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摘 要:初中教育擔负着培养高综合素质人才的责任,初中生也处于培养德育的重要阶段,而很多学生缺乏传统文化底蕴。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相融合,来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实践;初中;德育
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新一代成长的青年,应尽可能在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课程作为初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德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一代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
一、利用传统节日及典故,既融合又创新优秀文化
中国是一个传统节日及典故都极其丰富的国家,教师在德育中可以向学生传达节日及典故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涵。在新的时代下,人们赋予传统节日和典故新的意义,所以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合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德育课程中关于“孝”这一美德的教学时,教师则可以用“重阳节”来引导学生认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孝”的认识。但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孝文化中的“愚孝”应该加以剔除,让学生对孝文化有着正确的认识。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适用于每一个时代的发展,德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发展和创新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时代下符合学生的精神需求,也让传统节日和典故能够熠熠生辉。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德育内容
为提高德育质量,教师应不断创新德育内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界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选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应用到德育课堂中,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传统美德的视频,如雷锋的一些事迹、雷锋精神,都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并让学生在看完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雷锋精神,加强学生的道德认识,增强学生的道德意志,同时,有利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结合实践性,增长学生德育体验
德育教师能够接触到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如民间故事、文学作品、中华美德等多样化载体,其蕴藏的深刻教育意义值得德育教师深层次地剖析、挖掘。德育教师将传统文化植入学生日常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体验感,加深德育知识印象。例如,在课后时间中,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敬老院帮扶活动,充当义工帮助老人、敬老院员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尊老爱幼的品德;参观抗战博物馆,感受峥嵘岁月下的战争传奇;开展全校范围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竞赛、传统礼仪比拼、经典诵读比赛、书法展览等多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性质的知识学习、作品浏览、活动参加中有所感悟。此外,德育教师应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志愿者、社区献爱心、校园文化构建等活动,在学生积累生活实践经验的过程中,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健康、长足的成长与进步。
四、将国内外重大时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提炼出来
在德育课堂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认真讲解近期发生的时事政治,并提炼出其中隐藏的文化素材,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所富有的魅力。例如,在特朗普总统访华时,我国就提供了“国事访问+”的高规格的接待,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其夫人接待了特朗普总统及其夫人,并一同逛故宫、听京剧,场面非常友好与和谐。在讲解时事政治时,教师需要准确提炼出其中隐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初中德育课程是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来开展的,强调了德育在学生群体中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的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长趋势,我国文化同样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为了给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需要用德育来规范其行为。这自然就给初中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德育课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新时期初中德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04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