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甘肃 陇南 746000)
2.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甘肃 陇南 746000)
张星元1,* 张进安2 王三平2
食管癌为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确诊已至中晚期,大部分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最佳时机,需要接受放疗缓解患者病情[1]。放疗是治疗食管癌等恶性肿瘤常用手段,其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意义重大,但是部分患者进行放疗治疗后依然出现治疗效果不佳,局部病灶复发[2]。已有研究者指出食管癌患者预后与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关系密切,经由近期疗效情况可以有效预测患者预后,为患者其中治疗提供参考[3]。国内食管癌疗效评估主要采用食管钡餐造影三级分类法,虽然其可以有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局部影像学变化,但是其在反映病灶淋巴结转移以及外侵上存在局限性[4]。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食管癌病灶具体情况,同时还能够显示淋巴结转移、病灶侵及其他组织器官情况,有效弥补食管钡餐造影在食管癌疗效评估上缺陷[5]。本研究对我院接受食管钡餐造影+CT检查食管癌放疗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以探究其在食管癌放化疗疗效以及预后评估上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5例食管癌放疗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临床症状、病理检测、影像学手段以及细胞检查显示患者病情为食管癌;首次接受放疗治疗,且符合放疗适应症;治疗前后以及复查均接受食管钡餐造影以及CT扫描检查;各项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非首次接受放疗;存在代谢性、血液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身体重要脏器如肝、心等功能损伤;接受治疗前病灶已向远处转移者;存在放疗禁忌证或者采用其他方式治疗者。105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53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6.84±2.53)岁;X线分型类型:髓质型、溃疡性、腔内型以及缩窄型分别93例、6例、4例以及2例;病理分型:鳞状细胞癌、腺癌以及小细胞癌分别98例、5例和2例;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12例、53例以及40例;病灶位置:颈段10例,胸部上段、中段以及下段分别28例、63例以及14例。
1.2 方法
1.2.1 放疗前影像学检查 钡餐造影以及CT检查采用型号为Volume Zoom 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患者扫描选取仰卧位,嘱患者在平静情况下均匀呼吸,扫描层厚以及层间距均为3mm,需要对患者颈部、上腹部以及胸部进行扫描,扫描需要从食管入口达到肾脏下级。通过扫描图像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治疗医生针对钡餐造影、纤维食管镜以及CT检查确定病灶靶区。病灶靶区确定标准:食管壁厚度需要>0.5cm,直径>1.0cm且不包括气管腔;放疗用药剂量为54~69Gy,1.8~2.0Gy/次,每周需要进行5次,放疗进行3个月后行近期疗效评估。
1.2.2 放疗后影像学检查 CT扫描:层间距设置为6mm,扫描范围从颈部到上腹部,依据治疗前确定病灶位置,确定治疗后CT扫描影像上原病灶位置,测定最大管壁厚度,确定放疗前后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
钡餐造影检查:检查采用立位,口服体积为65mL气钡混悬液,采用多体位进行拍片,确定病变情况。近期疗效评价:依据《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指南》[6]进行评价,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钡剂可以完全通过,食管管腔存在轻度狭窄或者无狭窄,食管黏膜增厚、管壁变为强直或者其形状恢复正常;部分缓解:超过30%面积病灶消失,未发现腔外溃疡以及食管扭曲,钡剂可以完全通过,食管边界粗糙,可以观察到小龛影;稳定:病灶未发现显著减小,食管充盈缺损显著,官腔狭窄明显;进展:观察到明显新病灶。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2.3 预后情况评价 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采用电话随访以及定时复诊等方式进行随访评价患者1年生存率,定时复诊需要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
1.3 观察指标比较放疗前后CT扫描检查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分析患者近期疗效以及预后,比较不同疗效患者放疗后CT扫描检查结果情况,不同预后患者影像学结果,影像学结果与近期疗效、预后多因素分析,CT扫描结果对近期疗效以及预后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数据分析选择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表示为()和例(%),比较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价值应用ROC曲线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放疗前后CT扫描检查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管壁厚度比较放疗后CT扫描检查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均显著低于放疗前(P<0.05),放疗前后最大管壁厚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放疗前后CT扫描检查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管壁厚度比较()
表1 放疗前后CT扫描检查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管壁厚度比较()
2.2 分析患者近期疗效以及1年生存率分析钡餐造影结果显示105例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率分别为31.43%(33/105)、57.14%(60/105)、9.52%(10/105)以及1.90%(2/105),总缓解率为88.57%(93/105),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纳入疗效良好组(n=93),将稳定和进展纳入疗效不佳组(n=12);1年生存率为80.95%(85/105),将存活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85),将死亡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n=20)。
2.3 不同疗效患者放疗后CT扫描检查结果情况比较疗效良好组患者放疗后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低于疗效不佳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良好组和疗效不佳组患者放疗后最大管壁厚度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疗效患者放疗后CT扫描检查结果情况比较
