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温经汤加减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

2021-07-25 02:42刘晓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9期
关键词:经期血瘀服用

刘晓娟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卫生院,北京 101300)

0 引言

痛经是临床常见症状类型,症状发作程度因人而异,严重者会产生强烈疼痛、坠胀感,影响患者生活、工作情绪,降低经期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传统西药治疗虽具有止痛作用,但无法根除病因,只能通过每次经期服用来缓解不适症状,更易使患者养成药物依赖,降低治疗安全性。中医学认为痛经症状反复出现与患者体内血瘀不畅有关,具体又被分为寒凝血瘀、湿热瘀阻等五种类型。分证型给予药方送服,更有助于调理患者体质,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发症症状。基于此,本文将从我院患者入手展开研究,分析中西医不同治疗思路下,患者痛经症状改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项目立项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之间,研究样本资料选择我院登录可参与研究的80例符合症型标准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平均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15~32岁,平均21岁,患者未婚已婚比例29:11;病程5个月至6年,平均2年。治疗组年龄14~30岁;平均20岁,患者未婚已婚比例28∶12;病程4个月至5年,平均2.5年。患者基础资料比较,P>0.05没有显著差异。诊断标准:参照丰有吉等主编的《妇产科学》[1](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①患者有3个月以上痛经史,于经期来临前2日发作疼痛症状,经期第1日达到高峰期;②患者症状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痉挛,下腹胀痛并有明显坠胀感,严重者疼痛呈放射状并扩散至腰骶部、阴道等部位或伴有面色苍白、冷汗症状;③经妇科检查,患者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治疗组以温经汤加减方治疗,组方为:盐菟丝子30 g,熟地9 g,吴茱萸9 g,麦冬10 g,当归10 g,白芍15 g,川芎9 g,党参15 g,桂枝6 g,阿胶9 g,清半夏9 g,牡丹皮9 g,甘草6 g,生姜6 g,泽兰10 g。药剂水煎服用,每日1剂,1剂分早晚两次,患者于经期来临前一周用药,连服2周,共治疗3个月经期;治疗期间不可配合其他同类药物。对照组口服芬必得即布洛芬缓释胶囊,每天2次,每次服用0.3 g。于经前7 d开始服,服用1周,连续服用3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治疗效果评级标准:①治愈级别:患者服药期间症状发作程度减轻至消失,对生活的影响小,停药后观察3个月无复发表现;②显效级别:患者服药期间症状发作程度明显较之前得到缓解,停药后继续观察症状无加重趋势,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小;③有效级别:患者症状有所减轻,但需继续服药观察;④无效:疼痛未见改善,和以上指标不相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有录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方差检验。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3个月复发总计率以(%)表示,行χ2检验,数据处理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均无符合治愈标准患者,但治疗组达到显效级别患者人数明显更多,计算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计算总有效率为77.50%。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更占优势,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2.2 两组3个月复发总计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总计率(5%)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复发总计率比较(n,%)

3 讨论

原发痛经是近年来对女性健康产生困扰较大的一项妇科疾病症状,西医认为痛经症状的产生与患者内分泌紊乱、精神状态较差、饮食不注意、遗传等多项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患者经期前、经期前列腺素水平异常,增加激素对于子宫内膜作用程度,导致平滑肌痉挛,产生疼痛症状[3-4]。而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禀赋不足劳伤气血、肝肾亏损,多为经期或产后,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寒客冲任,引发胞宫中气血凝滞最终导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失畅,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分为虚实两种,临床上多为实证。发病时具有小腹冷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畏寒肢冷、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临床特征。因此治疗时应以改善患者气血循环能力为主要目标,去除淤堵地带,保证循环通畅[5]。本文所述温经汤加减方中以补肾散寒,活血祛瘀为总的治疗原则。肾为天癸之源,女性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皆由肾所主。包括胞宫、胞络的功能,故补肾为调经止痛之大法[6]。寒为阴邪,会损伤患者阳气减弱其温煦气化能力,阳气虚则寒,寒性凝滞,主收引,寒凝则血瘀,血瘀不通则痛[7]。《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蜷缩。”意思为寒气淤积、过多,会影响脉象、经络,刺激机体多出现痉挛症状,故补肾与散寒相伍,既调经治本,又通络止痛,收标本兼治之效。

温经汤首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8],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暖血,兼通血脉;其中吴茱萸温肝、胃之寒,功擅散寒止痛;桂枝温通经脉、温阳化气温经散寒,共为君药。当归配白芍养血柔肝;当归配川芎养血通脉;川芎配白芍使酸寒收敛的白芍无凝滞之弊;川芎配丹皮活血化瘀,四药配合养血调经,活血化瘀;辅以阿胶、麦冬益阴养血、止血补血之效;党参益气阴补气生血;半夏、生姜辛开散结,燥湿和胃化痰饮,半夏、生姜配党参、甘草补中气、健脾胃,助生化之源,合而用之,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效[9]。菟丝子、熟地温肾散寒,养血调经;泽兰活血调经;诸药合用共奏补肾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止痛之功。从现代西医痛经治疗角度进行药房应用评价,认为该方剂中所含药材长期服用对改善患者激素调节功能有积极作用,可间接影响前列腺素的释放水平,帮助患者神经系统达到更平衡状态,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减少经期患者子宫平滑肌痉挛发作次数,通畅其气血循环能力,达到长久治疗效果[10]。其中桂枝、白芍、牡丹皮等药物有明确的镇痛作用,当归挥发油能够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对子宫平滑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菟丝子、党参能促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调节机体潜在的自稳调节系统,使内分泌失调得到纠正,从而改善痛经。另外该方案采用草本药物,毒性相对较弱,又加当归等中和药性,因此经期服用也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影响,助于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综上所述,无论从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现代药理研究报道,选用温经汤加减方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远远高于口服芬必得止痛药的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经期血瘀服用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话说血瘀证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