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静 李昆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社科普及;新浪微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33-04
社科普及是向社会公众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和理论成果的一种实践活动[1]。目前国内针对高校社科普及研究的学术性成果较少,而以新媒体为视角开展高校社科普及研究则少之甚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针对安徽省高校新浪微博平台上发布的社科普及微博进行分析,“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形象直观地展示该领域现状及不足”[2],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微博的出现突破了博客精英化和知识性的局限,借鉴了BBS论坛发帖与回帖的互动功能,承袭了QQ实时沟通的高效性,一经出现便迅速受到追捧,目前已形成强大的用户群[3]。本研究数据源为新浪微博,将“安徽省公办本科院校名称”作为检索表达式,并以是否属于广义社会科学知识作为鉴定标准,时间跨度为第一条微博——2019年12月31日,各高校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的微博账号不作收集研究。笔者收集的数据包括:发布时间、发布院校、学科主题、发布形式、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等,共有20所院校的关联微博符合本研究数据要求。
2.1 微博的年度分析
微博数量是反映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对社科普及领域重视强度的指标之一。本研究检索获得关于社科普及的微博共17 443条。根据图1结果,2014年—2016年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后,2017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微博累计增长速度趋于规律、平稳,说明新浪微博平台上,省内公办本科院校的社科普及工作整体已经趋于成熟、步入正轨。
2.2 微博的院校分布
借助于新浪微博的强大功能,结合其便携性、交流性、即时性等特点,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4]。安徽省共30所公辦本科院校,其中有效研究数据分布在20所高校中。由图2可知,新浪微博平台上,安徽省社科普及微博高产院校多集中在合肥、芜湖两地,分别占总数的53.63%和19.19%;师范类院校的社科普及工作整体较综合类、理工类高校落后,分别占总数的19.22%、34.08%和39.06%。
2.3 微博的学科分布
社科普及微博主要表现为某一学科的著作节选,某一学科的名家生平简介,某一学科前沿学术成果动态,某一历史事件等。笔者将社科普及微博按照学科分类整合,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如图3所示,涉及文学的微博最多,约占总数的74.86%,涉及法学、管理学的微博最少,分别约占总数的0.81%,0.38%。
2.4 微博的形式分析
新浪微博平台上信息的传播模式通常按照“蒲公英”式传播——学术界称为裂变式传播[5],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可读性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由图4可知,2014年开始,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微博数量初步增长,2017年开始新浪微博的推送形式愈发丰富,分别由视频、图片、文字等组合而成,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关注者数量日益增多,为普及社科知识,传播社科精神提供了更多可能。
2.5 微博的互动分析
评论和点赞反映了浏览者的情感态度, 转发则是阅读者进行二次传播的重要行为[6]。
由图5可知,研究院校的社科普及微博中,用户参与互动数量逐年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于微博平台为满足用户个性需求不断变换形式和风格,提高了用户的关注度[7],另一方面也与微博互动的方法混合多样密切相关,形式上综合了转发、评论、点赞等,内容上包括文字、表情、图片等。互动的次数和频率,是推送内容是否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推送主体传播力和影响力高低的直观表现。其中2017年开始点赞量出现井喷式增长。
其一,推送地区分布不均。由图2可知,研究院校社科普及微博的推送地区分布存在严重不平衡,多集中在合肥、芜湖等地,二者是省内社会经济发达、学术氛围浓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
其二,推送主体缺乏普遍性。以院校为单位,做数据分析,能反映出社科普及微博高低产院校的分布情况。由图2可知,笔者研究仅采集到了安徽省2/3公办本科院校的数据;另外1/3公办本科院校无法纳入研究数据,包括未开通新浪微博账号、未进行官方认证以及无关联微博的10所院校。
其三,推送选题尚显单一。图3体现出省内高校社科普及围绕文史知识为中心开展的特点,这与时下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普遍重文史知识素养的理念相吻合,而这种侧重则加剧了社科普及中学科间的两极分化,是目前社科普及过程中亟待摆脱的困境。
其四,推送质量有待提升。推送动态多为简单的社会科学理论移植和碎片化的图片添加、文字复制,缺乏独家视角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难以引起群体的共鸣;同时,微博之间因缺少关联而略显零散琐碎,整体推送工作缺乏系统化和连贯性,且各研究院校的微博内容和发布形式各异,长此以往,无法形成高校社科普及合力。
其五,推送对象存在“懒人社交”行为。通过“点赞”,微博用户可以不用进行观点的创造性思索,直接从各种微博内容中寻找与自己相契合的观点,“点赞”以表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创造性可能是退化的”[8],社科普及微博互动中的低评论、低转发现象则是这种创造性“退化”的直观反映。
其六,推送作者队伍建设不规范。笔者统计分析过程中发现,部分研究院校微博账号存在学生运营管理的现象,微博推送内容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意愿,宣传思想站位不高。在新媒体平台异军突起后,高校传统的媒体宣传队伍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合新环境新要求。
