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巧梅
[摘 要]学习动机作为学习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有着复杂多样的解释理论。其中自我价值理论作为成就动机理论与归因理论的补充,因探讨学生为什么不敢努力学习的问题而被广泛应用于学习动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研究者对自我价值理论的界定、自我价值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及自我价值理论视角下学习动机激发的中介变量等内容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学习动机;自我价值理论;中介变量;归因理论
一、问题提出
“为什么很多有能力的学生反而不敢去努力学习”已经成为困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现实问题。1984年,考文顿提出了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1]。该理论在充分借鉴成就动机理论与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的情况,运用四象限模型划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和对应的学生类型。它立足于学生的自我价值保护,将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能力、努力和学习动机相联系,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习动机理论模型。对该理论的重新解读,不仅有助于教师理解学生不爱学习的现象,同时也能给教师当前的实际教学活动带来新的启示与应用。然而,研究者对近二十余年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相关研究进行检索时发现,国内外从自我价值理论视角研究学习动机的成果较少,且多从自我妨碍角度探讨学习动机不强的成因,缺乏对自我价值理论与学习动机的系统阐述与实证研究。因此,从自我价值理论视角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切实有效的干预就很有必要。为此,本文尝试基于自我价值理论已有变量的研究综述,探究从自我价值视角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二、自我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自我价值是指个体对自身重要性的一种主观感受体验,反映着个体对自己的接纳程度;自我价值理论是对成就动机理论与归因理论的补充。考文顿认为,人的第一需要是自我接受,而自我价值是自我接受的前提。实际上,学生常把自我价值等同于能力,其学习的动机主要源于保护能力。该理论假定失败这一负面结果会给个体带来一些负面的情绪感受,进而影响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因此,在追求成功却一直不能如愿的情况下,有些学生就会采取一系列消极措施维护自我价值和避免得到能力低下的负面评价,如降低努力等。
1.成功被视为能力的展现,失败被视为不努力的结果
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是保护其自我价值。对学生来讲,成功更多被视为其个人能力的表现,他们更倾向于把学业上的成功解释为自己具有超群的能力。由于高能力有利于提升自我价值感,因此拥有高能力对学生来讲就意味着拥有自我价值。相应地,面对学业失败时,为了维护自我价值,为了避免别人对自己形成能力不足的印象以及自己由此而产生的习得性无助,他们往往会采用努力不足这一借口来弱化对自身能力不足的归因。此外,考文顿指出,学生对成功的归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向于认为努力是成功的原因。
2.能力、成功与自我价值联系紧密
该理论假定,在现实生活中,有能力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而高度的自我价值感会伴随成功而涌现。同时因成功产生的高自我价值感会促使个体进一步克服困难并追求新的成功,即自我价值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学生在学校之所以会拥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去追求成功,是因为他们渴望从求学的成功经验中提升自身价值感。
3.采用学业自我妨碍策略来维护自我价值
考文顿发现,为了逃避失败对自我价值带来的否定,学生会采取一些自我妨碍策略以保护自我价值。一是拖延行为。表现为经常把能够提前完成的任务推迟到最后时刻,比如常常在考试临近时才着手复习。二是放弃学习。有些学生干脆就不做作业、不学习,这样就避免了对自己能力的检验,进而从根本上避免了失败的潜在含义,即缺乏能力。三是蔑视努力。有些学生认为不努力获得的成功才是最理想的,于是刻意避免给人造成自己很努力的印象,并由于他们担心努力也可能换来失败的结果,因此常选择不努力。正如考文顿所指出的那样:“努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很努力却没有收获成功,我们往往就会杜撰出自身能力有限的結论。”四是设置不恰当的目标。比如设立过于简单的目标,这样可确保目标容易达成;又或者设置过难的目标,这样即使失败了,也可以将其归因为任务难度而非能力的缺乏。还有的学生会把失败归因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如身体突然不适等,总是想方设法找各种理由来掩盖自己能力的不足,从而达到维护自身形象的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自我价值理论研究
李成彬[2]将考文顿的自我价值理论概括为自我价值理论的成败观、自我价值理论关于能力与努力的解析与自我价值理论的动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自我价值理论只关注了部分学生的情况,没有考虑全部学生的整体趋势;只考虑了内部动机因素中“趋成避败”的因素,而对兴趣、价值感、焦虑水平等因素没有进行整合,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外部影响因素,因此该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继续改进。黄彬[3]认为,自我价值感在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未来关于自我价值理论的研究可以从扩大范围、注重理论的应用性、完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突破。
2.自我价值理论的应用领域研究
目前,关于自我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从自我价值理论的视角出发,宏观思考其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对学习动机的激发。王婷婷、吴庆麟[4]、庞维会[5]、郑应霞[6]、李凤珍[7]、彭湃[8]、连仙枝[9]等研究者根据考文顿提出的理论,对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及其对具体学科教学的启示进行了研究,发现可以从不同维度改进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包括:妥善运用奖励,确保学生获奖机会均等;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获得对学习的控制感;鼓励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理论;培养能力增长观,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能力信念等。
3.自我价值理论视角下学习动机的中介变量研究
近年来,在自我价值理论视角下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中,自我妨碍、自我概念、学习投入、归因等变量备受关注。国外关于学业自我妨碍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如马丁(Martin)[10]针对学习妨碍提出了一系列消除策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且研究群体集中在中学阶段,不同专家之间的观点存在差异。如曾婧[11]发现,只有青少年这一群体容易采用自我妨碍策略来对自己的学业成效做出调节,进而达到保护自我价值的目的。同时还认为,关于自我妨碍是自我价值保护策略的种类还是自我表现的印象管理策略尚存在争议。而王园园和徐泽铃[12]发现,小学阶段是学业自我妨碍的高发时期,并证实了如果学生采用自我妨碍策略后依然能够成功,就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以致以后还会继续采取类似的自我妨碍策略,从而导致“自我妨碍—自我价值保护—自我妨碍”的循环怪圈。这些研究都为学生试图通过不接受失败的学习结果来维护自我价值提供了参考。但关于自我妨碍策略在学习动机与自我价值之间的中介调节作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曾嘉鸿等[13]证实,自我价值感与学习投入的中介变量是学习动机,而经济状况调节了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表现为与低收入家庭学生相比,高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自我价值感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作用上更强。
