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以来,教育领域的关注点普遍投向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理念,将其运用在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当中,有助于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以及感恩意识,真正推动学生达成自我人格的完善。学校需要重视将“孝”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辅助学生更加健康顺利地成长。基于此,文章就“孝”文化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实现与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孝”文化;德育教育;价值实现;意义
“孝”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当中最为基础的内容,还是中国传统美德当中培育人才的重点内容。“孝”文化教育不仅是所有教育的关键,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确实影响着每一个人平时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借助在学校中实施孝文化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性。让学生先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再进行学习,先明白怎样做人再去做事,让他们知晓什么是敬畏、感恩与善待他人。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孝”文化教育来开展一连串的活动,辅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去亲自感受、亲身体会,慢慢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
一、 孝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
(一)孝道文化是开展德育教育的起点
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的未来,若是想推动国家和民族更加健康顺利的发展,学校就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自身的道德品性进行培养。但是,在大多数的家庭当中,家长和子女彼此间的关系却都产生了较大的裂痕,乃至于畸形,家长的所有生活重心全部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对于孩子的所有需求不问缘由的一一满足,过度宠爱子女。这就导致这部分孩子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会对父母进行关心,更是毫无任何感恩之情,而随着年龄的持续增长,这部分孩子还会认为家长是自己的负担,进而产生不想要养育父母的思想。就是此种尤为混乱、畸形的父母关系,就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彻底失去应有的担当感以及道德感,那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开展工作的时候,必定会有很大概率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所以,学校在实施德育教育的环节中,一定要注重对初中学生进行“孝”文化的教育,把“孝”这一词语当作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础,让学生不断学习孝道文化,知晓家长养育自己的辛苦,真正成为一位感恩生活、感恩父母、具备较强责任感、能够回报他人的优秀人才。若是想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就应该对其自身的品性进行培养,而修身养性的前提就是孝顺长辈和亲人,只要学生遵循孝道,就可以让自身的品行和道德获得提升。如果学生并没有具备充足的觉悟,缺少一定的孝心,还不注重孝道,就会逐渐失去最为基本的道德思想和道德情感。所以,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环节中融入“孝”文化教育,不仅是初中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起点,还是增强他们道德理念,产生良好品性的关键。
(二)孝文化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治理国家不止要依赖于严格的法律法规,还应该借助“德”这一理念来辅助国家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德”还涉及社会上的公德、职业上的品德、家庭当中的美德等,若是想有效达成以德治国,就一定要注重且宣传孝文化。孝文化教育是获得家庭美德的前提,而整个社会是由众多家庭所组成的,因此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拥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在中国古代社会,孝文化当中就存在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相关内容,就是只有家庭越加和谐,才可以推动国家更加平稳顺利的发展,这和如今社会上所提出的“以德治国”的理念相似。在当前的社会上,有着十分多的家庭矛盾,乃至于还出现了背叛国家、脱离民族、背弃家庭的人,这就应该着重体现出孝文化教育所具有的协调价值,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爱国情怀和忠诚情感,让其养成孝顺父母、关怀长辈的良好习惯,还要具备诚实、信诺的牢固意识,这有助于让中国的疆土保持着完整。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孝文化的宣传,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孝心与孝道,促使他们更加地关爱父母、孝顺长辈,将孝道当做主要的切入点,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着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
