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婧
摘 要:课堂上,提问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设置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学生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在有效问题的引导下,唤起学生的学习意识,开拓思维,理清思路,提升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探究
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了解以及探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问题的创设,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使他们在有效提问的激发下,积极进入思考动脑的状态中,使创新思维得以培养,而教师及时进行评价,提高提问的技巧与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
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在提问的有效性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设计问题形式随意,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并没有精心设计,而是随意进行发问,这一问题缺乏价值以及科学的依据与设计,表面上看似可以启发学生,实际上却缺乏针对性,效果不大。二是问题较为片面,教师一堂课下来是连环式提问,有些问题不着边际,回答的人也摸不着头脑,而有些问题数量繁多却没有质量,学生热热闹闹参与回答却没有实效性。问题缺乏梯度,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深奥,这样学生会产生一种惰性,有的盲目附和,有的被动学习。此外,教师问题形式设计单一,沿用“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激发。而且教师的评价也不到位、不准确,学生参与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无法调动,也缺乏创新性。而教师的提问范围集中在优等生,缺少普遍性,优等生回答问题热情高涨,其他学生则被冷落,容易使信心受挫,从而也影响到课堂提问的效果。也有的教师提问缺乏艺术性,设置问题机械、呆板,表达能力欠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无法得以培养。因此,当前满堂问、随意问现象下,亟待教师研究教材与学生,切实让课堂提问更有技巧,更富有成效。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教师在设计有效的提问时,要做好准备工作,备好教材、学生,精准设计问题,實现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
1.数学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具有目的性
围绕教材及教学内容,进一步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紧密结合,设计课堂提问要切实为教学内容服务,为学生不断启发思维、理解新知识、回顾旧知识服务,为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一堂课中要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从而使问题成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
2.确保课堂提问有启发作用
课堂提问,其灵魂就是要启发。学生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设置,激活思维,引发他们产生探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动力与欲望,让学生在问题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不断调动自我的思维进行探究,接受思维训练。教师找准教材知识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矛盾作为设计课堂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一步了解“是什么”,同时去发现“为什么”要这样解决问题,通过多思维的指向形成多思维途径,获得多思维结果,强化思维训练,提升思维能力。
3.小学课堂提问要体现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抽象、呆板、枯燥,如果教师设计简单的问题,引发不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同时也无法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提问内容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生动与活泼,从而在新颖别致的问题引导下,产生积极愉悦的心理以及主动探究的欲望。
4.课堂提问始终围绕学生,激发思维的能动性
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学生调动自我的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在设计疑问时,要尽量让学生在原有疑问的基础上再产生疑问,进而鼓励学生学会质疑、解疑、释疑,从而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进一步投入到问题的分析解决中,不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顺着他的思路继续启发:还有什么问题呢?学生在思考之后可能会继续提出问题,这也说明了学生的认知在不断地由浅入深,同时,也使学生挖掘自身的创新性思维,深入感知数学知识的奥秘,同时也逐渐培养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追根溯源的学习精神。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设计技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构建自我知识框架,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季利英.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技巧[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