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 江油 621700)
牙列缺失是目前口腔临床中一种常见病症,不仅影响牙齿美观,而且还会对牙齿功能产生一定负性影响[1]。近年来,受生活及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影响,人们愈加重视口腔健康问题,从而给我国口腔修复技术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凭借其良好的修复效果在我国口腔临床中得到了引进与实施,但该修复治疗技术下常常会对种植体附近的软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修复效果有所降低[2]。为此,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附着龈重建技术应运而生,为了确切了解该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具体效果,本组调查特在我院病例中选取了部分行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展开对比分析,并将相关研究数据呈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需行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已排除急性口腔炎症、治疗禁忌证以及依从性差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均分后以试验组和对比组命名。试验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36.51±2.19)岁,平均牙列缺损时间(3.14±0.61)个月。对比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36.45±2.08)岁,平均牙列缺损时间(3.33±0.87)个月,患者均签署同意书。试验组与对比组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差异较小,(P>0.05),有对比价值[3]。
1.2 方法
1.2.1 对比组:予以对比组传统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方法为:对牙齿进行常规消毒,并施以麻醉,确定切口位置(最佳位置为牙齿种植区的中心处),切开后剥离骨膜及黏膜,剥离成功后进行牙龈缝合[4]。
1.2.2 试验组:予以试验组附着龈重建术进行临床治疗,方法:①确定切口位置(最佳位置为牙齿种植区正中偏颚处),切开后行黏膜瓣剥离,值得注意的是,行上述操作时应小心谨慎,以免对骨膜形态造成不必要的损坏;②剥离骨膜上方的肌肉纤维层,并对下角化黏膜根进行复位,直至邻牙正常膜龈联合根部;③基台愈合后以反转缝合的手法对附着龈底部进行缝合,并对附加切口加以处理,修整龈解颈缘,确保与相邻牙齿的协调性和稳定性[5]。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以及探诊深度等指标水平;并跟踪随访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附着龈宽度变化情况以及牙龈美观度[6]。
1.4 统计学处理。SPSS 21.0为本组调查的数据统计软件,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附着龈宽度变化情况及牙龈美观度对比。试验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附着龈增加宽度和牙龈美观度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所示。
表1 患者附着龈增加宽度及牙龈美观度对比表[n(%)]
(续表1)
2.2 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以及探诊深度对比。治疗前,试验组的出血指数(1.38±0.33)、改良菌斑指数(1.98±0.69)、探诊深度(3.65±1.76)mm与对比组[(1.39±0.39)(1.87±0.81)(3.71±1.72)mm]相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试验组改良菌斑指数(0.49±0.23)、出血指数(0.56±0.13)、探诊深度[(1.58±0.39)mm]低于对比组[(0.63±0.27)、(0.86±0.41)(2.81±0.56)m m)],差异明显(P<0.05)。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以及探诊深度对比()
表2 两组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以及探诊深度对比()
对于牙列缺损患者来说,常因牙齿功能及美观度降低,而影响咀嚼能力和生活品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口腔修复疗法,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技术相比,口腔种植修复不但能够更好地解决牙齿固位不佳、缺乏美观性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种植牙实际功能的提升。但是该口腔修复方式下受附着龈缺失情况的影响导致极易出现牙菌斑附着现象,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利于患者预后。众所周知,附着龈在保护牙周组织、稳定牙龈结构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十分重要且必要[7]。
近几年口腔健康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对牙齿美观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常规牙龈缝合疗法已无法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高的个人需求,为此相关研究者研发了一种新型修复技术——附着龈重建。大量临床实践表明[8],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需及时予以其附着龈重建治疗:①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组织出现骨吸收或炎症反应时;②种植体周围出现黏膜退缩迹象或者已经发生退缩现象时;③当进行口腔清洁工作时出现不适感时;④患者对口腔修复效果以及牙齿美观度具有较高要求时。
本组调查通过在我院病例中选取72例需行口腔种植修复术患者展开分组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治疗前,试验组的出血指数(1.38±0.33)、改良菌斑指数(1.98±0.69)、探诊深度[(3.65±1.76)mm]与对比组[(1.39±0.39)(1.87±0.81)(3.71±1.72)mm]相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出血指数(0.56±0.13)、改良菌斑指数(0.49±0.23)、探诊深度[(1.58±0.39)mm]低于对比组[(0.86±0.41)(0.63±0.27)(2.81±0.56)mm];与此同时试验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附着龈增加宽度和牙龈美观度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明显(P<0.05)。
现对附着龈重建的益处总结如下:①可有效规避口腔种植修复过程中口腔黏膜退缩现象的发生;②操作简单,损伤小(无需二次开创),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利于减轻患者痛苦;③术后恢复较快,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附着龈宽度;④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对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咬合对应度、美观度等多方面需求;⑤患者接受程度高,利于患者生活品质的提升[9-10]。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口腔修复效果,而且保障了患者口腔的美观度和稳固性,疗效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