4.1 规范管理,健全高校社科普及工作机制
1)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先审后发”制度。首先,尚未注册的高校应当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新浪微博账号申请,并完成加“V”认证,提升微博内容的公信度。其次,高校新媒体部门需严格把控官方微博的发布程序,定岗定责,用制度体系的刚性约束激发新媒体队伍的内生动力[9]。最后,高校新媒体部门应该谨慎运营官方账号,规避“完全学生化”管理账号存在的舆论隐患和媒体风险。
2)创新内容选题,重视用户浏览体验。“发布快、消息新、内容准、浏览便利”成了新媒体时代的普遍要求和公众的平常心理,这也成为微博内容能否赢得大众青睐的关键因素。社科普及的微博动态想要实现这些关键点,首先,要求推送者从用户角度出发,加强时效观念、为浏览者节约时间;其次,推送部门要注重高质量原创型微博的精良制作,将浩瀚的社会科学知识分类整合后传播普及,弥补不同专业背景用户课堂知识上的缺陷。
4.2 创新普及路径,助力高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1)把握新媒体形势,明确社科普及方向。“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 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10]。以新浪微博等作为高校社科普及新路径加以建设和应用,充分把握其开放性、广泛性、包容性的特点,探寻社科普及创新發展的突破点之余,明确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科普及的落脚点之一,助力高校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
2)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宏观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11],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社会科学普及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高校社科普及工作应通过新浪微博等新媒体终端推广普及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科学优秀作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3 拓展社科普及受众范围,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善用新媒体,共建社科普及新生态。针对新媒体环境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庞杂的特点,一方面,高校开展社科普及应积极采用公众特别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提升普及的渗透力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安徽省应发挥高校社会科学联合会的协调和组织作用,通过新浪微博等平台推送社会科学新动态,宣传高校社科普及新思路,营造充满科学知识的新媒体环境。
2)引进“服务”理念,创新普及模式。以新浪微博为例,努力开展定期问答服务、科普知识推送服务等,提升高校的服务效率和媒体响应速度,增强用户信赖心理,引导互动行为的发生,促进科学知识更大范围的“二次传播”,在新媒体另一端上继续引发共鸣,引发社会效应,真正实现新媒体技术给社科普及带来的繁荣与革新。
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社科普及工作带来新的情况,既面临它带来的包括拓宽普及范围、提升普及效率在内的新机遇;也不可避免地应对伴随着普及方式、模式的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及时把握并充分利用机遇,迎接挑战,科学运用网络等现代传媒载体的普及形式,为社科普及工作提供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12],将给高校社科普及工作带来新的转折,为高校继续推进社科普及事业提供更新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周良发.社科普及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3):79-82.
[2]马路,高书春,李明.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医学教育管理,2017,3(1):16-22.
[3]朱晓施,王晗.微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创新模式[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2):117-119.
[4]刘珂嘉.大数据背景下微博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才智,2019(36):244-245.
[5]长孙萌.微博中信息传播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6]魏萌,张博.新浪微博“网红”的微博内容特征及传播效果研究[J].情报科学,2018,36(2):88-94.
[7]张一萌.新浪体育官方微博体育新闻评论研究:以里约奥运会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3(18):118.
[8]赵小杰.微博“点赞”行为再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0):74,120.
[9]周良发,陈元晴.新时代加强社科普及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4):35-40.
[10]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11]韩飞.借力社会科学普及助推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传播[J].新时代职业教育,2019,17(3):1-5,13.
[12]陈先书.探索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之路[J].科学界,2002(6):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