二、 “孝”文化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实现与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中国众多传统文化当中最受人们喜爱的品性就是责任和担当,在所有时代逐渐发展的环节中,其还是众多家长和教师对于学生发展方向的殷切期盼甚至是深深寄托。责任的内容尤为丰富,拥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先是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对整个家庭或者是对亲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对社会甚至是对国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等。担当也毫不例外,所有人都需要有着较强的担当意识,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成为一名认真、努力、诚实、守信、勇敢拼搏、一往直前的优秀人才,不停地超越自己、提升自己。孝文化教育当中的责任和担当,关键就是对自己、对家庭以及对父母应该肩负起的责任和担当。例如,儒家学说当中就有着“非耕即读”和“诗书继世长”等诸多思想和理论,其更加侧重于培养孩子要努力拼搏,借助自己的不断努力来让家庭条件获得改善。教师在这当中也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其知晓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不只是不断学习、成长为材,为家长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是让家人的心情维持着愉悦,不让父母太为自己操心。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不止无法为家长分担劳作和忧虑,还十分喜爱熬夜打游戏或者是看闲书等等活动,这就为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家人也为此十分担忧,每时每刻都处在焦虑之中,这就是学生并未具备责任及担当意识所造成的。所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责任以及担当意识,将德育教育和中国的孝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就能够彻底解决这部分问题,提高他们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就能够让学生成为一名有着充足担当的人。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感恩意识
感恩是孝文化教育当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是中华人民道德逐渐形成的重要基础,这一优质基因通过上千年的演变流传,早已慢慢渗透在中华民族的灵魂当中。在孝文化教育之中,感恩父母的辛勤养育,推恩及人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不止要在平时的劳动或者是事物上对父母做出报答,让他们放松心情、舒缓紧张的压力,还需要注重父母精神上的满足,多多陪伴、关心、敬爱他们,让其从内心深处生出幸福感,真正实现对父母的回馈。如今整个社会转型升级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式各样新鲜、有趣的思想不停出现,一些学生没有经住不良的诱惑,受到了负面思想的影响,就无视了家长对自己的每一次付出,更是出现了不想回报父母的念头,这就表明其早已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和良知。所以,教师就能够通过为学生放映母亲十月怀胎艰难生产的系列片,来让他们明白父母将自己养育成人的艰辛与不易,真正懂得感恩,进而可以更加孝顺亲人、尊敬长辈。还可以为学生安排课后作业,让他们扮演着父母的角色,承担起“大家长”的责任,为父母完成洗衣、做饭、清洁卫生等等工作,以此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爱意,可以在后续的学习环节中更加努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帮助父母。如此一来,就有效地将孝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起来,辅助学生对感恩这一词语有着全面的认知,切实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觀和道德修养,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将其有效的落实下来,感恩父母、尊敬师长,成为一名乐观向上、心怀感恩的学生。
(三)有助于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孝文化教育还是孩子和父母在平时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规范,孩子和父母在整个家庭当中应该彼此尊重、彼此关爱,多多交流与沟通,推动家庭关系慢慢迈向和谐。像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百善孝为先”等,这部分理念确实为学生讲述了尊敬师长、关怀长辈的人生道理,学校一定要将其运用在德育教育的工作当中,让学生对孝悌的思想有一个深刻地了解和认知,真正用自己来践行孝道的精神。上述所有关于孝道敬畏以及博爱的理论,都能够让人和人之间更加和谐友爱,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或者是社会关系。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会对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行形成严重的影响,在孝文化逐渐的渲染、陶冶和滋养下,学生必定会积极、自发地遵守相应道德规范,如此就能够推动孩子和父母开展亲密的互动,让家庭氛围越发和谐。所以,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环节中,需要多多参考孝文化方面的内容,从中吸收营养、汲取精华,注重对学生自身的孝道精心培养,这有助于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和道德修养。那学生在此种良好的氛围中,必定会养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恭谦礼让等等诸多美好的品性,成为一名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立的优秀人才,能够辅助其更加全方位的发展。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孝文化教育是整个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内容,是一个长时间、系统性的活动。学校将德育教育和孝文化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孝敬师长等等美德。且对于培養他们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集体荣誉感甚至是责任感与担当感,对传承“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拥有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广大教育人员一定要不断地对孝文化进行分析与研究,把此种中华文化彻底宣传出去。
参考文献:
[1]赵静.传统“孝”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研究[J].理论观察,2015(9):101-102.
[2]苏园园.传统孝文化的德育价值及现状分析[J].中文信息,2019(4):252,216.
[3]尧孝波.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46):1.
[4]黄耘.中国传统孝文化融入中学德育的价值和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2020(5):38-39.
作者简介:庞博,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翟家所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