个、自行车租赁点近400个以及安全设施标识牌等其他相关设施。[17]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纷纷建设绿道、休闲健身步道等,主要用于人们进行休闲健身的场所。按照“绿道”的大小、规模、服务半径等,可将“绿道”划分为社区级、城市级和区域级3个级别。绿道级别的不同,其辐射的范围也不一样,服务的人口数量也有所不同。相对应的可分成社区绿道、城市绿道和区域绿道三种类别。社区绿道主要连接居住区绿地,以广州为代表的社区绿道,将居民日常生活中相关区域的通勤、健身、休闲等连接起来;城市绿道主要连接城市里的公园、广场、游憩空间和风景名胜,以深圳绿道为代表的城市绿道,将城市内部的城市公园、街头绿地、滨水绿带与城市郊区的自然山体、农田、自然保护区相联系,形成了一个城市系统;区域绿道主要是连接城市与城市的区域通道,以广东珠三角城市带为代表的区域绿道建设层面,突破单个城市的界限,将城市与城市连结起来,形成多市共建的绿道模式。[18]

绿道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指的是绿道的空间结构,最主要的特征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包括各种绿野山林的登山道、栈道、社区、公园的自行车道、步行道。绿道体育场地沿绿道线闲置地、驿站、兴奋点等,因地制宜设置相应的体育设施,“以点带线”。绿道体育场地一般可以分为社区级绿道体育场地和市级绿道体育场地,社区级绿道健身场地服务半径为500m,布置形式为分散布置;市级绿道健身场地服务半径为大于1500m,往往单独占地,总体布局形式为集中布局。这种线性分布、分层级的建设和布置绿道体育区域,将城市各功能区连结在一起,大大提高游憩资源的可达性,实现绿道健身网络结构系统化。

5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研究的启示

5.1 为各类型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概念、特征、类型是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研究的基础理论,通过对其基本概念、分类等的界定,为各类型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社区、公园、广场、绿道等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在人们生活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明确了什么样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才是合乎人们需求的,未来的发展将以何样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为主,小而精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更为人们所向往。

5.2 为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供需改革、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是人们对未来的期盼与渴望,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们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需要是需要的最高层次,对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需求,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在对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基本理论分析基础上,根据人们的需求,按照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服务半径、可达性等,合理配置优化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提高公共空间质量,满足人们体育健身需求,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基本概念类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优化配置、改革发展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5.3 为城市规划建设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基本理论的研究,明确指出什么是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界定了其范围,分析了其特征、类型,从而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市规划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改造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整合协调发展各类型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合理规划各公共空间,完善各类公共空间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为人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健身需求。

6 结论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在对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界定,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状况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水平,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形态可分为点、线、面三种形态,通常包含各类型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不同形态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它们共同承载着居民的体育休闲活动,并形成一个体育休闲空间系统。按服务半径可分为市级、区级、社区级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按使用时间可分为日常、周末、节假日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按功能划分可分为专门的、非专门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或综合的、单项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不同的分类标准,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可分为不同类型。典型的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包含社区、广场、公园、绿道等体育休闲公共空间。

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各种类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各类型空间之间往往存在着功能的复合性,而且各类型空间还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常有些类型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已与其他类型的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相互融合,形成共生,很难将其单独列出。城市是一个大系统,各类型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相互协调,才能使整个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得以发展。因此,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建设,应使社区、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等贯穿成一个网络系统,形成以公共交通为纽带,以绿道为导向,大力开发学校及滨水等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使居民走出家门就随处都可以有良好的环境健身。

对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概念、特征、类型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更深层面的了解其概念形态,为各类型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供需改革、优化配置、规划建设等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为政府建设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优化、改进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缓解因居民健身冲突而引发的诸多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生活。

猜你喜欢
绿道场所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三河一山”绿道成为新的“打卡地”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广场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