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创伤性出血患者早期应用氨甲环酸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1-07-25 02:42李志君陈静杨晓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9期
关键词:血样纤溶创伤性

李志君,陈静,杨晓梅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0 引言

急性创伤性出血是临床常见外伤性疾病,若严重创伤出血,可诱发凝血功能障碍,引发创伤性凝血病(TIC),造成患者早期死亡。临床研究显示,TIC与急性创伤性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IC可增加出血风险,提高救治难度,提升病死率[1]。病理研究显示,早期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是引发TIC和大出血的关键病理变化之一[2]。因此,抑制早期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成为临床救治的关键之一。氨甲环酸(TXA)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纤溶剂,对于预防凝血功能障碍,抑制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有一定帮助[3]。但TXA对于急性创伤性出血的治疗是否有临床受益仍存在争议,2019年第五版欧洲创伤救治指南将TXA作为创伤性出血早期救治药物。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急性创伤性出血患者早期应用TX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的80例急性创伤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9~75岁,平均(42.1±11.5)岁,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3~45分,平均(19.2±4.7)分;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0~73岁,平均(41.8±10.9)岁,ISS评分13~47分,平均(19.8±5.1)分;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创伤史,经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急性创伤性出血,院前创伤指数(TI)≥10分,ISS评分在13~47分,创伤及第一次采血时间<1 h;排除严重感染、已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TIC>17分、血液系统疾病、院前已死亡;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ISS评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收治患者后,第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稳定生命体征,采集第一份血样标本,之后根据检查结果明确出血部位、出血类型,采集第二份血样标本,必要时行手术修补出血部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输血。观察组在采集第一份血样标本后使用TXA 1 g静脉滴注治疗[4]。两份血样均保存于2%柠檬酸钠1∶9凝血试验管和肝素锂抗凝管中,采用血凝仪检测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BG)、D-二聚体(D-D);正常参考值:PT在10.5~13.5 s,APTT在22.5~34.0 s,FBG在1.8~4.0 g/L,D-D<0.55 mg/L。采用血栓弹力图仪分析血栓,包括血栓形成的最大振幅(MA),血栓的反应时间(R),血栓的凝固时间(K),综合凝血指数(CI),Angle为α夹角。

1.3 观察指标[5]。记录两次采血(治疗前后)所得的各指标及血栓情况,包括PT、APTT、FBG、D-D、R、K、MA、Angle、CI。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为P<0.05。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T、APTT、FBG、D-D、R、K、Angle、CI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MA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凝血功能指标差值中,PT、APTT、FBG、R、K、Angle、CI与对照组相当(P>0.05),D-D、M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栓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栓指标比较()

3 讨论

急性创伤性出血是临床危急重症,在发病早期即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导致FBG消耗增加,纤维蛋白代谢产物D-D产生积累,进而引发TIC,造成病情快速进展、恶化[6]。TIC可增加出血风险,提高救治难度,升高死亡率。临床研究显示,严重创伤患者在创伤早期即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在创伤现场和急诊科之间已经存在纤溶治疗的明确指标[7]。因此,早期防治TIC和大出血是临床救治的关键之一。

国外研究显示,在创伤性出血早期即使用TXA治疗,特别在创伤3h内应用TXA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8]。但临床一般认为TXA必须在严重创伤继发失血性休克时才能使用,若在纤溶停止时使用TXA可造成其他问题[9]。因此,临床对早期无目的性应用TXA仍存在一定质疑。有学者认为只有在休克中的严重创伤患者才能从TXA中获益,若发生纤溶停止,应用TXA可能存在问题。2019年欧洲创伤救治指南第五版指出,严重创伤出血与凝血障碍管理建议是应尽快给予 TXA治疗,无需等待血栓弹力图的检测结果[10]。通过评估急性创伤性出血患者早期应用TX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明确TXA的疗效。

D-D是重要的凝血功能指标之一,可作为纤维蛋白溶解的检测手段。若急性创伤性出血患者在到达急诊科时D-D明显升高,则提示纤容亢进,存在较高大出血和死亡风险[11]。因此,D-D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呈正比,D-D水平升高是严重创伤患者早期死亡或大量输血的预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后D-D、MA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显示,TXA应用后可大幅降低D-D水平,虽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TXA能逆转或完全停止创伤患者中FBG的降低,但能有效减少D-D进一步升高,这可为创伤治疗争取时间。充分证明早期应用TXA能抑制D-D水平的快速升高,避免纤溶亢进,降低TIC发生率,减少大出血概率及死亡率,对改善急性创伤性出血患者预后、抑制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12]。

猜你喜欢
血样纤溶创伤性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枫叶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细菌感染血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
原地等待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