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

2021-07-27 07:33徐校胜时高峰孙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髓质右肾弥漫性

徐校胜,时高峰,孙雪梅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CT室,2.病理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0)

患者男,5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饭后加重伴胸闷2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左中腹扪及约10 cm×8 cm肿物,触之质硬,固定,边界尚清,有压痛并向会阴部放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MRI:左肾弥漫性增大,约15.2 cm×8.7 cm×7.0 cm,信号不均,肾门区软组织信号增多(图1A),脂肪抑制T2WI示弥漫肿大的肾组织内见多发点灶状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示左肾呈弥漫性高信号,髓质区信号稍低于皮质(图1B);增强扫描皮质期左肾强化低于右肾,髓质期示左肾皮质变薄,轮廓尚存在,肾柱显示清晰(图1C)。右肾内见类圆形长T1WI、长T2WI信号,长径约2.5 cm,边缘清楚,增强扫描未见强化。MR诊断为左肾恶性肿瘤,不除外淋巴瘤;左肾门多发淋巴结转移;右肾囊肿。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左肾弥漫性肿大,约16.0 cm×11.2 cm×10.5 cm,表面泛红,周围筋膜增厚。术后病理检查:光镜下见癌细胞呈小立方形,乳头状排列(图1D);免疫组织化学:AE1/AE3(+),Vim (+),CK7(+),CAIX(+),CD10(-),E-cadherin(+),EMA(+),Ki67(阳性细胞数15%),TFE3(-)。病理诊断: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弥漫浸润型)。

图1 乳头状肾细胞癌 A.轴位脂肪抑制平扫T1WI; B.DWI(b=800 s/mm 2); C.冠状位增强髓质期MRI; D.病理图(HE,×40)

讨论肾细胞癌约占全部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起源于肾小管上皮,临床表现不典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发病率仅次于透明细胞癌,MRI常表现为肾内局灶性肿块,T1WI呈稍低信号,T2WI多为低信号,可能与瘤体内存在含铁血黄素有关;增强扫描肿瘤呈渐进性强化,DWI呈高或稍高信号。弥漫浸润型乳头状肾细胞癌临床罕见。弥漫浸润型透明细胞癌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全肾组织弥漫受累,肾脏形态近似正常,肾柱、肾盏等结构尚存,皮髓质期强化明显,但低于正常肾脏,DWI呈弥漫性高信号,内可见多个坏死灶。本例左肾弥漫性受侵,影像学表现与透明细胞癌类似,但未见明显坏死灶。此外,本病还需与原发性肾淋巴瘤及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鉴别。弥漫浸润型肾淋巴瘤多双侧发病,极少见肾静脉、下腔静脉瘤栓形成。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临床症状明显,受累肾多弥漫肿大,肾周间隙密度增高,易见囊变、坏死。临床鉴别困难时,可行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依靠病理检查以确诊。

猜你喜欢
髓质右肾弥漫性
右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增强CT评估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受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多带宽DTI-IVIM技术评估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价值
磁共振功能成像DWI评价含碘对比剂对兔肾脏水分子扩散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后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处理方法比较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阿巴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右肾动脉变异一例
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技术在肾脏皮髓质分离中的应用及时间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