此外,关于自我价值理论与能力、努力、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是学习动机自我价值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考文顿指出,努力是低年级学生心中好学生的首要前提,他们认为努力会使人聪明,于是会通过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有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认为努力是个体能力低下的表现,并采取减少努力的自我妨碍策略来削弱自己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维护自我价值的效果。李成彬[14]的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数次失败的体验会让学生从最初认可努力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转变为后来对努力的结果失去信心,从而丧失学习的动机。此外,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就存在关联。
4.自我价值理论与其他学习动机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
考文顿提出的学习动机自我价值理论,是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与阿特金森的成就目标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李成彬[15]还认为,该理论在参照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具体表现为根据“趋成避败”将学生按动机分为四种类型。王青[16]认为,持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比持有掌握目标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采取自我防御措施;而持有掌握目标且自我价值水平较高的学生一般都对学习任务持有内在动机。即自我价值理论与成就目标理论中掌握目标的群体是有关联的。伍新春[17]指出,成就動机理论和归因理论更多是从认知与情绪上对动机做出解释,但它们都不能解释诸如为什么一些学生会有意隐藏努力,害怕表现出自己辛苦的问题。而自我价值理论正好可以做出解释,这是对学习动机已有理论的补充与创新。
5.现有研究的不足
从已有的文献中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学习动机自我价值理论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较为丰富,但关于这一理论的框架和实证干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自我价值理论本身的研究深入不够,表现为对自我价值理论与学习动机的其他认知理论的概念理解模糊,不加区分;二是对于自我价值理论视角下激发学习动机的研究类型较单一,缺乏多变量的实证干预型研究;三是缺乏对自我价值理论与学习动机的中介调节变量的研究。
四、研究构想
学习动机自我价值理论的提出已经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与研究,为了更深入地探究自我价值理论对学习动机的解释与应用机制,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推进。一是完善研究方法与类型。以往的研究多为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相对较单一,未来可以考虑采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进行干预试验,提高两者之间的实证关联性。二是扩大研究范围。目前关于运用自我价值理论解释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缺乏学习动机的群体,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到更普遍的群体。如可探讨中老年人自我价值保护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将以往关于青少年的横向研究转向纵向的追踪发展研究等。三是注重中介变量的研究。以往从自我价值理论视角解释学习动机的研究比较浅显且变量关系模糊,未来的研究可考虑将自我价值与学习动机的中介、调节变量引入并进行实证研究。
五、理论建构
自我价值理论视角下的学习动机研究计划突破原有较单薄的研究方法,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对能力与努力的地位关系进行展开,为采用自我价值理论解释学习动机提供了以下方面的证据。一是自我价值理论的解释结果与学习者学习的任务类型有关。二是内部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因,学生只有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才会更有勇气投入学习。即通过渗透自我价值感教育,学生低层次的自我肯定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高层次知识的追求中。三是自我价值感是学习动机保持的关键前提。
上述预期结果若得到证实,就可以建构出用自我价值理论解释学习动机的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解释机制、表现形式和干预措施三个部分:在机制方面可将学习者追求学习的动机解释为保护自我价值;在表现形式方面,主要以学习者将失败归因为努力或能力来体现;在干预措施方面,主要考虑将激发学习者的内在价值、增强学习者的自我价值感作为首要选择。
参考文献
[1]Martin V. Covington. The Self-Worth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J].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84,85(1):4-20.
[2][14][15]李成彬.自我价值理论的再认识[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2):75-79.
[3]黄彬.有关自我价值感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169-206.
[4]王婷婷,吴庆麟.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0):129-130.
[5]庞维会.自我价值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6):44-46.
[6]郑应霞.从自我价值理论角度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动机[J].教书育人,2009(15):76-77.
[7]李凤珍.自我价值论:激发学习动机的新视角[J].江西教育科研,2007(8):18-20.
[8]彭湃.学习动机自我价值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5):83-84.
[9]连仙枝.自我价值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44-45.
[10][17]Martin V Covington,Karen Manheim Teel.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M].伍新春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1]曾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策略的心理根源及干预[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5):117-121.
[12]王园园,徐泽铃.小学生学习自我妨碍及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243.
[13]曾嘉鸿,陆爱桃,黄子容,等.自我价值感与学习投入:学习动机和经济状况的有调节中介模型[J].心理研究,2018,11(5):434-443.
[16]王青.成就目标理论与自我价值保护策略的关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129-130.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