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辉 李雪妍
摘 要:游戏的学习方式是最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也是他们最喜欢的。因此,数学特色活动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标准,聚焦学科关键能力,开展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的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主学习;思维品质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指的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涉及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所必备的方法、技能、数学思想、学习能力、价值观等,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稳步发展,并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日后的学科学习夯实基础,促使学生提早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标准,聚焦学科关键能力,将益智玩具七巧板、魔方、五子棋等作为学生乐学数学的“介质”,设计层次明晰、系列完整、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的数学特色活动,多角度认识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做、玩、学、思、悟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综合素养,提高思维能力和增强创新意识。
一、通过游戏帮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自然过渡到抽象
以培養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主,开展“神奇三角插”“数学科幻画”“魅力七巧板”“智力七巧板”和“溜玩魔方,乐学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如“智力七巧板”,它虽然只是由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板组成,但是巧妙地应用排列组合和线性规划原理,可以拼排出两千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还可以用多副七巧板创建出无数自然景观、体育活动、寓言故事、古诗情景等。学生通过拼搭智力七巧板,感受到组合图形的无穷奥妙,领悟到智力七巧板带来的无穷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通过数学思维、空间结构、色彩搭配和灵巧动手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自然过渡到抽象。
二、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
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为主,开展“‘棋乐无穷五子棋”“华容道”和“魅力九连环”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在快速的动手操作中,学生的左、右手得到协调发展,左、右脑潜能得到开发,在观察、分析、推理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培养。如“魅力九连环”,作为中国传统的有代表性的智力玩具,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它的解法具有极强的挑战性、规律性、趣味性和逻辑性。玩九连环既练脑又练手,有助于磨炼学生的抗逆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创造力。
三、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日后发展以及持续性进步具有促进作用,让学生从不同方位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首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丰富多样的数学特色活动,能够以“做中玩,玩中学,学中思”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从单调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其次,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一般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以数学知识学习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抽象,评价的维度具有片面性,但通过数学特色活动的实施,借助具体的益智玩具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更具有抓手,达到从多维度、全方位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丰盈学生的高阶思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素养。最后,丰富了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当前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教材中,主动探究的欲望不是很强烈,无法真正感知数学的魅力,而我们的特色活动能够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更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神奇与美妙。
教师要构建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的数学特色活动,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学科拓展,在学生兴趣培养的基础上关注学习潜能与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创造良好的数学人文环境,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体验学习成长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发展和提升,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魏俊晨.知趣共生:当数学遇上“游戏”:谈小学数学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小学教学参考,20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