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2021-07-26 10:43许珊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0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静脉护理人员

许珊敏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中医经典科,广东 广州 510120)

0 引言

对于需要持续静脉滴注给药患者来说,采取留置静脉针方式,可避免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提升患者舒适度。尤其适用于化疗患者、长期静脉给药患者或是血管条件不佳患者。但长期留置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如静脉炎、渗液、导管堵塞等,对治疗、患者健康及满意度存在不利影响。为此需要重视对工作进行总结和优化。持续质量改进属于一种高效优质的质量管理方法,在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重视对各个流程环节开展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常将本种护理方式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及医疗机构其他部门管理中,获得理想应用效果。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中,提升人员工作规范性、有效性,有效控制相关并发症发生,为患者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护理服务,为治疗奠定良好基础[1]。本次研究将本科室固定员工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工作质量差异,为护理工作优化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筛选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2020年1~12月科室护理人员30例开展研究,本院于2020年1~6月对静脉留置针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明确工作中存的问题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3~38岁,平均(26.52±2.52)岁;入职年限为1~15年,平均(5.23±1.22)年。其中包括主管护士2名,占比6.67%(2/30),护师6名,占比20.00%(6/30);护士22名,占比73.33%(21/30);30名护理人员中,本科及以上16名,占比53.33%(16/30),专科10名,占比33.33%(10/30),中专4名,占比13.33%(4/30)。研究阶段内科室未有人员长假或是岗位变动,可进行实施前后对比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严格依照科室规定开展工作:常规进行静脉留置针宣教,告知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行必要心理疏导和干预;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出现护理问题或是不良事件后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观察组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①组建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由护士长及静疗组长牵头对工作进行集中管理;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详细分析收集患者相关资料,特别是着重分析存在问题的案例,通过分析科室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的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由2名以上人员双盲发归纳和总结问卷并汇总相关问题;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重点包括如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宣教及心理干预等,由护理人员通过查询文献后明确问题解决方法后制定质量改进措施,并对改进预案进行集体讨论,制定最终质量改进方案,同时详细制定工作技能评价量表,并明确相关并发症种类和等级,便于对后期工作进行评价;②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学习,制定合理考核,提升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特别重视强化人员服务意识、工作主动性及心理干预能力,显著提升工作质量;对特殊贡献者给予奖励,提升人员积极性;要求规范开展工作,明确惩罚制度;③针对穿刺率低显现,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人员需要对新入职人员或是低年资人员进行指导和帮扶,帮助其迅速成长,实际工作中,还可以利用多样化活动提升穿刺率,例如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比拼等;开展讲座详细介绍不同血管如何选择进针方式及角度,演示如何进行单手送管,单人双手送管或是合作送管,总结不同静脉、不同年龄患者的穿刺方式并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④落实质量改进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存的问题,反馈给管理小组,逐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科室自制试卷考核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理论知识水平,总计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依据工作表现及临床考核,评价护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实际操作能力越强。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综合考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表现,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报告书写质量等及患者投诉率等方面评价护理人员工作规范度,总计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人员规范性越理想。根据穿刺工作指标包括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前宣教、心理干预能力及穿刺失败补救能力等评价穿刺工作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输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接受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 改进前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考核评分对比。改进前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评分均低于改进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改进前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考核评分对比(±s)

表1 改进前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考核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实际操作能力评分 理论知识评分改进后 30 93.26±2.20 94.15±2.11改进前 30 89.78±2.31 90.63±2.28 t - 5.975 6.206 P - 0.001 0.001

2.2 评价护理人员工作规范度及穿刺质量评分。改进前护理人员工作规范度及穿刺质量评分均低于改进后,组间对比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评价护理人员工作规范度及穿刺质量评分(±s)

表2 评价护理人员工作规范度及穿刺质量评分(±s)

组别 例数 工作规范度 穿刺工作质量评分改进后 30 92.57±3.12 95.04±1.27改进前 30 87.39±3.30 90.82±1.31 t - 6.247 12.668 P - 0.001 0.001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在我国开始推广使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逐步发展及完善后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主要是用于静脉滴注、输血或者静脉取血等治疗,对于间歇性、连续性及每天进行上述操作者来说,极大地减轻了多次穿刺的痛苦,保证了治疗效果[2]。但是实际操作中,如果操作人员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存在不足,会导致穿刺失败,或是干预措施不到位诱发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及患者接受度。常规管理模式,科室针对各项工作制定严格管理制度,要求人员遵照开展各项工作。由于护理工作面对人群复杂,需要接触各个年龄段、不同疾病、血管状况患者,另外因为工作规范度、操作技巧等方面导致穿刺失败或是发生相关并发症,极易导致患者抵触,甚至会诱发医疗纠纷。因此因此临床中需要重视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升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此项工作重点为重视阶段性工作总结,能够持续提升人员综合素养和技术能力,要求尽量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规范开展各项工作,例如穿刺前细致了解患者年龄、疾病及血管情况、治疗要求、患者配合度等,合理确定穿刺方案,穿刺完成后良好固定并及时更换敷贴,注意观察敷贴处皮肤反应及可能存在的相关并发症,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加强学习,能够逐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服务意识及法律意识,能够时刻提醒自己规范完成各个环节工作。

持续质量改进提倡工作开展将患者作为中心,在原有工作质量基础上,能够对工作细节进行优化,不断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完善及改进,持续提升医护人员工作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总结工作问题并制定有效改善方案,实现持续提升工作质量目的[3]。将其应用于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优化中,通过制定培训和学习计划,持续提升人员专业性、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主动性,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讲座,通过演示和工作总结,提升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掌握各类患者、血管条件患者穿刺技巧,从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患者抵触情绪,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规范度及有效性,形成工作良性循环[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评分均高于改进前,护理人员工作规范度及穿刺质量评分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靠确切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护理操作及穿刺工作能力,确保规范开展各个流程工作,对于护理工作质量完善及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可知,持续质量改进可确切提升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人员专业能力及工作规范性,强化人员服务意识,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且满意的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静脉护理人员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浅析逐级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运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