2.4 不同预后患者影像学结果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放疗后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低于预后不佳组,总缓解率高于预后不佳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患者放疗后最大管壁厚度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患者影像学结果比较[n(%)]
2.5 影像学结果与近期疗效、预后多因素分析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是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独立危险因素(P<0.05),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总缓解率是影响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和表5。
表4 影像学结果与近期疗效多因素分析
表5 影像学结果与预后多因素分析
2.6 CT扫描结果对近期疗效以及预后预测价值ROC曲线显示,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预测患者近期疗效AUC分别为0.664、0.618、0.813(P<0.05),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预测患者预后AUC分别为0.641、0.652、0.836(P<0.05),见表6和表7。
表6 CT扫描结果对近期疗效预测价值分析
表7 CT扫描结果对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X线钡餐造影是食管癌诊断治疗中应用最早以及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式,同时也是进行放疗疗效评估最简单以及最有效的方式[7]。丁博月等[8]研究显示食管癌患者采用钡餐造影评估患者近期疗效1年、2年、3年、4年以及5年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4.3%、65.3%、62.1%、58.5%、52.0%,部分缓解率分别为64.6%、46.1%、38.9%、32.4%以及32.4%,均显著低于钡餐造影+CT+MRI评估对应时间点完全缓解率以及部分缓解率,分析认为钡餐造影对于食管癌放疗疗效评估不佳主要因为其仅能评估病灶缓解情况,不能有效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影像学技术发展使CT以及MRI等检查方式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多种技术联合用于肿瘤疗效以及预后评价研究越来越多[9]。
CT检查不仅可以有效评估食管癌放疗前后关闭管壁厚度,还可以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改善钡餐造影食管癌病灶观察上不足[10]。李定杰等[11]研究显示食管癌放疗采用基于CT影像组学方式评估治疗效果,可以经由CT平均值、容积、标准差以及斜度等CT扫描参数反映患者治疗效果,是早期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评估优异无创定量分析方式。另有研究显示三维、四维以及锥形束CT等CT影像技术依据运动信息量反映病灶体积,三种技术中锥形束CT反映肿瘤运动信息量较多,对于患者治疗靶区勾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2]。临床上食管癌放疗肿瘤靶区划定主要依据食管壁厚度,本研究中放疗前后食管壁厚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析认为放疗照射后患者时光内部黏膜出现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充血、糜烂等诸多变化,同时部分位置出现结缔组织、肉芽组织以及胶原组织增生,导致患者食管壁厚度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虽然大部分肿瘤细胞被杀灭,但是管壁厚度依然超过0.5cm[13]。不同疗效以及预后患者放疗后管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食管癌管壁厚度可能与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无关。王修身等[14]研究认为食管癌患者最大管壁厚度超过1.2cm为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以及预后不良界值,而本研究纳入患者食管癌最大管壁平均厚度均在1.1cm左右,所以其与患者疗效以及预后不相关。本研究中放疗后CT扫描检查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均显著低于放疗前,淋巴结情况与食管癌患者治疗效果关系密切,治疗总缓解率为88.57%,1年生存率为80.95%,疗效良好组患者放疗后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显著低于疗效不佳组,预后良好组患者放疗后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低于预后不佳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预后不佳组,证实淋巴结短径、长径以及体积越小,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越好。张洪典等[15]研究显示转移淋巴结均可以从放疗中获益,但是淋巴结直径越大,获益率越差,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研究认为食管癌原发病灶对放疗治疗敏感性高,而淋巴结部位对放疗敏感性较差[16],这与本研究中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是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总缓解率是影响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等结果相符,进一步显示淋巴结情况与患者近期疗效、预后关系密切。程蕾舒等[17]研究中显示CT影像学组评估食管癌病理分化曲线下面积为0.791,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81.6%、72.3%,显示术前食管癌分化程度预测使用基于CT影像学组特性建立模型诊断效能优异。徐敬慈等[18]研究显示增强纹理CT可以通过Fisher参数、交互信息以及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等方式有效反映食管癌淋巴结是否转移,保证诊断准确性。本研究中ROC曲线显示,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预测患者近期疗效AUC分别为0.664、0.618、0.813,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体积预测患者预后AUC分别为0.641、0.652、0.836,显示淋巴结情况用于预测患者近期疗效以及预后价值优异。
综上,食管钡餐造影+CT可以从病灶情况以及淋巴结情况等方面为患者疗效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且价值优异,可作为评估食管癌放疗患者近期疗效以及预后有效检查方式。但是本研究受时间限制,患者预后仅评估了1年存活率,未评估患者远期预后,其后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其对患者远期预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