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铮
摘 要:班级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相互关心和照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慢慢走向社会。班级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良好的班级文化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个具有特色、凝聚力的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条件。基于此,就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简要研究及阐述。
关键词: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创建;方法途径
一、以身作则,传承班级文化
班主任作为班级领导者,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重視。因此,班主任规范自身的行为,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带动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作为班级的组织者以及建设者,班主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学生的指导者以及引路人。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身在工作中做到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将自身的经历全部投入到班级中,尊重自身的教师职业,履行身为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二、张弛有度,塑造班级文化
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偏小,心理不成熟,对待事物没有判断力,很容易受他人影响,自主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在树立班级文化时要侧重于德育方向,在德育基础上进行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和提升。要想建设特色班级,形成正能量的班级文化,首先教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从心底里爱护学生。
三、创新设计,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行为方式。优美而独特的班级物质环境与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相得益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与感染,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星星”中队,就可以紧紧围绕“星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成为每一颗闪亮的星”成为每个孩子的目标,深入每个孩子的心里,让班级的每一面墙会说话,熏陶孩子的心灵,净化孩子的思想,营造浓厚的视觉氛围。
班徽是一颗可爱的笑着的星星,寓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比星星更闪亮;班训是“我健康,我快乐,我学习,我成长”;班歌则选择了《小星星》。
班级墙体布置的每个版块都体现了“星文化”:
1.星苑——板报主题墙,结合每月节日主题,设计各种方式让孩子亲身参与,感受节日气息,在动手、动脑中受到思想教育。
2.星光灿烂——优秀作业展、漂亮绘画、精致手工等,成为孩子的展示平台,让孩子展示自我,让每颗星星亮出灿烂星光,同时也起到榜样的作用,从而让自己更出色。
3.星海璀璨——课外知识区,知识海洋,浩瀚无边,在二(2)班的星空中,知识成了无边星海,这个版块给予每颗星星知识的营养,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充实他们的梦想。
4.我最闪亮——学生评比栏,做成星星的图案,学生将在各项评比中获得的星星汇总,比一比谁最闪亮。 班级的奖励机制是:将各科老师奖励的红花、笑脸等贴在自己的书本上,每累计5颗,便可升级为1个大拇指,同一本作业累计5次5☆也可兑换一个大拇指,为了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和争星的热情,行为和学习奖励的大拇指综合3个,又可以兑换成星星券或笑脸券,就可以到校红领巾小超市换购学习用品或其他礼物。这种晋级式的奖励机制可大大增强孩子的表现欲望和拼搏精神。
5.星语——班训,把班训写成星语的形式,告诉孩子这是我们的语言,让班训深入每个孩子的心里,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6.“我是明星”——评比栏,每两周由孩子们自由申报参选“礼仪星”“自理星”和“环保星”,每两周选几名班级督导员监督这些申报的孩子,两周后分别推选出五名班级的“礼仪星”“自理星”和“环保星”;一个月后再由全班的孩子在这五名孩子中选出一名校级的“礼仪星”“自理星”和“环保星”;之所以要让全班孩子再选,是想让全班孩子参与其中,让这成为每个孩子想争取的荣誉,成为每个孩子的事。
班级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特色的班级文化,将成为亚斯贝尔斯口中的那朵推动他人的云、那棵摇动他人的树,让学生在一间有生命力的教室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李志欣.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创建和谐育人环境[J].中国基础教育,2007(4):49-51.
[2]何义霞.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方法和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5):110-111.
注: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编号:FZ2020GH10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