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活血汤加减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SICAM-1、NO、SOD 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1-07-25 02:42徐祖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9期
关键词:血管炎通窍急性期

徐祖浩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 510095)

0 引言

脑梗死急性期一般是指发病后的两周内[1],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损伤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功能,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2],为了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常规西医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管再通、修复神经功能损伤,但长期应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需要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通窍活血汤是临床常用的活血散结方,出自《医林改错》,本文就其应用该病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所择取的研究对象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2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43~75岁,平均(59.68±4.77)岁。发病时间6 h~3 d,平均(1.68±0.24)d。梗死部位:基底节区19例,顶叶10例,额叶4例,颞叶8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59.74±4.83)岁。发病时间7 h~4 d,平均(1.73±0.27)d。梗死部位:基底节区18例,顶叶11例,额叶3例,颞叶9例。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梗死急性期者;②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证者;③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者。排除标准:①病程在2周以上者;②合并脑血管畸形、脑肿瘤、脑出血者;③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者;④存在药物应用禁忌证或过敏者;⑤未能配合完成此次研究者。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积极治疗并发症,予以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保护、抗栓或抗板、调脂稳斑、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观察组在进行上述治疗措施的予以通窍活血汤加减,方中包括老葱3根,红花、桃仁、川芎、鲜姜各9 g,红枣12 g,麝香0.15 g(后入)。将前7味药材加入到黄酒250 mL中煎煮,煎煮至150 mL后去渣,后加入麝香进行二次煎煮。辨证加减,加用黄芪30 g治疗气虚者,加用天南星9 g、僵蚕9 g治疗风胜者,加用芒硝6 g、大黄9 g治疗腑实者,加用黄连9 g、黄芩12 g治疗化热者,加用半夏、石菖蒲各10 g治疗痰浊者。一日一剂,早、晚温服;针对昏迷者则予以鼻饲。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抽取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前的空腹静脉血4 mL进行离心处理,速率、时间分别为3500 r/min、5 min,分离出血清和血浆,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1)进行测定,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2)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入院时、出院前均参照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标准,总分为42分,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NIHSS评分减分率超过90%,无病残情况-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分率为46%~90%,病残程度为1~3级,则为显效;NIHSS评分减分率为19%~45%则为有效;NIHSS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有效率+显效率+基本治愈率。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n(%)]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述为(),其中组内对比采取配对t检验,组间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为α。

2 结果

2.1 血清血管炎性因子指标。出院前,两组血清血管炎性因子指标对比差别明显,且均与入院前数据存在差异(P<0.05)。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的血清血管炎性因子指标()

表1 对比两组的血清血管炎性因子指标()

2.2 NIHSS评分。入院时,组间比较NIHSS评分区别较小(P>0.05);出院前,组间对比NIHSS评分差异较大,且两组的分值均较入院时下降(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各组的NIHSS评分(,分)

表2 对比各组的NIHSS评分(,分)

2.3 临床疗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与观察组对比差别较大(P<0.05)。如表3所示。

表3 对比各组的临床疗效[n(%)]

3 讨论

脑梗死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且急性期会出现脑水肿,严重的脑缺血会导致中枢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进而引起一系列感知觉、功能等方面的障碍。中医将脑梗死纳入“中风”“卒中”等范畴[3],认为气血逆乱、血溢脉外是该病的主要病机,气虚血瘀为主要病因,因此应以活血散瘀为主要治疗原则。

西医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方面的效果一般,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应用在该病治疗中。通窍活血汤中老葱具有发表通阳的效果;红花、桃仁可活血通络、散瘀通经;川芎可益气解郁、活血祛瘀;鲜姜可解表散寒,红枣与鲜姜配伍可通利血脉、活血养血;麝香可开窍醒神、活血通经。诸药配伍能够发挥活血通窍、散瘀通络的作用[4]。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的血清血管炎性因子指标、NIHSS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充分证明了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这是因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能够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有效扩张血管[5],改善血液循环及脑循环,能够调节血液流变学,促进纤溶活性提高,有利于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减轻[6-7];同时能够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清除氧自由基,从而能够对神经元进行保护作用,获得较高的疗效。

综上所述,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适合推广应用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

猜你喜欢
血管炎通窍急性期
系统性血管炎
血管炎的分类及ICD-10编码探讨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疏风通窍汤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黏膜恢复的影响分析
通窍活血汤灌胃对小鼠颅脑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